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萧红自述/百年中国记忆·文学家自述

寻寻觅觅:萧红自述/百年中国记忆·文学家自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1
版次: 1
ISBN: 9787520521734
定价: 52.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分类: 历史
  •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1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第一辑――呼兰河畔是我家
    我家有个大花园
    蹲在洋车上
    镀金的学说
    那年在哈尔滨的学生运动
    祖父死了的时候
    通宵翻转,我仿佛睡在蒸笼里

    第二辑――流浪和落难
    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弟弟
    过夜
    春曲
    幻觉
    弃儿
    中秋节
    广告副手
    我们同别人一样,不讲卫生和体面

    第三辑――有了自己的小窝
    从朋友处被逐出来
    饿
    搬家商市街
    典当与借贷
    “牵牛房”的朋友们
    同命运的朋友
    穷困中的浪漫
    日子开始不安定了
    走吧,非走不可
    别了,商市街!

    第四辑――来到上海,来到鲁迅身边
    住到北四川路,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
    我之读世界语
    苦杯
    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这花叫作“万年青”
    ……

    第五辑――在东京孤独的生活
    第六辑――最后一次北平之行
    第七辑――战争爆发了
    第八辑――一路向南
    第九辑――最终留在了香港
  • 内容简介: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
  •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1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目录:
    第一辑――呼兰河畔是我家
    我家有个大花园
    蹲在洋车上
    镀金的学说
    那年在哈尔滨的学生运动
    祖父死了的时候
    通宵翻转,我仿佛睡在蒸笼里

    第二辑――流浪和落难
    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弟弟
    过夜
    春曲
    幻觉
    弃儿
    中秋节
    广告副手
    我们同别人一样,不讲卫生和体面

    第三辑――有了自己的小窝
    从朋友处被逐出来
    饿
    搬家商市街
    典当与借贷
    “牵牛房”的朋友们
    同命运的朋友
    穷困中的浪漫
    日子开始不安定了
    走吧,非走不可
    别了,商市街!

    第四辑――来到上海,来到鲁迅身边
    住到北四川路,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
    我之读世界语
    苦杯
    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这花叫作“万年青”
    ……

    第五辑――在东京孤独的生活
    第六辑――最后一次北平之行
    第七辑――战争爆发了
    第八辑――一路向南
    第九辑――最终留在了香港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