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2015-11
版次: 1
ISBN: 9787116093966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康玉柱、王宗秀、李会军、康志宏、文志刚等编写的《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以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通过对松对辽地块地质构造特征分析,首次系统划分了松辽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并论述了其演化特征;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以来的原型盆地类型,并提出了古生界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首次揭示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的因素和规律;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并全面评价了油气资源和优选有利区。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1 松辽地区地层与沉积特征

      1.1 前震旦系结晶变质基底

      1.2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1.3 航磁异常特征

      1.4 岩石圈结构

      1.5 深部构造体系

      1.6 早古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

      1.7 晚古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

      1.8 中生代地层及沉积特征

      1.9 新生界地层与沉积特征

    2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分析

      2.1 纬向系构造体系

      2.2 华夏系构造体系

      2.3 新华夏构造体系

      2.4 经向构造体系

      2.5 松辽盆地主要控盆断裂

      2.6 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

      2.7 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2.8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

      2.9 构造单元划分

    3 盆地演化特征

      3.1 古生代盆地演化

      3.2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阶段

      3.3 松辽地块地质构造特征

    4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作用

      4.1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源区分布

      4.2 储层特征

      4.3 盖层

      4.4 生储盖组合特征

      4.5 典型油气田

      4.6 构造体系控油气分布

      4.7 扭动构造控油气分布

      4.8 油气分布规律

    5 油气资源评价和选区

      5.1 松辽盆地中新生界油气评价及选区

      5.2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评价及选区

      5.3 石炭-二叠系油气前景评价和选区

      5.4 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评价与选区

    6 结论

      6.1 松辽地块的确定和地质构造特征

      6.2 首次系统地划分了松辽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并论述了其演化特征

      6.3 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以来的原型盆地类型,并提出古生界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

      6.4 首次揭示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

      6.5 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6.6 全面评价油气资源和优选有利区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康玉柱、王宗秀、李会军、康志宏、文志刚等编写的《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以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通过对松对辽地块地质构造特征分析,首次系统划分了松辽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并论述了其演化特征;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以来的原型盆地类型,并提出了古生界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首次揭示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的因素和规律;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并全面评价了油气资源和优选有利区。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目录:
    前言

    1 松辽地区地层与沉积特征

      1.1 前震旦系结晶变质基底

      1.2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1.3 航磁异常特征

      1.4 岩石圈结构

      1.5 深部构造体系

      1.6 早古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

      1.7 晚古生代地层与沉积特征

      1.8 中生代地层及沉积特征

      1.9 新生界地层与沉积特征

    2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分析

      2.1 纬向系构造体系

      2.2 华夏系构造体系

      2.3 新华夏构造体系

      2.4 经向构造体系

      2.5 松辽盆地主要控盆断裂

      2.6 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

      2.7 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2.8 构造体系演化特征

      2.9 构造单元划分

    3 盆地演化特征

      3.1 古生代盆地演化

      3.2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阶段

      3.3 松辽地块地质构造特征

    4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作用

      4.1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源区分布

      4.2 储层特征

      4.3 盖层

      4.4 生储盖组合特征

      4.5 典型油气田

      4.6 构造体系控油气分布

      4.7 扭动构造控油气分布

      4.8 油气分布规律

    5 油气资源评价和选区

      5.1 松辽盆地中新生界油气评价及选区

      5.2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评价及选区

      5.3 石炭-二叠系油气前景评价和选区

      5.4 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评价与选区

    6 结论

      6.1 松辽地块的确定和地质构造特征

      6.2 首次系统地划分了松辽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并论述了其演化特征

      6.3 首次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以来的原型盆地类型,并提出古生界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

      6.4 首次揭示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分布

      6.5 松辽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6.6 全面评价油气资源和优选有利区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LED器件选型与评价
康玉柱;杨恒;林太峰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中国重点地区火山岩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康志宏;康志江;王纪伟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中国海洋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康志宏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全球地壳隆坳演化与海陆变迁论
康玉柱、康志宏、康志江、王纪伟 编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南方地区构造体系与页岩气分布调查
康玉柱、王宗秀、李会军、张林炎、康志宏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全球构造体系概论
康玉柱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华北盆地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康玉柱、王宗秀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全球油气分布规律及发展战略
康玉柱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张大伟、赵先良、车长波、乔德武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四川盆地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康玉柱、王宗秀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塔河大油田勘探实践与技术创新
康玉柱、康志宏 著
松辽地区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地质学
康玉柱、孙红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