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510208867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9页
字数: 37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3人买过
  •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是对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童建明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精选与集萃。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检察制度、检察工作的主题与方针政策、司法改革与检察改革、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陈云生,1942年5月出生,北京市平谷区人。现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198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师从著名法学家张友渔教授攻读宪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被收入多部当代文化名人或中国法学名家辞典。主要著作:《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权利相对论——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反酷刑——当代中国的法治与人权保护》、《宪法监督司法化》、《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宪法学原理》、《宪法监督的理论与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等20多部,并发表论文、文章200余篇。 出版说明
    第一部分中国国家机构中的检察机关及检察权的行使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织
    二、人民检察院的主要任务
    三、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
    四、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
    五、加强司法工作,保卫和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六、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七、中国国家机构中的检察机关
    八、人民检察院在宪法监督中的机能和作用
    九、中国宪法中的司法权

    第二部分法律监督的价值与功能
    一、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方法论检视及相应分析
    二、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学科基点的审视与反思
    三、价值哲学和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方法
    四、功能的意义和作为方法论的功能方法
    五、法律监督的积极价值
    六、法律监督的积极功能(职能)
    七、在检察学中引进和建构价值——功能方法论
    八、法律监督的价值预期和功能实现

    第三部分强化法律监督与反腐倡廉
    一、加强和扩大法律监督机关的职权
    二、法治与公众参与反腐倡廉

    第四部分宪政视域下的检察制度与检察改革
    一、民族地区司法机关的国家性及司法干警的国家认同和忠诚
    二、宪法与宪政视域下的检察改革
    三、宪政与检察改革
    四、检察改革与我心目中理想的检察制度的建构
    五、有关检察权和法律监督的几个宪法问题
    六、检察机关的自立自强与检察制度理想前景的实现
    七、中国检察制度特色的认识和坚持检察改革的正确方向
    八、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
    九、检察理论应当重视吸纳宪法理论和宪政学说的学养元素
    十、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的排除之辩
    十一、宪法和宪政视域下的诉讼监督
    十二、中国宪法上检察“权能定性”及其意义
    十三、中国宪法上检察“机关定位”及其意义
    十四、检察权能定性与法律监督机关定位的宪法之辩及其解析
    十五、中国检察体制内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及其评析
    十六、完善中国检察制度的总体指导思想
    十七、中国的检察改革应当而且必须以宪法为本
    十八、西方“议会督察专员”制度及其在中国建制的借鉴考量
    十九、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廉政公署”及其在中国建制的借鉴考量
    二十、建立和实行“特别检察官制度”
    二十一、分阶段改变检察建制分级设置和管理体制,逐渐强化并最终实现一体化建制和管理模式
    二十二、改进、完善和强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个人负责制
    二十三、强化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和对各项检察业务的主导作用

    第五部分回归司法理性,稳妥推进改革——地方检察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二、相关背景
    三、调研主题
    四、调查方法
    五、调研提纲
    六、调研信息汇总
    七、调研分析
    附录1检察改革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涉及的与宪法、宪政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附录2检察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宪法学理论的基础支持及检察学学科意识的培育
    附录3检察权的宪法定性
    附录4我心目中理想的检察制度
    作者主要著作及论文索引(1984-2013)
    作者后记
  • 内容简介: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是对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童建明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精选与集萃。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检察制度、检察工作的主题与方针政策、司法改革与检察改革、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 作者简介:
      陈云生,1942年5月出生,北京市平谷区人。现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198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师从著名法学家张友渔教授攻读宪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被收入多部当代文化名人或中国法学名家辞典。主要著作:《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权利相对论——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反酷刑——当代中国的法治与人权保护》、《宪法监督司法化》、《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宪法学原理》、《宪法监督的理论与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等20多部,并发表论文、文章200余篇。
  •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部分中国国家机构中的检察机关及检察权的行使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织
    二、人民检察院的主要任务
    三、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
    四、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
    五、加强司法工作,保卫和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六、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七、中国国家机构中的检察机关
    八、人民检察院在宪法监督中的机能和作用
    九、中国宪法中的司法权

