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第4版)

电路基础(第4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2
版次: 4
ISBN: 9787115347497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3人买过
  •   《电路基础(第4版)》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二端口网络、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电路基础实验指导等。  《电路基础(第4版)》在编写中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突出工程应用。力图做到基本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电路基础(第4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21.1.1 电路 21.1.2 理想电路元件 31.1.3 电路模型 4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4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4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51.2.3 电功率与电能 81.3 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 91.3.1 电阻元件 91.3.2 线性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01.3.3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 111.3.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21.4 电压源与电流源 121.4.1 理想电压源 131.4.2 理想电流源 13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5.1 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 15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1.6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1本章小结 23习题 24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282.1 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 29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302.2.1 电阻的串联 302.2.2 电阻的并联 312.2.3 电阻的混联 332.3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72.4 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92.4.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 392.4.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402.4.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402.4.4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422.5 支路电流法 442.5.1 支路电流法 452.5.2 支路电流法的计算步骤 462.6 网孔分析法 482.6.1 网孔方程 482.6.2 网孔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492.6.3 含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502.7 节点分析法 512.7.1 节点方程 512.7.2 节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522.7.3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552.8 叠加定理 572.8.1 叠加定理 572.8.2 齐(次)性定理 602.9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622.9.1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622.9.2 戴维南定理 622.9.3 诺顿定理 66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682.11 受控源 702.12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732.12.1 含受控源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732.12.2 含受控源与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732.12.3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 742.12.4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计算 75本章小结 77习 题 80
    第3章 正弦电流电路 87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883.1.1 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 893.1.2 相位差 903.1.3 有效值 923.2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933.2.1 电容元件 933.2.2 电感元件 973.3 复数 1003.3.1 复数的表示形式 1003.3.2 复数的四则运算 1013.4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1043.4.1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1043.4.2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 106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1083.5.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083.5.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103.5.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133.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163.7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及阻抗 1173.7.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阻抗 1173.7.2 电路的性质 1193.7.3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 1193.8 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及导纳 1223.8.1 RLC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导纳 1223.8.2 电路的性质 1243.8.3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图 1243.9 负载及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 1273.9.1 负载的等效阻抗与等效导纳、阻抗和导纳的等效变换 1273.9.2 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 1283.10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1303.11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 1343.11.1 瞬时功率 1343.11.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363.11.3 功功率 1363.11.4 视在功率 1373.11.5 复功率 1373.12 功率因数的提高 1403.1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403.1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413.13 复杂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142本章小结 149习题 152
    第4章 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 1574.1 耦合电感 1584.1.1 互感 1584.1.2 互感电压 1604.1.3 耦合电感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 1604.1.4 同名端及其测定 1614.2 含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1634.2.1 互感电压的相量形式 1634.2.2 耦合电感的串联 1644.2.3 耦合电感的并联 1654.2.4 耦合电感的T形等效 1664.3 空心变压器 1684.4 串联谐振 1704.5 并联谐振 175本章小结 178习题 179
    第5章 三相电路 1825.1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 1835.1.1 对称三相电源 1835.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855.1.3 三相负载的连接 1875.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1925.2.1 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 1925.2.2 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路 1945.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1965.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985.4.1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1985.4.2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995.4.3 三相电路的功功率 2005.4.4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 200本章小结 202习题 204
    第6章 二端口网络 2066.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2076.2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 2086.2.1 导纳参数方程、导纳参数 2086.2.2 阻抗参数方程、阻抗参数 2116.3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 2146.3.1 传输参数方程、传输参数 2146.3.2 混合参数方程、混合参数 216*6.4 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196.5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2216.6 理想变压器 2236.6.1 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及伏安关系(VCR) 2236.6.2 理想变压器的传输参数方程和受控源模型 224本章小结 226习题 227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297.1 非正弦周期电流 2307.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317.2.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2317.2.2 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 2337.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2367.4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2407.4.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 2407.4.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值 2427.4.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242本章小结 244习题 246
    第8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2488.1 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 2498.2 换路定律和初始值计算 2518.2.1 换路定律 2518.2.2 初始值的计算 252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48.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48.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8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28.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28.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5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2708.5.1 全响应及其分解 2708.5.2 分析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2738.6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798.6.1 阶跃函数 2798.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818.7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838.7.1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方程和特征根 2838.7.2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方程的解 284本章小结 292习题 294
    *第9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2999.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3009.1.1 拉普拉斯变换 3009.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3019.2 部分分式法进行拉普
