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

腧穴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84-12
版次: 1
ISBN: 9787532302192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56人买过
  • 《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是在卫生部的直接关怀和统一领导下,由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个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我国第一次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说明腧穴学的起源与发展,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命名、定位方法,特定穴、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第二章为腧穴学各论,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刺灸方法和文献选摘。第三章为附篇,主要收集了针灸常用歌赋15首,腧穴的近代研究情况,以及古代体表名称位置的解释。 1.腧穴学概论
    1.1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1.2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3腧穴的分类
    1.3.1经穴
    1.3.2奇穴
    1.3.3阿是穴

    1.4腧穴的命名
    1.4.1自然类
    1.4.2物象类
    1.4.3人体类

    1.5腧穴的定位方法
    1.5.1骨度分寸法
    1.5.2体表标志法
    1.5.3手指比量法
    1.5.4简便取穴法

    1.6特定穴
    1.6.1五腧穴
    1.6.2原火
    1.6.3络穴
    1.6.4郄穴
    1.6.5背俞穴
    1.6.6募穴
    1.6.7八会穴
    1.6.8八脉交会穴
    1.6.9下合穴
    1.6.10交会穴

    1.7腧穴的作用
    1.7.1反应病证,协助诊断
    1.7.2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1.8腧穴的主治规律
    1.8.1分经主治规律
    1.8.2分部主治规律

    2腧穴学各论
    2.1手太阴肺经经穴
    2.1.1中府
    2.1.2云门
    2.1.3天府
    2.1.4侠白
    2.1.5尺泽
    2.1.6孔最
    2.1.7列缺
    2.1.8经渠
    2.1.9太渊
    2.1.10鱼际
    2.1.11少商
    本经小结

    2.2手阳明大肠经经火
    2.2.1商阳
    2.2.2二间
    2.2.1三间
    2.2.4合谷
    2.2.5阳溪
    2.2.6偏历”
    2.2.7温溜
    2.2.8下廉
    2.2.9上廉
    2.2.10手三里
    2.2.11曲池
    2.2.12肘髎
    2.2.13手五里
    2.2.14臂臑
    2.2.15肩髃
    2.2.16巨骨
    2.2.17天鼎
    2.2.18扶突
    2.2.19禾髎
    2.2.20迎香
    本经小结

    2.3足阳明胃经经穴
    2.3.1承泣
    2.3.2四白
    2.3.3巨髎
    2.3.4地仓
    2.3.5大迎
    2.3.6颊车
    2.3.7下关
    2.3.8头维
    2.3.9人迎
    2.3.10水突
    2.3.11气舍
    2.3.12缺盆
    2.3.13气户
    2.3.14库房
    2.3.15屋翳
    2.3.16膺窗
    2.3.17乳中
    2.3.18乳根
    2.3.19不容
    2.3.20承满
    2.3.21梁门
    2.3.22关门
    2.3.23太乙
    2.3.24滑肉门
    2.3.25天枢
    2.3.26外陵
    2.3.27大巨
    2.3.28水道
    2.3.29归来
    2.3.30气冲
    2.3.31髀关
    2.3.32伏兔
    2.3.33阴市
    2.3.34粱丘
    2.3.35犊鼻
    2.3.36足三里
    2.3.37上巨虚
    2.8.38条口
    2.3.39下巨虚
    2.3.40丰隆
    2.3.41解溪
    2.3.42冲阳
    2.3.43陷谷
    2.3.44内庭
    2.3.45厉兑
    本经小结

    2.4足太阴脾经经穴
    2.4.1隐白
    2.4.2大都
    2.4.3太白
    2.4.4公孙
    2.4.5商丘
    2.4.6王阴交
    2.4.7漏谷
    2.4.8地机
    2.4.9阴陵泉
    2.4.1O血海
    2.4.11簸门
    2.4.12冲门
    2.4.13府舍
    2.4.14腹结
    2.4.15大横
    2.4.16腹哀
    2.4.17食窦
    2.4.18天溪
    2.4.19胸乡
    2.4.20周荣
    2.4.21大包
    本经小结

