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12
ISBN: 9787565044885
定价: 30.00
分类: 经济
  •   本研究试图运用以下方法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一方面,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为研究低碳经济发展及中国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经验研究,进而揭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与任务的艰巨性。二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比较主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通过纵向比较中国与发达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三是总结归纳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考察,而是对有限对象考察后进行科学的抽象,归纳其一般性的规律。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四是借鉴法。由于不同发展低碳经济拥有不同的初始条件,因此也就出现不同的模式、路径和对策。本研究选取英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些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考察,它们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低碳经济的定义
    2.2 低碳经济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3章 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趋势及影响
    3.1 主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2 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4章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4.1 中国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4.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第5章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5.2 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

    第6章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
    6.2 制定低碳能源战略
    6.3 建立低碳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机制
    6.4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6.5 优化贸易结构
    6.6 加强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合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研究试图运用以下方法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一方面,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为研究低碳经济发展及中国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经验研究,进而揭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与任务的艰巨性。二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比较主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通过纵向比较中国与发达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三是总结归纳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考察,而是对有限对象考察后进行科学的抽象,归纳其一般性的规律。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四是借鉴法。由于不同发展低碳经济拥有不同的初始条件,因此也就出现不同的模式、路径和对策。本研究选取英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些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考察,它们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低碳经济的定义
    2.2 低碳经济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3章 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趋势及影响
    3.1 主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2 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4章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4.1 中国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4.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第5章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5.2 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

    第6章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
    6.2 制定低碳能源战略
    6.3 建立低碳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机制
    6.4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6.5 优化贸易结构
    6.6 加强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合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工程前沿2023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浪潮中的“日本式衰退”
闫坤,沈建光 等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生物安全发展报告(2020年度)
王磊、张宏、王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互联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德) 尤尔根·施瑞尔著 ; 陈时见等译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蔡翠红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周振华 张广生 主编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
郭斌;薛可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
丛立先 李泳霖 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巫鸿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与民粹主义
田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性公共空间中的甲午战争——以英美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刘文明
系列丛书 / 更多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工程前沿2023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浪潮中的“日本式衰退”
闫坤,沈建光 等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生物安全发展报告(2020年度)
王磊、张宏、王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互联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德) 尤尔根·施瑞尔著 ; 陈时见等译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蔡翠红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周振华 张广生 主编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
郭斌;薛可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
丛立先 李泳霖 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巫鸿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与民粹主义
田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性公共空间中的甲午战争——以英美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刘文明
相关图书 / 更多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工程前沿2023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浪潮中的“日本式衰退”
闫坤,沈建光 等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生物安全发展报告(2020年度)
王磊、张宏、王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互联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德) 尤尔根·施瑞尔著 ; 陈时见等译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蔡翠红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周振华 张广生 主编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
郭斌;薛可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
丛立先 李泳霖 著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巫鸿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化与民粹主义
田野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性公共空间中的甲午战争——以英美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刘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