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最后29年

郭沫若的最后29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8
版次: 1
ISBN: 9787503416699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180千字
分类: 历史
  • 看,这个人!在士与仕之间游走的一代巨擘却在历史的缝隙中流露出真切的私语!
    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
    “我以前写的书都该烧掉”,这是本书主人公在激荡的政治运动中一次沉郁的表白郭沫若以其中国革命文化界领袖的形象,在社会与自我的双重塑造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渐渐地收敛了他浪漫张扬的个性。这就是郭沫若最后一段人生岁月中面临的境况,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一个缩影。
    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
    我们诚恳的全部接受周副主席给我们的提示,努力改造自己,向人民学习,学习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热诚地做毛主席的学生。
    我……自惭形秽,但心中总是憧憬着那诗的真善美的境界。我有时很不服老,但现在只得承认,我老了,恐怕再也写不好诗了。
    你太年轻,太天真,目前你把世界上的事物看得太过于单纯了……因此我劝你千万不要写什么反驳的文章,那不是什么“学术讨论”,你千万不要上当。
    像我们这样从污泥中钻出来的人,谁都难免沾染上污泥的,应该不断地冲刷掉身上的肮脏。不要有这么多的假面具,这么多装腔作势的表演,大家都恢复赤子之心吧! 贾振勇,1970年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出版著作三部:《重叠的镜像:文学史理论与实践》《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 引言瞧,这个人
    第一章革命文化的班头
    第二章为新中国的春天而欢呼
    第三章预备作为国歌的《新华颂》
    第四章《武训传》事件前后
    第五章在新中国的文坛震荡中
    第六章反右风云前夭折的“百花”颂
    第七章私语与通信:浮出历史水面的心声
    第八章诗歌“狂欢节”
    第九章“蔡文姬就是我!”
    第十章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
    第十一章惊动了最高领袖的“兰亭论辩”
    第十二章令世人失色的“焚书”声明
    第十三章沉痛,沉思
    第十四章最后一次遭逢险恶
    附录郭沫若先生生平年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看,这个人!在士与仕之间游走的一代巨擘却在历史的缝隙中流露出真切的私语!
    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
    “我以前写的书都该烧掉”,这是本书主人公在激荡的政治运动中一次沉郁的表白郭沫若以其中国革命文化界领袖的形象,在社会与自我的双重塑造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渐渐地收敛了他浪漫张扬的个性。这就是郭沫若最后一段人生岁月中面临的境况,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一个缩影。
    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
    我们诚恳的全部接受周副主席给我们的提示,努力改造自己,向人民学习,学习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热诚地做毛主席的学生。
    我……自惭形秽,但心中总是憧憬着那诗的真善美的境界。我有时很不服老,但现在只得承认,我老了,恐怕再也写不好诗了。
    你太年轻,太天真,目前你把世界上的事物看得太过于单纯了……因此我劝你千万不要写什么反驳的文章,那不是什么“学术讨论”,你千万不要上当。
    像我们这样从污泥中钻出来的人,谁都难免沾染上污泥的,应该不断地冲刷掉身上的肮脏。不要有这么多的假面具,这么多装腔作势的表演,大家都恢复赤子之心吧!
  • 作者简介:
    贾振勇,1970年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出版著作三部:《重叠的镜像:文学史理论与实践》《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
  • 目录:
    引言瞧,这个人
    第一章革命文化的班头
    第二章为新中国的春天而欢呼
    第三章预备作为国歌的《新华颂》
    第四章《武训传》事件前后
    第五章在新中国的文坛震荡中
    第六章反右风云前夭折的“百花”颂
    第七章私语与通信:浮出历史水面的心声
    第八章诗歌“狂欢节”
    第九章“蔡文姬就是我!”
    第十章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
    第十一章惊动了最高领袖的“兰亭论辩”
    第十二章令世人失色的“焚书”声明
    第十三章沉痛,沉思
    第十四章最后一次遭逢险恶
    附录郭沫若先生生平年表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