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下中国金融安全与监管研究

扩大开放下中国金融安全与监管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501788835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3页
字数: 2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扩大开放下中国金融安全与监管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分析了危及和维系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未来几年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度加强金融监管主要措施。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力图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问题的理论框架。 李变花,女,1964年5月出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在是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近年来,在《金融研究》《上海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等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以及省级项目多项。2003年出版《知识经济架构下的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出版《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两部专著。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分析与研究意义
    1.1.1金融管制的放松对银行利率形成的风险效应
    1.1.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安全性带来的威胁效应
    1.1.3金融创新形成的衍生金融风险效应
    1.1.4国际金融一体化与自由化对金融监管的挑战效应
    1.1.5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1.3研究的重点内容与创新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3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3.4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金融安全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分析
    2.1金融安全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2.1.2国内学者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2.1.3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安全概念使用上的分歧
    2.1.4金融安全的内涵与特点

    2.2与金融安全相关范畴的关系分析
    2.2.1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
    2.2.2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2.2.3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
    2.2.4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
    2.2.5金融安全与资本外逃
    2.2.6金融安全与金融开放

    第3章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
    3.1金融安全的相关理论分析
    3.1.1马克思的金融安全思想
    3.1.2亚当?斯密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关注
    3.1.3李斯特的经济安全观
    3.1.4凯恩斯的经济安全理论
    3.1.5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经济安全问题的理论

    3.2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3.2.1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3.2.2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3.2.3金融监管模式分类
    3.2.4最佳金融监管程度
    3.2.5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4章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4.1影响金融安全的国内因素
    4.1.1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经济安全状况
    4.1.2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
    4.1.3不良贷款与股市风险

    4.2影响金融安全的国际因素
    4.2.1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4.2.2国际游资的冲击

    4.3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与虚拟性
    4.3.1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
    4.3.2金融系统的虚拟性

    第5章中国金融开放程度及其国际比较
    5.1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回顾
    5.1.1金融开放与金融开放度
    5.1.2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面临的压力
    5.1.3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现状
    5.1.4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现状

    5.2部分国家或地区金融业的开放状况
    5.2.1拉美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2.2亚洲国家(地区)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2.3北美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3中外金融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5.3.1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模型
    5.3.2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计算
    5.3.3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纵向比较
    5.3.4中外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横向比较

    第6章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实证分析
    6.1金融安全预警模型的评析与选择
    6.1.1FR概率模型
    6.1.2STV横截面回归模型
    6.1.3KLR信号分析法

    6.2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子的实证分析
    6.2.1基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实证分析
    6.2.2我国金融安全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6.2.3对金融安全实证结果的分析

    6.3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与预警
    6.3.1金融运行基本态势判断
    6.3.2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第7章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7.1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7.1.1外资银行进入与金融安全的研究评述
    7.1.2外资银行进入时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7.1.3决定外资银行时东道国金融安全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7.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与战略轨迹
    7.2.1外资银行的行为与目标假设
    7.2.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
    7.2.3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轨迹

    7.3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策略及其效应分析
    7.3.1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策略
    7.3.2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积极效应分析
    7.3.3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消极效应分析

    第8章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警示
    8.1越南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发展状况
    8.1.1越南经济改革的历程
    8.1.2越南经历的经济危机状况

    8.2越南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8.2.1越南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
    8.2.2越南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剖析

    8.3越南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与警示
    8.3.1越南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主要影响
    8.3.2越南金融危机的警示

    第9章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警示分析
    9.1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与次贷危机的产生
    9.1.1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9.1.2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风险转移
    9.1.3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表现

    9.2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传导机制与深层原因剖析
    9.2.1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风险传导机制
    9.2.2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

    9.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与启示
    9.3.1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9。3.2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警示

    第1O章金融监管制度与模式的比较分析
    10.1部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及其比较
    1O.1.1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10.1.2英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1O.1.3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
    10.1.4美、英、日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10.2国际金融监管模式及其比较
    10.2.1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
    10.2.2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分歧

    1O.3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1O.3.1金融监管体系功能的演变
    10.3.2金融监管的市场导向化
    10.3.3金融监管体系的国际协作化与综合化

    第11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与金融安全
    11.1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变迁
    11.1.1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监管体制(1978年以前)
    11.1.2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的金融监管体制(1978一1992年)
    11.1.3分业监管时期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1993-2008年)
    11.1.4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制度逻辑

    11.2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11.2.1金融监管模式分析
    11.2.2金融监管的目标
    11.2.3金融监管的基本方法
    11.2.4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1.3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路径特征
    11.3.1渐进转轨与政府的金融控制
    11.3.2政府控制的静态福利损失、动态风险累积与金融制度粘性
    11.3.3政府控制下的金融制度演进
    11.3.4政府控制与金融监管

    11.4金融控制下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1市场准入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2业务范围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3利率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4资本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第12章构建与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12.1我国多部门监管下金融创新问题与发展趋向探析
    12.1.1金融创新及其动因分析
    12.1.2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管辖权限分析
    12.1.3多部门监管格局下金融创新的特点及领域
    12.1.4多部门监管格局下存在的问题
    12.1.5推进金融创新良性发展的方向

    12.2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及其选择
    12.2.1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2.2.2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选择起点
    12.2.3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12.2.4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预期成效
    12.2.5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关系协调

