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520189477
定价: 2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92页
分类: 管理
4人买过
  • 本书抽取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然科学领域2010~2019年的198个学科文献数据,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学科组的划分,从学科、学科组和总体三个层面将上述学科文献数据进行归类,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构建人才指数,进行学科层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在学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组的划分,对应汇总相应学科的人才指数,形成学科组的人才指数;进一步汇总学科组的人才指数,形成自然科学总体的人才指数。 

    ?柳学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编委、《中国考试》编委等。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版了《澜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技术移民制度比较》《中美留学制度比较》《外国专家队伍建设》《考试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苗月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管理学专业在职硕士学位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和人事人才领域的研究工作,近期出版了《人才特区建设研究》等学术专著,在《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等国级学术刊物和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 冯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绿色就业、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国外引才政策研究》和合著《“高精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兴才新制――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人才开发制度研究》。 

    第一章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001 

    第一节考量因素001 

    第二节指数设计009 

    第三节指数计算与结果呈现010 

    第二章数学与物理学012 

    第一节学科012 

    第二节学科组065 

    第三章化学071 

    第一节学科071 

    第二节学科组101 

    第四章生命科学107 

    第一节学科107 

    第二节学科组232 

    第五章地球科学239 

    第一节学科239 

    第二节学科组278 

    第六章工程与材料科学284 

    第一节学科284 

    第二节学科组358 

    第七章信息科学364 

    第一节学科364 

    第二节学科组395 

    第八章管理科学401 

    第一节学科401 

    第二节学科组432 

    第九章医学438 

    第一节学科438 

    第二节学科组566 

    第十章交叉学科572 

    第一节A层人才572 

    第二节B层人才573 

    第三节C层人才574 

    第十一章自然科学576 

    第一节A层人才576 

    第二节B层人才578 

    第三节C层人才580 

  • 内容简介:
    本书抽取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然科学领域2010~2019年的198个学科文献数据,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学科组的划分,从学科、学科组和总体三个层面将上述学科文献数据进行归类,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构建人才指数,进行学科层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在学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组的划分,对应汇总相应学科的人才指数,形成学科组的人才指数;进一步汇总学科组的人才指数,形成自然科学总体的人才指数。 

  • 作者简介:
    ?柳学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编委、《中国考试》编委等。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版了《澜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技术移民制度比较》《中美留学制度比较》《外国专家队伍建设》《考试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苗月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管理学专业在职硕士学位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和人事人才领域的研究工作,近期出版了《人才特区建设研究》等学术专著,在《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等国级学术刊物和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 冯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绿色就业、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国外引才政策研究》和合著《“高精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兴才新制――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人才开发制度研究》。 

  • 目录:
    第一章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001 

    第一节考量因素001 

    第二节指数设计009 

    第三节指数计算与结果呈现010 

    第二章数学与物理学012 

    第一节学科012 

    第二节学科组065 

    第三章化学071 

    第一节学科071 

    第二节学科组101 

    第四章生命科学107 

    第一节学科107 

    第二节学科组232 

    第五章地球科学239 

    第一节学科239 

    第二节学科组278 

    第六章工程与材料科学284 

    第一节学科284 

    第二节学科组358 

    第七章信息科学364 

    第一节学科364 

    第二节学科组395 

    第八章管理科学401 

    第一节学科401 

    第二节学科组432 

    第九章医学438 

    第一节学科438 

    第二节学科组566 

    第十章交叉学科572 

    第一节A层人才572 

    第二节B层人才573 

    第三节C层人才574 

    第十一章自然科学576 

    第一节A层人才576 

    第二节B层人才578 

    第三节C层人才580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下格局与竞争态势
李永刚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化浪潮中的“日本式衰退”
闫坤,沈建光 等著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互联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德) 尤尔根·施瑞尔著 ; 陈时见等译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经济治理:变迁演进与中国实践
岳华 著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周振华 张广生 主编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
丛立先 李泳霖 著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热卖:卓越国际品牌塑造指南
(瑞典)肖恩·达菲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史评论第25辑
刘新成\\刘文明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治理理论:权威、合法性与论争
(德)迈克尔·祖恩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性公共空间中的甲午战争——以英美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刘文明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发展报告 2023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2)
柳学智;苗月霞;刘晔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1)
柳学智;苗月霞;冯凌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发展报告(2019)
柳学智;苗月霞;冯凌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高精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柳学智、冯凌 著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中美留学制度比较
柳学智 著;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编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国外人才发展丛书:技术移民制度比较
柳学智、熊缨 著;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编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
甲骨文艺术概论
柳学智、西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