    第二部分法律监督的价值与功能
    一、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方法论检视及相应分析
    二、现时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学科基点的审视与反思
    三、价值哲学和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方法
    四、功能的意义和作为方法论的功能方法
    五、法律监督的积极价值
    六、法律监督的积极功能(职能)
    七、在检察学中引进和建构价值——功能方法论
    八、法律监督的价值预期和功能实现

    第三部分强化法律监督与反腐倡廉
    一、加强和扩大法律监督机关的职权
    二、法治与公众参与反腐倡廉

    第四部分宪政视域下的检察制度与检察改革
    一、民族地区司法机关的国家性及司法干警的国家认同和忠诚
    二、宪法与宪政视域下的检察改革
    三、宪政与检察改革
    四、检察改革与我心目中理想的检察制度的建构
    五、有关检察权和法律监督的几个宪法问题
    六、检察机关的自立自强与检察制度理想前景的实现
    七、中国检察制度特色的认识和坚持检察改革的正确方向
    八、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
    九、检察理论应当重视吸纳宪法理论和宪政学说的学养元素
    十、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的排除之辩
    十一、宪法和宪政视域下的诉讼监督
    十二、中国宪法上检察“权能定性”及其意义
    十三、中国宪法上检察“机关定位”及其意义
    十四、检察权能定性与法律监督机关定位的宪法之辩及其解析
    十五、中国检察体制内近十多年来的改革及其评析
    十六、完善中国检察制度的总体指导思想
    十七、中国的检察改革应当而且必须以宪法为本
    十八、西方“议会督察专员”制度及其在中国建制的借鉴考量
    十九、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廉政公署”及其在中国建制的借鉴考量
    二十、建立和实行“特别检察官制度”
    二十一、分阶段改变检察建制分级设置和管理体制,逐渐强化并最终实现一体化建制和管理模式
    二十二、改进、完善和强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个人负责制
    二十三、强化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和对各项检察业务的主导作用

    第五部分回归司法理性,稳妥推进改革——地方检察调研报告
    一、引言
    二、相关背景
    三、调研主题
    四、调查方法
    五、调研提纲
    六、调研信息汇总
    七、调研分析
    附录1检察改革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涉及的与宪法、宪政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附录2检察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宪法学理论的基础支持及检察学学科意识的培育
    附录3检察权的宪法定性
    附录4我心目中理想的检察制度
    作者主要著作及论文索引(1984-2013)
    作者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宋英辉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朱孝清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韩大元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傅宽芝)
傅宽芝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姜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张建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陈国庆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徐益初)
徐益初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张智辉)
张智辉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谢鹏程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
龙宗智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孙谦)
孙谦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讲述生殖的秘密:好孕相伴
李蓉 主编;乔杰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谈甲状腺疾病
沈红权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话农事
牛若超 编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讲述生殖的秘密:成就“爸”业
姜辉 主编;乔杰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经济:卓越公司如何推动高效学习
凯利·帕尔默(Kelly Palmer) 大卫·布莱克(David Blake)著 吕乐娣 陈劲 译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讲述生殖的秘密:孕力十足
乔杰、李蓉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教你保护孩子视力——不近视 不涨度数 躲开配镜陷阱
呼正林 编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证民事行政案件意见选编
刘金友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的窘境
罗杰·克普尔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论证刑事案件意见选编
刘金友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告诉您:辅助生育这样做
张学红;王薇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专家谈肝胆肿瘤诊疗那些事
沈洁 刘宝瑞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上古官箴论
陈云生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宪法起信论:宪法文定集成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改革开放三十七年的中国宪法学:亲历的体验与感受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违宪审查的原理与体制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宪法学原理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宪法监督司法化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民族区域自治法》释义
陈云生 著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陈云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