    2.5手少阴心经经穴
    2.5.1极泉
    2.5.2青灵
    2.5.3少海
    2.5.4灵道
    2.5.5通里
    2.5.6阴郄
    2.5.7神门
    2.5.8少府
    2.5.9少冲
    本经小结

    2.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2.6.1少泽
    2.6.2前谷
    2.6.3后溪
    2.6.4腕骨
    2.6.6阳谷
    2.6.6养老
    2.6.7支正
    2.6.8小海
    2.6.9肩贞
    2.6.10臑俞
    2.6.11天宗
    2.6.12秉风
    2.6.13曲垣
    2.6.14肩外俞
    2.6.15扁中俞
    2.6.16天窗
    2.6.17天容
    2.6.18颧髎
    2.6.19听宫
    本经小结

    2.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2.7.1晴明
    2.7.2攒竹
    2.7.3眉冲
    2.7.4曲差
    2.7.5五处
    2.7.6承光
    2.7.7通天
    2.7.8络却
    2.7.9玉枕
    2.7.10天柱
    2.7.11大抒
    2.7.12风门
    2.7.13肺俞
    2.7.14厥阴俞
    2.7.15心俞
    2.7.16督俞
    2.7.17膈俞
    2.7.18肝俞
    2.7.19胆俞
    2.7.20脾俞
    2.7.21胃俞
    2.7.22三焦俞
    2.7.23肾俞
    2.7.24气海俞
    2.7.25大肠俞
    2.7.26关元俞
    2.7.27小肠俞
    2.7.28膀胱俞
    2.7.29中膂俞
    2.7.30白环俞
    2.7.31上髎
    2.7.32次髎
    2.7.33中髎
    2.7.34下髎
    2.7.35会阳
    2.7.36承挟
    2.7.37殷门
    2.7.38浮郄
    2.7.39委阳
    2.7.40委中
    2.7.41附分
    2.7.42魄户
    2.7.43膏肓俞
    2.7.44神堂
    2.7.45譩譆
    2.7.46膈关
    2.7.47魂门
    2.7.48阳纲
    2.7.49意舍
    2.7.50胃仓
    2.7.51肓门
    2.7.52志室
    2.7.53胞肓
    2.7.54秩边
    2.7.55合阳
    2.7.56承筋
    2.7.57承山
    2.7.58飞扬
    2.7.59跗阳
    2.7.60昆仑
    2.7.61仆参
    2.7.62申脉
    2.7.63金门
    2.7.64京骨
    2.7.65柬骨
    2.7.66足通谷
    2.7.67至阴

    本经小结
    2.8足少阴肾经经穴
    2.8.l涌泉
    2.8.2然谷
    2.8.3太溪
    2.8.4大钟
    2.8.5水泉
    2.8.6照海
    2.8.7复溜
    2.8.8交信
    2.8.9筑宾
    2.8.10阴谷
    2.8.11横骨
    2.8.12大赫
    2.8.13气穴
    2.8.14四满
    2.8.15中注
    2.8.16育俞
    2.8.17商曲
    2.8.18石关
    2.8.19阴都
    2.8.20腹通谷
    2.8.21幽门
    2.8.22步廊
    2.8.23神封
    2.8.24灵墟
    2.8.25神藏
    2.8.26或中
    2.8.27俞府
    本经小结

    2.9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2.9.1天池
    2.9.2天泉
    2.9.8曲泽
    2.9.4郄门
    2.9.5闯蜓
    2.9.6内关
    2.9.7大陵
    2.9.8劳宫
    2.9.9中冲

    本经小结
    2.10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10.1关冲
    2.10.2液门
    2.l0.3中渚
    2.10.4阳池
    2.10.5外关
    2.10.6支沟
    2.10.7会宗
    2.10.3三阳络
    2.10.9四渎
    2.10.10天井
    2.10.11清冷渊
    2.10.12消泺
    2.10.18臑会
    2.l0.14肩髎
    2.10.16天髎
    2.10.16天牗
    2.10.17翳风
    2.10.18瘈脉
    2.10.19颅息
    2.10.20角孙
    2.10.21耳门
    2.10.22和髎
    2.10.23丝竹空
    本经小结