  • 内容简介:
      《电路基础(第4版)》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二端口网络、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电路基础实验指导等。  《电路基础(第4版)》在编写中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突出工程应用。力图做到基本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电路基础(第4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21.1.1 电路 21.1.2 理想电路元件 31.1.3 电路模型 4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4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4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51.2.3 电功率与电能 81.3 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 91.3.1 电阻元件 91.3.2 线性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01.3.3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 111.3.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21.4 电压源与电流源 121.4.1 理想电压源 131.4.2 理想电流源 13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5.1 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 15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1.6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1本章小结 23习题 24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282.1 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 29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302.2.1 电阻的串联 302.2.2 电阻的并联 312.2.3 电阻的混联 332.3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72.4 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92.4.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 392.4.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402.4.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402.4.4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 422.5 支路电流法 442.5.1 支路电流法 452.5.2 支路电流法的计算步骤 462.6 网孔分析法 482.6.1 网孔方程 482.6.2 网孔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492.6.3 含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502.7 节点分析法 512.7.1 节点方程 512.7.2 节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522.7.3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 552.8 叠加定理 572.8.1 叠加定理 572.8.2 齐(次)性定理 602.9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622.9.1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622.9.2 戴维南定理 622.9.3 诺顿定理 66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682.11 受控源 702.12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732.12.1 含受控源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732.12.2 含受控源与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732.12.3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 742.12.4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计算 75本章小结 77习 题 80
    第3章 正弦电流电路 87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883.1.1 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 893.1.2 相位差 903.1.3 有效值 923.2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933.2.1 电容元件 933.2.2 电感元件 973.3 复数 1003.3.1 复数的表示形式 1003.3.2 复数的四则运算 1013.4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1043.4.1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1043.4.2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 106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1083.5.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083.5.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103.5.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1133.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163.7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及阻抗 1173.7.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阻抗 1173.7.2 电路的性质 1193.7.3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 1193.8 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及导纳 1223.8.1 RLC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导纳 1223.8.2 电路的性质 1243.8.3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图 1243.9 负载及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 1273.9.1 负载的等效阻抗与等效导纳、阻抗和导纳的等效变换 1273.9.2 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 1283.10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1303.11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 1343.11.1 瞬时功率 1343.11.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363.11.3 功功率 1363.11.4 视在功率 1373.11.5 复功率 1373.12 功率因数的提高 1403.1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403.1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413.13 复杂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142本章小结 149习题 152
    第4章 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 1574.1 耦合电感 1584.1.1 互感 1584.1.2 互感电压 1604.1.3 耦合电感线圈的电压、电流关系 1604.1.4 同名端及其测定 1614.2 含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1634.2.1 互感电压的相量形式 1634.2.2 耦合电感的串联 1644.2.3 耦合电感的并联 1654.2.4 耦合电感的T形等效 1664.3 空心变压器 1684.4 串联谐振 1704.5 并联谐振 175本章小结 178习题 179
    第5章 三相电路 1825.1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 1835.1.1 对称三相电源 1835.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855.1.3 三相负载的连接 1875.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1925.2.1 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 1925.2.2 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路 1945.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1965.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985.4.1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1985.4.2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995.4.3 三相电路的功功率 2005.4.4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 200本章小结 202习题 204
    第6章 二端口网络 2066.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2076.2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 2086.2.1 导纳参数方程、导纳参数 2086.2.2 阻抗参数方程、阻抗参数 2116.3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 2146.3.1 传输参数方程、传输参数 2146.3.2 混合参数方程、混合参数 216*6.4 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196.5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2216.6 理想变压器 2236.6.1 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及伏安关系(VCR) 2236.6.2 理想变压器的传输参数方程和受控源模型 224本章小结 226习题 227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297.1 非正弦周期电流 2307.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317.2.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2317.2.2 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 2337.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2367.4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2407.4.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 2407.4.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值 2427.4.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242本章小结 244习题 246
    第8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2488.1 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 2498.2 换路定律和初始值计算 2518.2.1 换路定律 2518.2.2 初始值的计算 252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48.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48.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58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28.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28.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65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2708.5.1 全响应及其分解 2708.5.2 分析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2738.6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798.6.1 阶跃函数 2798.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2818.7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838.7.1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方程和特征根 2838.7.2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方程的解 284本章小结 292习题 294
    *第9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2999.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3009.1.1 拉普拉斯变换 3009.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3019.2 部分分式法进行拉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