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2
版次: 1
ISBN: 9787215113343
定价: 15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导论
    第一节 总体构想
    第二节 研究进路
    一、关于时间的节点选取
    二、关于地域范围的选取
    三、关于研究资料与观点的“予”与“取”
    四、作为分析平台的“隐喻”
    第三节 预定目标
    一、尝试拓展河洛文化研究的视域,有所发见
    二、唱和当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
    三、增益河洛文化的研究成果
    四、拓展个人的学术研究空间,延长学术生命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根性”及中华法的河洛文化背景
    第一节 河洛文化的“根性”
    第二节 河洛文化“根性”学说新观察

    第二章 关于法律起源的一般学说及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法的起源学说
    第二节 西方法学有关法的起源学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先哲关于法的起源学说
    第四节 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
    一、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
    二、基于便利主义的原则的选择

    第三章 中华法起源于河洛文化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河洛初民的民生是催生中华古法的观念及法律规范的社会基础
    一、河洛地区是上古初民最早聚居的地区之
    二、河洛地区是上古农耕文明最早发祥地之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中的王国文明是催生中华法的制度基础
    一、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了丰富的制度文明
    二、河洛地区王国文明中的王制孕育了国家主权法律制度和礼法制度
    三、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孕育了中华法传统的官制即今日之国家组织法和行政法律制度
    四、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的中华法传统的民本思想
    五、本节总结
    第三节 法始于兵
    一、两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上古河洛地区战事和武备
    三、关于“法始于兵”现有的成果的简介与分析
    四、从“取象比类”到“取法于象”的认识论根源

    第四章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对中华法创生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
    一、引言
    二、食之性
    三、色之性
    四、“欲之性”
    第二节 人性中“本始材朴”的人文化
    一、河洛先民的生命观
    二、河洛先民的天命观
    第三节 描述鲁僖公当朝的丰功伟绩
    第四节 上古人性的抽象化
    一、文字的象形化与拼音的抽象化及其意义
    二、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及其意义
    三、河洛先民对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
    四、河洛文化中人性引介和分析的概括性总结

    第五章 中华法创生机制及其意义解析
    第一节 中华法创生机理
    一、人性本能致法自然天成
    二、先民抽象思维的象征意义衍化法意和法形
    三、效法天地有秩形塑人世法律
    四、沿习常理遂为成法
    五、圣王、贤相制典成法
    第二节 古代先哲关于中华法创生原理与机制的理论综述
    第三节 个人的几点分析意见
    一、法律的生成以及相应的法律概念的殊异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二、法律起源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法理和法哲学问题
    三、我们关于中华法起源问题的探讨,涉及到社会、文化、人性、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学各个领域的知识
    四、自20世纪初以来直至当代,在天体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学术地位和学术热点的一个领域,就是“时空”理论及其在宇宙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五、在本研究中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我们研究的主题

    第六章 中华法在上古的最高成就——《洪范》
    第一节 为什么要回到上古河洛文化中的重要典籍——《洪范》
    第二节 先秦典籍中的“宪”与“宪法”思想和相关典籍
    一、立论的前提预设-
    二、先秦典籍中的“典则”与“宪章”、“成宪”等表述
    三、先秦典籍中的“宪”的义解
    第三节 《洪范》——一部与近、现代宪法神似与形俱的奇特文件
    第四节 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以及何以才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
    一、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
    二、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何以能够成为中国现行宪法的本土资源

    附录
    民族区域自治的远古史影及其价值蕴含——基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探源研究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总体构想
    第二节 研究进路
    一、关于时间的节点选取
    二、关于地域范围的选取
    三、关于研究资料与观点的“予”与“取”
    四、作为分析平台的“隐喻”
    第三节 预定目标
    一、尝试拓展河洛文化研究的视域,有所发见
    二、唱和当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
    三、增益河洛文化的研究成果
    四、拓展个人的学术研究空间,延长学术生命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根性”及中华法的河洛文化背景
    第一节 河洛文化的“根性”
    第二节 河洛文化“根性”学说新观察

    第二章 关于法律起源的一般学说及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法的起源学说
    第二节 西方法学有关法的起源学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先哲关于法的起源学说
    第四节 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
    一、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
    二、基于便利主义的原则的选择

    第三章 中华法起源于河洛文化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河洛初民的民生是催生中华古法的观念及法律规范的社会基础
    一、河洛地区是上古初民最早聚居的地区之
    二、河洛地区是上古农耕文明最早发祥地之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中的王国文明是催生中华法的制度基础
    一、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了丰富的制度文明
    二、河洛地区王国文明中的王制孕育了国家主权法律制度和礼法制度
    三、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孕育了中华法传统的官制即今日之国家组织法和行政法律制度
    四、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的中华法传统的民本思想
    五、本节总结
    第三节 法始于兵
    一、两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上古河洛地区战事和武备
    三、关于“法始于兵”现有的成果的简介与分析
    四、从“取象比类”到“取法于象”的认识论根源

    第四章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对中华法创生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
    一、引言
    二、食之性
    三、色之性
    四、“欲之性”
    第二节 人性中“本始材朴”的人文化
    一、河洛先民的生命观
    二、河洛先民的天命观
    第三节 描述鲁僖公当朝的丰功伟绩
    第四节 上古人性的抽象化
    一、文字的象形化与拼音的抽象化及其意义
    二、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及其意义
    三、河洛先民对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
    四、河洛文化中人性引介和分析的概括性总结

    第五章 中华法创生机制及其意义解析
    第一节 中华法创生机理
    一、人性本能致法自然天成
    二、先民抽象思维的象征意义衍化法意和法形
    三、效法天地有秩形塑人世法律
    四、沿习常理遂为成法
    五、圣王、贤相制典成法
    第二节 古代先哲关于中华法创生原理与机制的理论综述
    第三节 个人的几点分析意见
    一、法律的生成以及相应的法律概念的殊异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二、法律起源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法理和法哲学问题
    三、我们关于中华法起源问题的探讨,涉及到社会、文化、人性、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学各个领域的知识
    四、自20世纪初以来直至当代,在天体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学术地位和学术热点的一个领域,就是“时空”理论及其在宇宙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五、在本研究中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我们研究的主题

    第六章 中华法在上古的最高成就——《洪范》
    第一节 为什么要回到上古河洛文化中的重要典籍——《洪范》
    第二节 先秦典籍中的“宪”与“宪法”思想和相关典籍
    一、立论的前提预设-
    二、先秦典籍中的“典则”与“宪章”、“成宪”等表述
    三、先秦典籍中的“宪”的义解
    第三节 《洪范》——一部与近、现代宪法神似与形俱的奇特文件
    第四节 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以及何以才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
    一、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
    二、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何以能够成为中国现行宪法的本土资源

    附录
    民族区域自治的远古史影及其价值蕴含——基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探源研究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上古官箴论
陈云生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专家论检察丛书:论检察(陈云生)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现代宪法学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违宪审查的原理与体制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宪法学原理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环境试验与环境试验设备用湿度查算手册
陈云生 编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宪法监督司法化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民族区域自治法》释义
陈云生 著
中华法开天地/河洛文化研究丛书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陈云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