    2.11足少阳胆经经穴
    2.11.1瞳子髎
    2.11.2听会
    2.11.3上关
    2.11.4颔厌
    2.11.5悬颅
    2.11.6悬厘
    2.11.7曲鬓
    2.11.8率谷
    2.11.9天冲
    2.11.10浮白
    2.11.11头窍阴
    2.11.12完骨
    2.11.13本神
    2.11.14阳白
    2.11.16头临泣
    2.11.16目窗
    2.11.17正营
    2.11.18承炅
    2.11.19脑空
    2.11.20风池
    2.11.21肩井
    2.11.22渊腋
    2.11.23辄筋
    2.11.24日月
    2.11.25京门
    2.11.26带脉
    2.11.27五枢
    2.11.28维道
    2.11.29居髎
    2.11.30环跳
    2.11.31风市
    2.11.32中渎
    2.11.38膝阳关
    2.11.34阳陵泉
    2.11.35阳交
    2.11.36外丘
    2.11.37光明
    2.11.38阳辅
    2.11.39悬冲
    2.11.40丘墟
    2.11.41足临泣
    2.11.42地五会
    2.11.43侠溪
    2.11.41足窍阴
    本经小结
    3附篇
  • 内容简介:
    《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是在卫生部的直接关怀和统一领导下,由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个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我国第一次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说明腧穴学的起源与发展,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命名、定位方法,特定穴、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第二章为腧穴学各论,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刺灸方法和文献选摘。第三章为附篇,主要收集了针灸常用歌赋15首,腧穴的近代研究情况,以及古代体表名称位置的解释。
  • 目录:
    1.腧穴学概论
    1.1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1.2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3腧穴的分类
    1.3.1经穴
    1.3.2奇穴
    1.3.3阿是穴

    1.4腧穴的命名
    1.4.1自然类
    1.4.2物象类
    1.4.3人体类

    1.5腧穴的定位方法
    1.5.1骨度分寸法
    1.5.2体表标志法
    1.5.3手指比量法
    1.5.4简便取穴法

    1.6特定穴
    1.6.1五腧穴
    1.6.2原火
    1.6.3络穴
    1.6.4郄穴
    1.6.5背俞穴
    1.6.6募穴
    1.6.7八会穴
    1.6.8八脉交会穴
    1.6.9下合穴
    1.6.10交会穴

    1.7腧穴的作用
    1.7.1反应病证,协助诊断
    1.7.2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1.8腧穴的主治规律
    1.8.1分经主治规律
    1.8.2分部主治规律

    2腧穴学各论
    2.1手太阴肺经经穴
    2.1.1中府
    2.1.2云门
    2.1.3天府
    2.1.4侠白
    2.1.5尺泽
    2.1.6孔最
    2.1.7列缺
    2.1.8经渠
    2.1.9太渊
    2.1.10鱼际
    2.1.11少商
    本经小结

    2.2手阳明大肠经经火
    2.2.1商阳
    2.2.2二间
    2.2.1三间
    2.2.4合谷
    2.2.5阳溪
    2.2.6偏历”
    2.2.7温溜
    2.2.8下廉
    2.2.9上廉
    2.2.10手三里
    2.2.11曲池
    2.2.12肘髎
    2.2.13手五里
    2.2.14臂臑
    2.2.15肩髃
    2.2.16巨骨
    2.2.17天鼎
    2.2.18扶突
    2.2.19禾髎
    2.2.20迎香
    本经小结

