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

针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2013-07
版次: 1
ISBN: 9787508282275
定价: 66.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1页
字数: 4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   《针经》以医学经典为据,经系统整理,提炼、升华而成新的针灸理论。其共分五章,第一、第二章介绍了焦氏对经络学的新研究、新发现,即“心血脉系统”和“脑经脉系统”,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古书中各气穴的位置、名义及刺法,第四、第五章介绍了焦氏多年研究中总结出的新刺法和新结论。
      《针经》视角特别,对中医经典著作理论有诸多独到的见解,在继承传统中医思想的同时,针对后人对经典著作部分曲解的内容进行了更正,更对一些重大错误有颠覆性的论述。   焦顺发,1938年12月25日生于山西省稷山县西社乡高渠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会长。
      从1960年起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970年发明“头针”,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药重人科研成果甲级奖,后在148个国家推广应用。1976年发明“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病"的新方法,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后在全国推广。
      40多年来,一直在针刺治病和理论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发现中国针刺经脉治病,就是针刺躯肢神经治病,是理论科学、方法绝妙、疗效神奇的伟大医学。曾撰写《头针疗法》、《头针》、《中国针灸学求真》、《中国针灸魂》、《针灸原理与临床实践》、《针刺治病》、《神奇针道》等十余部专著,国内外出版发行。 第一章心血脉系统
    第一节心
    一、心位于胸内两肺之间,被针刺中可引起死亡
    二、心是脉的核心,全身的脉都汇聚于心
    三、心藏血脉
    四、心动充于血脉
    五、在体为脉,在脏为心
    六、心跳动异常可引起死亡
    第二节动脉
    一、“动脉”在躯体的深处,一般看不见
    二、动脉里的血从心流向远端
    三、候(切)脉诊病
    第三节毛脉
    第四节络脉
    第五节血
    第六节札记
    一、说说候脉
    二、中医史前“候脉”的变迁
    三、中国“脉学"研究应坚持多角度、全方位方向
    四、论当代候脉诊病
    五、读“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毛)
    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之悟
    六、读“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日死”之悟
    七、读“在体为脉,在脏为心”之悟
    八、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与发现
    九、小议

    第二章脑经脉系统
    第三章经脉之会(气穴)
    第四章针刺经脉
    第五章据“节”选“会(气穴)”
  • 内容简介:
      《针经》以医学经典为据,经系统整理,提炼、升华而成新的针灸理论。其共分五章,第一、第二章介绍了焦氏对经络学的新研究、新发现,即“心血脉系统”和“脑经脉系统”,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古书中各气穴的位置、名义及刺法,第四、第五章介绍了焦氏多年研究中总结出的新刺法和新结论。
      《针经》视角特别,对中医经典著作理论有诸多独到的见解,在继承传统中医思想的同时,针对后人对经典著作部分曲解的内容进行了更正,更对一些重大错误有颠覆性的论述。
  • 作者简介:
      焦顺发,1938年12月25日生于山西省稷山县西社乡高渠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会长。
      从1960年起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970年发明“头针”,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药重人科研成果甲级奖,后在148个国家推广应用。1976年发明“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病"的新方法,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后在全国推广。
      40多年来,一直在针刺治病和理论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发现中国针刺经脉治病,就是针刺躯肢神经治病,是理论科学、方法绝妙、疗效神奇的伟大医学。曾撰写《头针疗法》、《头针》、《中国针灸学求真》、《中国针灸魂》、《针灸原理与临床实践》、《针刺治病》、《神奇针道》等十余部专著,国内外出版发行。
  • 目录:
    第一章心血脉系统
    第一节心
    一、心位于胸内两肺之间,被针刺中可引起死亡
    二、心是脉的核心,全身的脉都汇聚于心
    三、心藏血脉
    四、心动充于血脉
    五、在体为脉,在脏为心
    六、心跳动异常可引起死亡
    第二节动脉
    一、“动脉”在躯体的深处,一般看不见
    二、动脉里的血从心流向远端
    三、候(切)脉诊病
    第三节毛脉
    第四节络脉
    第五节血
    第六节札记
    一、说说候脉
    二、中医史前“候脉”的变迁
    三、中国“脉学"研究应坚持多角度、全方位方向
    四、论当代候脉诊病
    五、读“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毛)
    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之悟
    六、读“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日死”之悟
    七、读“在体为脉,在脏为心”之悟
    八、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与发现
    九、小议

    第二章脑经脉系统
    第三章经脉之会(气穴)
    第四章针刺经脉
    第五章据“节”选“会(气穴)”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针经
针经蠡测:特定穴浅解
盖学志 著
针经
针经知行录·寻觅针道真谛
陈晓辉 著
针经
针经三书
阎明广 著;王耀帅、陈仁寿 校
针经
针经摘英集 十四经发挥(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黄龙祥
系列丛书 / 更多
针经
针经蠡测:特定穴浅解
盖学志 著
针经
针经知行录·寻觅针道真谛
陈晓辉 著
针经
针经三书
阎明广 著;王耀帅、陈仁寿 校
针经
针经摘英集 十四经发挥(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黄龙祥
相关图书 / 更多
针经
针经蠡测:特定穴浅解
盖学志 著
针经
针经知行录·寻觅针道真谛
陈晓辉 著
针经
针经三书
阎明广 著;王耀帅、陈仁寿 校
针经
针经摘英集 十四经发挥(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黄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