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未了 林风眠传

画未了 林风眠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10111201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9页
字数: 1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285人买过
  •   林风眠(1900-1991),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一代艺术宗师,他的一生历经了20世纪的重大变迁,也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
      20世纪初林风眠赴法学美术,在法国多所美院、博物馆学习各个流派的艺术思想,很快崭露头角。受蔡元培邀请归国后,先后创办北京艺专和杭州国立艺术院,正值国难,他坚信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品,是艺术运动的领军先驱;在教学上大胆启用齐白石、克罗多,国立艺术院更是在十年期间培育出坚实的艺术家群体,从其弟子木心、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可见林风眠对近代中国艺术的影响之深远。历经政治的纷扰之后,林风眠离开艺专潜修绘画,在40年代的重庆、50至70年代的上海、80年代的香港都几乎过着隐居的孤独生活,探寻中西调和的绘画新径,坚持艺术的探索,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更高峰。
      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然而他被时代误解、批判了很长时间,《画未了:林风眠传》作者走访了林风眠的家人、朋友、学生,收集了林风眠和他们之间大量的往来书信,完整而客观地还原了林风眠的人生。
      书中有大量林风眠及其亲友的照片首次公开发表。
      郑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文汇报》高级记者,在文汇报工作近四十年,对现当代艺术家、近代收藏颇有研究,著有《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及画家传记数种。
    自序......1
    开卷......1
    第一章 梅县:最忆故乡又怕还乡......5
    白宫镇老屋留下的寂寞......7
    祖父的凿子和孙子的画笔......8
    母亲:画家心中的一片云......10
    学堂、良师、诗社和诗友......13
    第二章 巴黎:“调和中西”思想的萌发......19
    枫丹白露的熏染:崇尚自然......20
    校长的告诫:不要变成学院派......24
    吸取毕沙罗的经验:各个流派兼收并蓄......28
    艺术之神与爱情之神同时降临......32
    再现阿波罗精神的霍普斯会......38
    《摸索》:早期的艺术宣言......41
    第三章 北京:点燃艺术运动之火......49
    种子成熟了,播种在哪里?......50
    呐喊:且看今日之中国,还有一点比较过得去的地方吗?......52
    林风眠的结论:传统的中国绘画应该告一段落了......62
    齐白石和克罗多的任教:“调和中西”的初次尝试......67
    古都狮吼:震动北京的艺术大会......69
    《人间》、《人类的痛苦》:血与火的融化......73
    第四章 杭州:建设中国新艺术的摇篮......77
    呜呼!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78
    社会的解剖刀:《人道》......82
    到西湖办学去......86
    教师队伍: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群体......88
    艺术家: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93
    和潘天寿的争论:合并中国画和西洋画为一系......99
    第五章 杭州:艺术运动之火的再起与熄灭......103
    艺术运动社的诞生......104
    徐悲鸿与徐志摩:一场论战的弦外之音......110
    百幅图画:反映大众与现实......116
    “一八艺社”的诞生与分裂......118
    鲁迅与林风眠......120
    艺术运动的寿终正寝......125
    热烈和冷静:林风眠性格中的多重因素......129
    第六章 从西湖到沅江:流亡大转移......139
    贵溪到沅江的路上......140
    洞庭风波:林主任的两次辞职......143
    新校长到任:学校大裁员......152
    第七章 重庆:从斗士到隐士——“风眠体”的诞生......155
    仓库画师:新风格的诞生......156
    拒绝文人画......164
    黑院墙:重返艺术摇篮......174
    又到西湖:黑衣女和红衣女的出现......182
    第八章 上海:风风雨雨廿七年......187
    再见了,西子湖:辞职离校......188
    挂职美协的专业画家:卖画为生......194
    异性知己:艺术与生活的温婉......200
    戏曲艺术与立体主义......211
    重新认识中国传统......217
    对政治风向像对光和色那样敏感: 躲过“反右”劫难......221
    立体主义手法能画工农兵吗......227
    画记忆中想画的东西......230
    山雨欲来:画笔束之高阁......239
    看守所里写《自传》......245
    以画铺路:申请出国探亲......262
    第九章 香港:中国现代派绘画的结束......275
    初到香港:信札中的林风眠......276
    巴西探亲:叙廿二年的离情别意......286
    席德进造访:又见四十年前老学生......295
    与画外人语:真知灼见有多少......302
    巴黎画展:重寻六十年前旧梦痕......307
    义女到港:一切都在改变中......316
    婉谢侨商资助:建纪念馆并不重要......326
    壮心不已:在画上要再变一变......330
    福寿双修:依风长眠香江......339
    外一章林风眠的绝笔:我想回家,要回杭州......343
  • 内容简介:
      林风眠(1900-1991),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一代艺术宗师,他的一生历经了20世纪的重大变迁,也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
      20世纪初林风眠赴法学美术,在法国多所美院、博物馆学习各个流派的艺术思想,很快崭露头角。受蔡元培邀请归国后,先后创办北京艺专和杭州国立艺术院,正值国难,他坚信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品,是艺术运动的领军先驱;在教学上大胆启用齐白石、克罗多,国立艺术院更是在十年期间培育出坚实的艺术家群体,从其弟子木心、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可见林风眠对近代中国艺术的影响之深远。历经政治的纷扰之后,林风眠离开艺专潜修绘画,在40年代的重庆、50至70年代的上海、80年代的香港都几乎过着隐居的孤独生活,探寻中西调和的绘画新径,坚持艺术的探索,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更高峰。
