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4
版次: 1
ISBN: 9787511437006
定价: 10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字数: 2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24人买过
  •   以康玉柱院士为首的团队,从1985年开始对国外多个国家进行地质调研。特别是近10年来又参与了国内有关部门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评价等工作,还参阅了国内外专家们出版的大量《全球构造体系概论》、研究报告及文章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总结后编写了这部《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其主要内容为:一是论述了地球运动的起源。二是初步划分全球主要构造体系类型(东西向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体系、北北东向构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S型或反S型构造体系及旋扭构造体系)。三是阐明了构造体系演化特征及复合联合关系。   康玉柱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专家。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任地矿部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兼专家组组长和国家储委油气专委委员。现任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 
      1984年,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会战的序幕;“八五”和“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克关项目和地矿部5个科研项目,全面系统研究评价了塔里木等盆地油气资源、油气成藏特征;1992年首次建立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找油理论及初步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叠加盆地成油特征等;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发现10个油气田和我国第1个古生代的塔河大油田; 
      主编西北石油局油气勘探规划、设计20多份,科研报告20份,独编和主编科学技术专著10部、主笔科学技术专著4部,公开发表科学论文80份;曾获地矿部个人特等奖、记一等功,获地矿部集体特等奖2次和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奖,获地矿部一等奖;199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 绪论
    1.1 地球运动的起源
    1.2 全球海陆变迁特征
    1.3 全球古生界未发生过区域性变质作用
    1.4 全球主要构造运动
    2 东西向构造体系
    2.1 北极地区东西向构造体系
    2.2 中国境内东西向构造体系
    2.3 北半球东西向构造体系
    2.4 南半球东西向构造体系
    3 南北向构造体系
    3.1 亚洲乌拉尔南北向构造体系
    3.2 俄罗斯萨哈林南北向构造体系
    3.3 南美洲安第斯南北向构造体系
    3.4 东非南北向构造体系
    3.5 大洋中的南北向构造体系
    3.6 中国境内南北向构造体系
    4 北东向构造体系
    4.1 中国境内北东向构造体系
    4.2 太平洋新西兰北东向构造体系
    4.3 西北欧北东向构造体系
    4.4 美国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4.5 南美洲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4.6 非洲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5 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1 中国境内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2 新西兰一汤加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3 美国东部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4 南美东海岸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6 北西向构造体系
    6.1 中国境内北西向构造体系
    6.2 中亚北西向构造体系
    6.3 北高加索北西向构造体系
    6.4 中东扎格罗斯北西向构造体系
    6.5 北美洲西海岸北西向构造体系
    6.6 苏伊士湾北西向构造体系
    7 山字型构造体系
    7.1 中国境内山字型构造体系
    7.2 欧亚山字型构造体系
    7.3 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伊尔库次克山字型构造体系
    7.4 土耳其脱利山字型构造体系
    7.5 法国加多姆山字型构造体系
    7.6 英格兰山字型构造体系
    7.7 北美洲山字型构造体系
    7.8 北美洲南部辛辛那提山字型构造体系
    7.9 南美洲巴西山字型
    8 S型或反S型构造体系
    8.1 青藏缅反S型构造体系
    8.2 中国境内反S型构造体系
    8.3 北美洲西海岸反S型构造体系
    8.4 南美洲西部S型构造体系
    8.5 非洲西部S型构造体系
    9旋扭构造体系
    9.1 中国境内旋扭构造体系
    9.2 俄罗斯东北部北萨哈林雁列构造体系
    9.3 西印度洋帚状构造体系
    9.4 西南太平洋帚状构造体系
    9.5 南极双环复合式旋转构造体系
    9.6 北极同心圆辐射状旋转构造体系
    10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及复合联合关系
    10.1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
    10.2 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
    11 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以康玉柱院士为首的团队,从1985年开始对国外多个国家进行地质调研。特别是近10年来又参与了国内有关部门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评价等工作,还参阅了国内外专家们出版的大量《全球构造体系概论》、研究报告及文章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总结后编写了这部《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其主要内容为:一是论述了地球运动的起源。二是初步划分全球主要构造体系类型(东西向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体系、北北东向构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S型或反S型构造体系及旋扭构造体系)。三是阐明了构造体系演化特征及复合联合关系。
  • 作者简介:
      康玉柱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专家。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任地矿部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兼专家组组长和国家储委油气专委委员。现任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 
