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陈家礼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全国名老中医陈家礼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122259813
定价: 5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158页
字数: 15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8人买过
  •   陈家礼是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山西省名中医。陈老在吸取中医古典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尤为重视舌诊以辨脾胃虚实,善于化痰祛湿,喜用生姜等药引,精心研究用药剂量。本书从陈家礼学术渊源、学术思想、治病用药特点进行系统整理。可为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李变花,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参加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热爱中医事业,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陈家礼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现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第一章 陈家礼学术渊源 001
    一、《内经》“脾胃学说”之影响 002
    二、张仲景“脾胃为本”之影响 003
    三、李东垣“脾胃论治”之影响 006
    四、张锡纯“衷中参西”之影响 009
    五、薛生白“湿邪内外因”之影响 010
    第二章 陈家礼病因认识 013
    一、对湿邪致病的认识 014
    二、对痰饮致病的认识 015
    第三章 陈家礼诊病要略 017
    一、问诊为先,必问食便 018
    二、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019
    第四章 陈家礼辨证枢机 023
    一、诊病辨证,脾胃入手 024
    二、“脾统四脏”,治病崇脾 027
    三、善调气机,燮理中焦 030
    第五章 陈家礼治病精要 031
    一、病证结合,衷中参西 032
    二、预防养生,调摄心理 034
    三、食药互补,善用药引 036
    四、注重脾胃,善除湿浊 041
    五、调理气机,巧治诸病 043
    六、治疗肺疾,紧抓痰咳喘链 045
    七、“黄芪桂枝五物汤”,除治诸痹良方 047
    八、加用“血分”诸药,缓解高血压病 047
    九、健脾除湿止泻,首推“香砂六君” 048
    十、扭转枢机多用“小柴胡” 048
    十一、“归脾”养心巧治不寐 048
    十二、升降清上降下,疏风散邪止痛 049
    十三、诸法合用妙用,善除“胸痹”顽疾 049
    十四、注重卫气营血,辨治温瘟疫时病 051
    十五、善除重病大病,辨证论治巧妙 052
    十六、分清利浊,辨治发黄 055
    第六章 陈家礼遣方特点 059
    一、喜联用小方 060
    二、善用合方 067
    第七章 陈家礼用药倚重 071
    一、注重药物炮制与剂量 072
    二、注重同出一物的药物区别 077
    三、注意同名异物中药鉴别 079
    四、注重“对药”的临床应用 080
    五、注重特殊药物配伍宜忌 082
    六、重视药物的煎服方法 085
    七、利水药物运用宜忌 086
    第八章 陈家礼疾病辨治经验 087
    一、湿阻 088
    二、湿温 091
    三、胃痛 096
    四、痞满 098
    五、呃逆 101
    六、泄泻 103
    七、便秘 106
    八、哮病、喘证 110
    九、喉痹 113
    十、久咳 116
    十一、眩晕 118
    十二、头痛 122
    十三、中风 123
    十四、黄疸 126
    十五、心悸 127
    十六、不寐 130
    十七、痫病 132
    十八、肩痹 135
    十九、内伤发热 139
    二十、消渴 141
    二十一、妊娠恶阻 144
    二十二、水肿 146
    二十三、耳鸣、耳聋 148
    二十四、鼻渊 152
    二十五、鹅掌风 154
  • 内容简介:
      陈家礼是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山西省名中医。陈老在吸取中医古典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尤为重视舌诊以辨脾胃虚实,善于化痰祛湿,喜用生姜等药引,精心研究用药剂量。本书从陈家礼学术渊源、学术思想、治病用药特点进行系统整理。可为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 作者简介:
      李变花,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参加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热爱中医事业,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陈家礼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现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 目录:
    第一章 陈家礼学术渊源 001
    一、《内经》“脾胃学说”之影响 002
    二、张仲景“脾胃为本”之影响 003
    三、李东垣“脾胃论治”之影响 006
    四、张锡纯“衷中参西”之影响 009
    五、薛生白“湿邪内外因”之影响 010
    第二章 陈家礼病因认识 013
    一、对湿邪致病的认识 014
    二、对痰饮致病的认识 015
    第三章 陈家礼诊病要略 017
    一、问诊为先,必问食便 018
    二、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019
    第四章 陈家礼辨证枢机 023
    一、诊病辨证,脾胃入手 024
    二、“脾统四脏”,治病崇脾 027
    三、善调气机,燮理中焦 030
    第五章 陈家礼治病精要 031
    一、病证结合,衷中参西 032
    二、预防养生,调摄心理 034
    三、食药互补,善用药引 036
    四、注重脾胃,善除湿浊 041
    五、调理气机,巧治诸病 043
    六、治疗肺疾,紧抓痰咳喘链 045
    七、“黄芪桂枝五物汤”,除治诸痹良方 047
    八、加用“血分”诸药,缓解高血压病 047
    九、健脾除湿止泻,首推“香砂六君” 048
    十、扭转枢机多用“小柴胡” 048
    十一、“归脾”养心巧治不寐 048
    十二、升降清上降下,疏风散邪止痛 049
    十三、诸法合用妙用,善除“胸痹”顽疾 049
    十四、注重卫气营血,辨治温瘟疫时病 051
    十五、善除重病大病,辨证论治巧妙 052
    十六、分清利浊,辨治发黄 055
    第六章 陈家礼遣方特点 059
    一、喜联用小方 060
    二、善用合方 067
    第七章 陈家礼用药倚重 071
    一、注重药物炮制与剂量 072
    二、注重同出一物的药物区别 077
    三、注意同名异物中药鉴别 079
    四、注重“对药”的临床应用 080
    五、注重特殊药物配伍宜忌 082
    六、重视药物的煎服方法 085
    七、利水药物运用宜忌 086
    第八章 陈家礼疾病辨治经验 087
    一、湿阻 088
    二、湿温 091
    三、胃痛 096
    四、痞满 098
    五、呃逆 101
    六、泄泻 103
    七、便秘 106
    八、哮病、喘证 110
    九、喉痹 113
    十、久咳 116
    十一、眩晕 118
    十二、头痛 122
    十三、中风 123
    十四、黄疸 126
    十五、心悸 127
    十六、不寐 130
    十七、痫病 132
    十八、肩痹 135
    十九、内伤发热 139
    二十、消渴 141
    二十一、妊娠恶阻 144
    二十二、水肿 146
    二十三、耳鸣、耳聋 148
    二十四、鼻渊 152
    二十五、鹅掌风 154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