      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然而他被时代误解、批判了很长时间,《画未了:林风眠传》作者走访了林风眠的家人、朋友、学生,收集了林风眠和他们之间大量的往来书信,完整而客观地还原了林风眠的人生。
      书中有大量林风眠及其亲友的照片首次公开发表。
  • 作者简介:
      郑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文汇报》高级记者,在文汇报工作近四十年,对现当代艺术家、近代收藏颇有研究,著有《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及画家传记数种。
  • 目录:
    自序......1
    开卷......1
    第一章 梅县:最忆故乡又怕还乡......5
    白宫镇老屋留下的寂寞......7
    祖父的凿子和孙子的画笔......8
    母亲:画家心中的一片云......10
    学堂、良师、诗社和诗友......13
    第二章 巴黎:“调和中西”思想的萌发......19
    枫丹白露的熏染:崇尚自然......20
    校长的告诫:不要变成学院派......24
    吸取毕沙罗的经验:各个流派兼收并蓄......28
    艺术之神与爱情之神同时降临......32
    再现阿波罗精神的霍普斯会......38
    《摸索》:早期的艺术宣言......41
    第三章 北京:点燃艺术运动之火......49
    种子成熟了,播种在哪里?......50
    呐喊:且看今日之中国,还有一点比较过得去的地方吗?......52
    林风眠的结论:传统的中国绘画应该告一段落了......62
    齐白石和克罗多的任教:“调和中西”的初次尝试......67
    古都狮吼:震动北京的艺术大会......69
    《人间》、《人类的痛苦》:血与火的融化......73
    第四章 杭州:建设中国新艺术的摇篮......77
    呜呼!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78
    社会的解剖刀:《人道》......82
    到西湖办学去......86
    教师队伍: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群体......88
    艺术家: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93
    和潘天寿的争论:合并中国画和西洋画为一系......99
    第五章 杭州:艺术运动之火的再起与熄灭......103
    艺术运动社的诞生......104
    徐悲鸿与徐志摩:一场论战的弦外之音......110
    百幅图画:反映大众与现实......116
    “一八艺社”的诞生与分裂......118
    鲁迅与林风眠......120
    艺术运动的寿终正寝......125
    热烈和冷静:林风眠性格中的多重因素......129
    第六章 从西湖到沅江:流亡大转移......139
    贵溪到沅江的路上......140
    洞庭风波:林主任的两次辞职......143
    新校长到任:学校大裁员......152
    第七章 重庆:从斗士到隐士——“风眠体”的诞生......155
    仓库画师:新风格的诞生......156
    拒绝文人画......164
    黑院墙:重返艺术摇篮......174
    又到西湖:黑衣女和红衣女的出现......182
    第八章 上海:风风雨雨廿七年......187
    再见了,西子湖:辞职离校......188
    挂职美协的专业画家:卖画为生......194
    异性知己:艺术与生活的温婉......200
    戏曲艺术与立体主义......211
    重新认识中国传统......217
    对政治风向像对光和色那样敏感: 躲过“反右”劫难......221
    立体主义手法能画工农兵吗......227
    画记忆中想画的东西......230
    山雨欲来:画笔束之高阁......239
    看守所里写《自传》......245
    以画铺路:申请出国探亲......262
    第九章 香港:中国现代派绘画的结束......275
    初到香港:信札中的林风眠......276
    巴西探亲:叙廿二年的离情别意......286
    席德进造访:又见四十年前老学生......295
    与画外人语:真知灼见有多少......302
    巴黎画展:重寻六十年前旧梦痕......307
    义女到港:一切都在改变中......316
    婉谢侨商资助:建纪念馆并不重要......326
    壮心不已:在画上要再变一变......330
    福寿双修:依风长眠香江......339
    外一章林风眠的绝笔:我想回家,要回杭州......34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画未了 林风眠传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画未了 林风眠传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画未了 林风眠传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画未了 林风眠传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画未了 林风眠传
大明宫词:二十周年纪念版
郑重 王要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浮游生物学概论/厦门百年学术论著选刊
郑重 著;张彦、张荣 编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江南画派第一人——谢稚柳传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烟云过:张伯驹传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中国古文明探源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张珩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谢稚柳传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林风眠传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收藏大家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徐森玉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谢稚柳
郑重 著
画未了 林风眠传
我的人生轨迹
郑重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