    2.3足阳明胃经经穴
    2.3.1承泣
    2.3.2四白
    2.3.3巨髎
    2.3.4地仓
    2.3.5大迎
    2.3.6颊车
    2.3.7下关
    2.3.8头维
    2.3.9人迎
    2.3.10水突
    2.3.11气舍
    2.3.12缺盆
    2.3.13气户
    2.3.14库房
    2.3.15屋翳
    2.3.16膺窗
    2.3.17乳中
    2.3.18乳根
    2.3.19不容
    2.3.20承满
    2.3.21梁门
    2.3.22关门
    2.3.23太乙
    2.3.24滑肉门
    2.3.25天枢
    2.3.26外陵
    2.3.27大巨
    2.3.28水道
    2.3.29归来
    2.3.30气冲
    2.3.31髀关
    2.3.32伏兔
    2.3.33阴市
    2.3.34粱丘
    2.3.35犊鼻
    2.3.36足三里
    2.3.37上巨虚
    2.8.38条口
    2.3.39下巨虚
    2.3.40丰隆
    2.3.41解溪
    2.3.42冲阳
    2.3.43陷谷
    2.3.44内庭
    2.3.45厉兑
    本经小结

    2.4足太阴脾经经穴
    2.4.1隐白
    2.4.2大都
    2.4.3太白
    2.4.4公孙
    2.4.5商丘
    2.4.6王阴交
    2.4.7漏谷
    2.4.8地机
    2.4.9阴陵泉
    2.4.1O血海
    2.4.11簸门
    2.4.12冲门
    2.4.13府舍
    2.4.14腹结
    2.4.15大横
    2.4.16腹哀
    2.4.17食窦
    2.4.18天溪
    2.4.19胸乡
    2.4.20周荣
    2.4.21大包
    本经小结

    2.5手少阴心经经穴
    2.5.1极泉
    2.5.2青灵
    2.5.3少海
    2.5.4灵道
    2.5.5通里
    2.5.6阴郄
    2.5.7神门
    2.5.8少府
    2.5.9少冲
    本经小结

    2.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2.6.1少泽
    2.6.2前谷
    2.6.3后溪
    2.6.4腕骨
    2.6.6阳谷
    2.6.6养老
    2.6.7支正
    2.6.8小海
    2.6.9肩贞
    2.6.10臑俞
    2.6.11天宗
    2.6.12秉风
    2.6.13曲垣
    2.6.14肩外俞
    2.6.15扁中俞
    2.6.16天窗
    2.6.17天容
    2.6.18颧髎
    2.6.19听宫
    本经小结

    2.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2.7.1晴明
    2.7.2攒竹
    2.7.3眉冲
    2.7.4曲差
    2.7.5五处
    2.7.6承光
    2.7.7通天
    2.7.8络却
    2.7.9玉枕
    2.7.10天柱
    2.7.11大抒
    2.7.12风门
    2.7.13肺俞
    2.7.14厥阴俞
    2.7.15心俞
    2.7.16督俞
    2.7.17膈俞
    2.7.18肝俞
    2.7.19胆俞
    2.7.20脾俞
    2.7.21胃俞
    2.7.22三焦俞
    2.7.23肾俞
    2.7.24气海俞
    2.7.25大肠俞
    2.7.26关元俞
    2.7.27小肠俞
    2.7.28膀胱俞
    2.7.29中膂俞
    2.7.30白环俞
    2.7.31上髎
    2.7.32次髎
    2.7.33中髎
    2.7.34下髎
    2.7.35会阳
    2.7.36承挟
    2.7.37殷门
    2.7.38浮郄
    2.7.39委阳
    2.7.40委中
    2.7.41附分
    2.7.42魄户
    2.7.43膏肓俞
    2.7.44神堂
    2.7.45譩譆
    2.7.46膈关
    2.7.47魂门
    2.7.48阳纲
    2.7.49意舍
    2.7.50胃仓
    2.7.51肓门
    2.7.52志室
    2.7.53胞肓
    2.7.54秩边
    2.7.55合阳
    2.7.56承筋
    2.7.57承山
    2.7.58飞扬
    2.7.59跗阳
    2.7.60昆仑
    2.7.61仆参
    2.7.62申脉
    2.7.63金门
    2.7.64京骨
    2.7.65柬骨
    2.7.66足通谷
    2.7.67至阴

