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9-08
版次: 2
ISBN: 9787532340309
定价: 12.9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中国医学史(第2版教材)(修订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卫生保健、居处、衣着、用火、导引、婚姻、医药知识、药物、针灸、针法、灸法、外治法、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传说中的医学人物、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对疾病的认识、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固定病名的出现、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等等。 导论
    1.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1.1卫生保健
    1.1.1居处
    1.1.2衣着
    1.1.3用火
    1.1.4导引
    1.1.5婚姻
    1.2医药知识
    1.2.1药物
    1.2.2针灸
    1.2.2.1针法
    1.2.2.2灸法
    1.2.3外治法
    1.3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
    1.3.1“医源于圣人”
    1.3.2“医源于巫”
    1.3.3“医源于动物本能”
    1.4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2.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2.1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2.1.1对疾病的认识
    2.1.1.1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2.1.1.2固定病名的出现
    2.1.1.3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2.1.2对疾病的诊治
    2.2医学理论的萌芽
    2.2.1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2.2.1.1气、精、神
    2.2.1.2阴阳、五行
    2.2.1.3天人相应
    2.2.2病因学
    2.2.3预防医学思想
    2.3药物知识
    2.3.1药物知识的积累
    2.3.2酒的应用及其意义
    2.3.3汤液的制作
    2.3.3.1汤剂说
    2.3.3.2“五谷之液”说
    2.4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2.4.1卫生保健
    2.4.2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2.5医与巫的斗争
    2.6古代医家

    3.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3.1诸汉墓出土的医书
    3.1.1马王堆汉墓医书
    3.1.1.1脉灸经
    3.1.1.2《五十二病方》
    3.1.1.3帛画《导引图》
    3.1.1.4竹木简医书
    3.1.2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医书
    3.1.2.1《脉书》
    3.1.2.2《引书》
    3.1.3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3.1.4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3.2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3.2.1《黄帝内经》
    3.2.1.1《内经》的产生
    3.2.1.2《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内经》的影响
    3.2.2《难经》
    3.3药物学的发展
    3.3.1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3.3.2《神农本草经》
    3.3.2.1《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及其流传
    3.3.2.2《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3.4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3.4.1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3.4.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4.2张仲景的生平
    3.4.2.2《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3.4.2.3《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3.4.2.4《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3.5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3.5.1扁鹊
    3.5.2淳于意及其“诊籍”
    3.5.3涪翁与再传弟子郭玉
    3.5.4华佗

    4.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
    4.1医学理论的提高
    4.1.1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
    4.1.1.1(内经》
    4.1.1.2《伤寒杂病论》
    4.1.2脉学的总结与普及
    4.1.2.1《脉经》
    4.1.2.2《脉诀》
    4.1.3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4.1.4医德规范的树立
    4.2药物学的进步
    4.2.1国家药典的诞生
    4.2.2药物品种的丰富
    4.2.3分类方法的进步
    4.2.4药物图谱的创制
    4.2.5药物炮制的规范
    4.2.6制药化学的先声
    4.3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4.3.1针灸科
    4.3.1.1《针灸甲乙经》
    4.3.1.2其他
    4.3.2内科
    4.3.3妇产科
    4.3.4小儿科
    4.3.5外科
    4.3.6按摩科
    4.3.7骨伤科
    4.3.8五官科
    4.4综合性医著
    4.4.1《肘后救卒方》
    4.4.2《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4.4.3《外台秘要》
    4.4.4藏医与
  • 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第2版教材)(修订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卫生保健、居处、衣着、用火、导引、婚姻、医药知识、药物、针灸、针法、灸法、外治法、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传说中的医学人物、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对疾病的认识、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固定病名的出现、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等等。
  • 目录:
    导论
    1.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1.1卫生保健
    1.1.1居处
    1.1.2衣着
    1.1.3用火
    1.1.4导引
    1.1.5婚姻
    1.2医药知识
    1.2.1药物
    1.2.2针灸
    1.2.2.1针法
    1.2.2.2灸法
    1.2.3外治法
    1.3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
    1.3.1“医源于圣人”
    1.3.2“医源于巫”
    1.3.3“医源于动物本能”
    1.4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2.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2.1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2.1.1对疾病的认识
    2.1.1.1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2.1.1.2固定病名的出现
    2.1.1.3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2.1.2对疾病的诊治
    2.2医学理论的萌芽
    2.2.1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2.2.1.1气、精、神
    2.2.1.2阴阳、五行
    2.2.1.3天人相应
    2.2.2病因学
    2.2.3预防医学思想
    2.3药物知识
    2.3.1药物知识的积累
    2.3.2酒的应用及其意义
    2.3.3汤液的制作
    2.3.3.1汤剂说
    2.3.3.2“五谷之液”说
    2.4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2.4.1卫生保健
    2.4.2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2.5医与巫的斗争
    2.6古代医家

    3.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3.1诸汉墓出土的医书
    3.1.1马王堆汉墓医书
    3.1.1.1脉灸经
    3.1.1.2《五十二病方》
    3.1.1.3帛画《导引图》
    3.1.1.4竹木简医书
    3.1.2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医书
    3.1.2.1《脉书》
    3.1.2.2《引书》
    3.1.3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3.1.4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3.2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3.2.1《黄帝内经》
    3.2.1.1《内经》的产生
    3.2.1.2《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内经》的影响
    3.2.2《难经》
    3.3药物学的发展
    3.3.1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3.3.2《神农本草经》
    3.3.2.1《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及其流传
    3.3.2.2《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3.4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3.4.1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3.4.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4.2张仲景的生平
    3.4.2.2《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3.4.2.3《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3.4.2.4《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3.5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3.5.1扁鹊
    3.5.2淳于意及其“诊籍”
    3.5.3涪翁与再传弟子郭玉
    3.5.4华佗

    4.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
    4.1医学理论的提高
    4.1.1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
    4.1.1.1(内经》
    4.1.1.2《伤寒杂病论》
    4.1.2脉学的总结与普及
    4.1.2.1《脉经》
    4.1.2.2《脉诀》
    4.1.3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4.1.4医德规范的树立
    4.2药物学的进步
    4.2.1国家药典的诞生
    4.2.2药物品种的丰富
    4.2.3分类方法的进步
    4.2.4药物图谱的创制
    4.2.5药物炮制的规范
    4.2.6制药化学的先声
    4.3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4.3.1针灸科
    4.3.1.1《针灸甲乙经》
    4.3.1.2其他
    4.3.2内科
    4.3.3妇产科
    4.3.4小儿科
    4.3.5外科
    4.3.6按摩科
    4.3.7骨伤科
    4.3.8五官科
    4.4综合性医著
    4.4.1《肘后救卒方》
    4.4.2《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4.4.3《外台秘要》
    4.4.4藏医与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