    12.3建立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相适应的有效监管
    12.3.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创新
    12.3.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理论成就分析
    12.3.3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扩大开放下中国金融安全与监管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分析了危及和维系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未来几年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度加强金融监管主要措施。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力图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问题的理论框架。
  • 作者简介:
    李变花,女,1964年5月出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在是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近年来,在《金融研究》《上海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等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以及省级项目多项。2003年出版《知识经济架构下的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出版《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两部专著。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分析与研究意义
    1.1.1金融管制的放松对银行利率形成的风险效应
    1.1.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安全性带来的威胁效应
    1.1.3金融创新形成的衍生金融风险效应
    1.1.4国际金融一体化与自由化对金融监管的挑战效应
    1.1.5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1.3研究的重点内容与创新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3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3.4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金融安全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分析
    2.1金融安全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2.1.2国内学者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2.1.3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安全概念使用上的分歧
    2.1.4金融安全的内涵与特点

    2.2与金融安全相关范畴的关系分析
    2.2.1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
    2.2.2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2.2.3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
    2.2.4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
    2.2.5金融安全与资本外逃
    2.2.6金融安全与金融开放

    第3章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分析
    3.1金融安全的相关理论分析
    3.1.1马克思的金融安全思想
    3.1.2亚当?斯密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关注
    3.1.3李斯特的经济安全观
    3.1.4凯恩斯的经济安全理论
    3.1.5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经济安全问题的理论

    3.2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3.2.1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3.2.2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3.2.3金融监管模式分类
    3.2.4最佳金融监管程度
    3.2.5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4章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4.1影响金融安全的国内因素
    4.1.1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经济安全状况
    4.1.2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
    4.1.3不良贷款与股市风险

    4.2影响金融安全的国际因素
    4.2.1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4.2.2国际游资的冲击

    4.3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与虚拟性
    4.3.1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
    4.3.2金融系统的虚拟性

    第5章中国金融开放程度及其国际比较
    5.1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回顾
    5.1.1金融开放与金融开放度
    5.1.2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面临的压力
    5.1.3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现状
    5.1.4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现状

    5.2部分国家或地区金融业的开放状况
    5.2.1拉美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2.2亚洲国家(地区)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2.3北美国家银行业开放的实践

    5.3中外金融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5.3.1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模型
    5.3.2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计算
    5.3.3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纵向比较
    5.3.4中外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横向比较

    第6章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实证分析
    6.1金融安全预警模型的评析与选择
    6.1.1FR概率模型
    6.1.2STV横截面回归模型
    6.1.3KLR信号分析法

    6.2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子的实证分析
    6.2.1基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实证分析
    6.2.2我国金融安全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6.2.3对金融安全实证结果的分析

    6.3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与预警
    6.3.1金融运行基本态势判断
    6.3.2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第7章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7.1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7.1.1外资银行进入与金融安全的研究评述
    7.1.2外资银行进入时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7.1.3决定外资银行时东道国金融安全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7.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与战略轨迹
    7.2.1外资银行的行为与目标假设
    7.2.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
    7.2.3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轨迹

    7.3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策略及其效应分析
    7.3.1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策略
    7.3.2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积极效应分析
    7.3.3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的消极效应分析

    第8章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警示
    8.1越南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发展状况
    8.1.1越南经济改革的历程
    8.1.2越南经历的经济危机状况

    8.2越南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8.2.1越南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
    8.2.2越南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剖析

    8.3越南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与警示
    8.3.1越南金融危机对金融安全的主要影响
    8.3.2越南金融危机的警示

    第9章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警示分析
    9.1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与次贷危机的产生
    9.1.1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9.1.2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风险转移
    9.1.3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表现

    9.2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传导机制与深层原因剖析
    9.2.1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风险传导机制
    9.2.2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

    9.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与启示
    9.3.1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9。3.2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警示

    第1O章金融监管制度与模式的比较分析
    10.1部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及其比较
    1O.1.1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10.1.2英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1O.1.3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
    10.1.4美、英、日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10.2国际金融监管模式及其比较
    10.2.1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
    10.2.2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分歧

    1O.3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1O.3.1金融监管体系功能的演变
    10.3.2金融监管的市场导向化
    10.3.3金融监管体系的国际协作化与综合化

    第11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与金融安全
    11.1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变迁
    11.1.1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监管体制(1978年以前)
    11.1.2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的金融监管体制(1978一1992年)
    11.1.3分业监管时期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1993-2008年)
    11.1.4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制度逻辑

    11.2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11.2.1金融监管模式分析
    11.2.2金融监管的目标
    11.2.3金融监管的基本方法
    11.2.4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1.3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路径特征
    11.3.1渐进转轨与政府的金融控制
    11.3.2政府控制的静态福利损失、动态风险累积与金融制度粘性
    11.3.3政府控制下的金融制度演进
    11.3.4政府控制与金融监管

    11.4金融控制下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1市场准入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2业务范围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3利率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1.4.4资本管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第12章构建与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12.1我国多部门监管下金融创新问题与发展趋向探析
    12.1.1金融创新及其动因分析
    12.1.2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管辖权限分析
    12.1.3多部门监管格局下金融创新的特点及领域
    12.1.4多部门监管格局下存在的问题
    12.1.5推进金融创新良性发展的方向

    12.2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及其选择
    12.2.1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2.2.2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选择起点
    12.2.3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12.2.4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预期成效
    12.2.5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关系协调

    12.3建立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相适应的有效监管
    12.3.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创新
    12.3.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理论成就分析
    12.3.3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