    本经小结
    2.8足少阴肾经经穴
    2.8.l涌泉
    2.8.2然谷
    2.8.3太溪
    2.8.4大钟
    2.8.5水泉
    2.8.6照海
    2.8.7复溜
    2.8.8交信
    2.8.9筑宾
    2.8.10阴谷
    2.8.11横骨
    2.8.12大赫
    2.8.13气穴
    2.8.14四满
    2.8.15中注
    2.8.16育俞
    2.8.17商曲
    2.8.18石关
    2.8.19阴都
    2.8.20腹通谷
    2.8.21幽门
    2.8.22步廊
    2.8.23神封
    2.8.24灵墟
    2.8.25神藏
    2.8.26或中
    2.8.27俞府
    本经小结

    2.9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2.9.1天池
    2.9.2天泉
    2.9.8曲泽
    2.9.4郄门
    2.9.5闯蜓
    2.9.6内关
    2.9.7大陵
    2.9.8劳宫
    2.9.9中冲

    本经小结
    2.10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10.1关冲
    2.10.2液门
    2.l0.3中渚
    2.10.4阳池
    2.10.5外关
    2.10.6支沟
    2.10.7会宗
    2.10.3三阳络
    2.10.9四渎
    2.10.10天井
    2.10.11清冷渊
    2.10.12消泺
    2.10.18臑会
    2.l0.14肩髎
    2.10.16天髎
    2.10.16天牗
    2.10.17翳风
    2.10.18瘈脉
    2.10.19颅息
    2.10.20角孙
    2.10.21耳门
    2.10.22和髎
    2.10.23丝竹空
    本经小结

    2.11足少阳胆经经穴
    2.11.1瞳子髎
    2.11.2听会
    2.11.3上关
    2.11.4颔厌
    2.11.5悬颅
    2.11.6悬厘
    2.11.7曲鬓
    2.11.8率谷
    2.11.9天冲
    2.11.10浮白
    2.11.11头窍阴
    2.11.12完骨
    2.11.13本神
    2.11.14阳白
    2.11.16头临泣
    2.11.16目窗
    2.11.17正营
    2.11.18承炅
    2.11.19脑空
    2.11.20风池
    2.11.21肩井
    2.11.22渊腋
    2.11.23辄筋
    2.11.24日月
    2.11.25京门
    2.11.26带脉
    2.11.27五枢
    2.11.28维道
    2.11.29居髎
    2.11.30环跳
    2.11.31风市
    2.11.32中渎
    2.11.38膝阳关
    2.11.34阳陵泉
    2.11.35阳交
    2.11.36外丘
    2.11.37光明
    2.11.38阳辅
    2.11.39悬冲
    2.11.40丘墟
    2.11.41足临泣
    2.11.42地五会
    2.11.43侠溪
    2.11.41足窍阴
    本经小结
    3附篇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腧穴学
腧穴解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邵水金 主编
腧穴学
腧穴定位速查
吴中朝 刘松
腧穴学
腧穴证治学
周建伟;谢慧君;黄蜀
腧穴学
腧穴特种疗法手册
王富春、王朝辉 著
腧穴学
腧穴类编
王富春 编
腧穴学
腧穴分部定位图解
路力 主编;刘建桥
腧穴学
腧穴定位速查(第2版)-名医世纪传媒
毕伟莲
腧穴学
腧穴定位与推拿
敦煌市卫生局 编
腧穴学
腧穴筋膜扩张疗法
李平华;孟祥俊
腧穴学
腧穴定位入门捷要
李戈 主编
腧穴学
腧穴解剖学(第2版)
邵水金、申国民、武煜明 编
腧穴学
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
李志道;李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腧穴学
针灸腧穴学:
杨甲三
腧穴学
针灸取穴法:英文
杨甲三
腧穴学
针灸取穴法(英文版)
杨甲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