      1984年,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会战的序幕;“八五”和“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克关项目和地矿部5个科研项目,全面系统研究评价了塔里木等盆地油气资源、油气成藏特征;1992年首次建立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找油理论及初步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叠加盆地成油特征等;在塔里木盆地主持发现10个油气田和我国第1个古生代的塔河大油田; 
      主编西北石油局油气勘探规划、设计20多份,科研报告20份,独编和主编科学技术专著10部、主笔科学技术专著4部,公开发表科学论文80份;曾获地矿部个人特等奖、记一等功,获地矿部集体特等奖2次和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奖,获地矿部一等奖;199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 目录:
    1 绪论
    1.1 地球运动的起源
    1.2 全球海陆变迁特征
    1.3 全球古生界未发生过区域性变质作用
    1.4 全球主要构造运动
    2 东西向构造体系
    2.1 北极地区东西向构造体系
    2.2 中国境内东西向构造体系
    2.3 北半球东西向构造体系
    2.4 南半球东西向构造体系
    3 南北向构造体系
    3.1 亚洲乌拉尔南北向构造体系
    3.2 俄罗斯萨哈林南北向构造体系
    3.3 南美洲安第斯南北向构造体系
    3.4 东非南北向构造体系
    3.5 大洋中的南北向构造体系
    3.6 中国境内南北向构造体系
    4 北东向构造体系
    4.1 中国境内北东向构造体系
    4.2 太平洋新西兰北东向构造体系
    4.3 西北欧北东向构造体系
    4.4 美国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4.5 南美洲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4.6 非洲东部北东向构造体系
    5 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1 中国境内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2 新西兰一汤加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3 美国东部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5.4 南美东海岸北北东向构造体系
    6 北西向构造体系
    6.1 中国境内北西向构造体系
    6.2 中亚北西向构造体系
    6.3 北高加索北西向构造体系
    6.4 中东扎格罗斯北西向构造体系
    6.5 北美洲西海岸北西向构造体系
    6.6 苏伊士湾北西向构造体系
    7 山字型构造体系
    7.1 中国境内山字型构造体系
    7.2 欧亚山字型构造体系
    7.3 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伊尔库次克山字型构造体系
    7.4 土耳其脱利山字型构造体系
    7.5 法国加多姆山字型构造体系
    7.6 英格兰山字型构造体系
    7.7 北美洲山字型构造体系
    7.8 北美洲南部辛辛那提山字型构造体系
    7.9 南美洲巴西山字型
    8 S型或反S型构造体系
    8.1 青藏缅反S型构造体系
    8.2 中国境内反S型构造体系
    8.3 北美洲西海岸反S型构造体系
    8.4 南美洲西部S型构造体系
    8.5 非洲西部S型构造体系
    9旋扭构造体系
    9.1 中国境内旋扭构造体系
    9.2 俄罗斯东北部北萨哈林雁列构造体系
    9.3 西印度洋帚状构造体系
    9.4 西南太平洋帚状构造体系
    9.5 南极双环复合式旋转构造体系
    9.6 北极同心圆辐射状旋转构造体系
    10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及复合联合关系
    10.1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
    10.2 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
    11 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工程前沿2023
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化浪潮中的“日本式衰退”
闫坤,沈建光 等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生物安全发展报告(2020年度)
王磊、张宏、王华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互联背景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德) 尤尔根·施瑞尔著 ; 陈时见等译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蔡翠红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周振华 张广生 主编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
郭斌;薛可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探
丛立先 李泳霖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巫鸿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化与民粹主义
田野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通史(全六册)(另一个角度的“全球通史”,不一样的视野与新知。以地理为骨,历史为肉,一部超级丰满的世界通史。)
[美]塞缪尔·古德里奇 译者:冷惠玲、冯佳娜、王小忠、孙丽霞、李江艳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性公共空间中的甲午战争——以英美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刘文明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LED器件选型与评价
康玉柱;杨恒;林太峰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中国重点地区火山岩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康志宏;康志江;王纪伟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中国海洋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康志宏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地壳隆坳演化与海陆变迁论
康玉柱、康志宏、康志江、王纪伟 编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南方地区构造体系与页岩气分布调查
康玉柱、王宗秀、李会军、张林炎、康志宏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华北盆地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康玉柱、王宗秀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全球油气分布规律及发展战略
康玉柱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康玉柱;王宗秀;李会军;康志宏;文志刚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张大伟、赵先良、车长波、乔德武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四川盆地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康玉柱、王宗秀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
康玉柱、康志宏 著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孙红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