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1
版次: 1
ISBN: 9787507836752
定价: 17.6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9页
字数: 1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9人买过
  •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但此后的几百余年间,孝道观念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以孝选官”的分量也随之变化,这也暴露出了这一制度的弊端。   张晓,女,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历史学硕士,现为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参与《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的编写,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论文十余篇。
      侯吉庆,男,祖籍山西省平遥县,历史学硕士,现为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参编《山东通史》、《山东六十年纪事》、《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等著作,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十余篇。
    第一章 “孝”,没那么简单——古代为何以“孝”选官
    一 “孝”是诸德之本
    二 “孝”是修身立身之基础
    三 “孝”是齐家治家之良方
    四 “孝”是君主治国之道
    五 “孝”与“忠”相得益彰
    第二章 以“孝”选官初露端倪——先秦选官制度中“孝”思想的萌芽
    一 虞舜以孝赢天下——禅让制中隐含的“孝”
    二 “才能”固重要,“贤德”不可抛——选贤任能制下的“孝”思想
    三 孔子做官的深层剖析——为尽“孝”道
    四 赵威后眼中的“孝”与选官
    五 “润物细无声”——儒家“孝道”对选官制度的影响
    六 《吕氏春秋》中蕴含的选官思想
    第三章 “孝治天下”——秦汉时期以孝选官蔚然成风
    一 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
    二 从“缇萦救父”看汉文帝对“孝”的态度
    三 做官也有捷径——汉武帝之“举孝廉”
    四 谁说年龄不是问题?——汉顺帝对“举孝”的年龄限制
    五 为已死皇帝守陵而得官——最为荒诞的以孝选官
    六 徒有虚名的孝——“举孝廉,父别居”
    七 “举孝”也担风险——官员“举孝失职”,亦受惩处
    八 “与时俱进”——汉代举孝选官政策的调整
    九 名医华佗为何拒绝以“孝廉”入仕?
    十 《孝经》对汉代选官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 “非主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以孝为标准的选官制度
    二 孝悌观念的深入人心
    三 结语
    第五章 “孝义道德”隐藏下的现实政治利益——隋唐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冠以“孝悌”名称的考试科目——孝悌廉让科和孝悌力田科
    二 传统“唯孝唯悌”选官方式的延续
    三 赐官于孝子——家族的孝悌声誉对以孝选官的影响
    四 官员孝行卓著助其步步高升
    五 韦氏兄弟孝德卓著得官运亨通
    六 官场中扭曲人性的孝
    七 白居易母亡作诗惨遭贬官
    第六章 “承袭相沿”——宋元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孝德与才学兼具——宋朝“孝悌”选官的重要原则
    二 孝悌行为与仕途命运
    三 包青天的孝行孝道
    四 丁忧制度与选官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明朝的孝文化
    二 明清时期孝文化的发展
    三 明清时期以孝选官
    四 明清时期官吏的尽孝问题
    第八章 以孝选官的批判性继承与其时代价值
    一 批判性地继承孝文化
    二 孝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但此后的几百余年间,孝道观念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以孝选官”的分量也随之变化,这也暴露出了这一制度的弊端。
  • 作者简介:
      张晓,女,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历史学硕士,现为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参与《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的编写,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论文十余篇。
      侯吉庆,男,祖籍山西省平遥县,历史学硕士,现为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参编《山东通史》、《山东六十年纪事》、《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等著作,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十余篇。
  • 目录:
    第一章 “孝”,没那么简单——古代为何以“孝”选官
    一 “孝”是诸德之本
    二 “孝”是修身立身之基础
    三 “孝”是齐家治家之良方
    四 “孝”是君主治国之道
    五 “孝”与“忠”相得益彰
    第二章 以“孝”选官初露端倪——先秦选官制度中“孝”思想的萌芽
    一 虞舜以孝赢天下——禅让制中隐含的“孝”
    二 “才能”固重要,“贤德”不可抛——选贤任能制下的“孝”思想
    三 孔子做官的深层剖析——为尽“孝”道
    四 赵威后眼中的“孝”与选官
    五 “润物细无声”——儒家“孝道”对选官制度的影响
    六 《吕氏春秋》中蕴含的选官思想
    第三章 “孝治天下”——秦汉时期以孝选官蔚然成风
    一 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
    二 从“缇萦救父”看汉文帝对“孝”的态度
    三 做官也有捷径——汉武帝之“举孝廉”
    四 谁说年龄不是问题?——汉顺帝对“举孝”的年龄限制
    五 为已死皇帝守陵而得官——最为荒诞的以孝选官
    六 徒有虚名的孝——“举孝廉,父别居”
    七 “举孝”也担风险——官员“举孝失职”,亦受惩处
    八 “与时俱进”——汉代举孝选官政策的调整
    九 名医华佗为何拒绝以“孝廉”入仕?
    十 《孝经》对汉代选官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 “非主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以孝为标准的选官制度
    二 孝悌观念的深入人心
    三 结语
    第五章 “孝义道德”隐藏下的现实政治利益——隋唐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冠以“孝悌”名称的考试科目——孝悌廉让科和孝悌力田科
    二 传统“唯孝唯悌”选官方式的延续
    三 赐官于孝子——家族的孝悌声誉对以孝选官的影响
    四 官员孝行卓著助其步步高升
    五 韦氏兄弟孝德卓著得官运亨通
    六 官场中扭曲人性的孝
    七 白居易母亡作诗惨遭贬官
    第六章 “承袭相沿”——宋元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孝德与才学兼具——宋朝“孝悌”选官的重要原则
    二 孝悌行为与仕途命运
    三 包青天的孝行孝道
    四 丁忧制度与选官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以孝选官
    一 明朝的孝文化
    二 明清时期孝文化的发展
    三 明清时期以孝选官
    四 明清时期官吏的尽孝问题
    第八章 以孝选官的批判性继承与其时代价值
    一 批判性地继承孝文化
    二 孝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考虑行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张晓、樊治平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贵州苗族代表性服饰
张晓、张寒梅、潘璐璐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医疗保险国际比较
张晓、黄明安 编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用技术
张晓、薛义 编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6卷 可持续消费的理念与途径
张晓、张友国、李玉红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外贸单证实务
张晓、李敏华、谢苹 编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市场营销策划 : 理论、实务、案例、实训
张晓、王丽丽 主编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高职高专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精品课程教材新系·市场营销策划:理论、实务、案例、实训
张晓、王丽丽 编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陕北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
张晓、王文军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写给你的设计书:3ds Max 2011三维艺术设计
张晓、李奇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造型修辞学
张晓、徐广洲、徐晓星 著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
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船长业务(驾驶专业)(新版)
张晓、姜朝妍 著;中国海事服务中心组织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