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

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6
版次: 1
ISBN: 9787020067701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8页
字数: 176千字
分类: 文学
18人买过
  • 不同于常见的“革命史”或“纯文学”的研究范式,本书尝试在传统的“内部研究”基础上,借用文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方法,在文学史、出版史、城市史和中共党史等多学科交错的背景下,为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提供一种新的阐释可能。本书试图指出,上海发达的现代出版业,尤其是在二十年代中后期“突然”勃兴的新书业为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和难得的历史契机。这种文学与出版的密切关系,显示了整个现代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在生产方式上的根本变化,而这种文学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恰恰构成了我们在重勘“左翼文学之现代性”时常常忽略却又极其重要的思考维度。 刘震,1977年生,四川简阳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左翼文学和“五四”文学。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 序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由来:对左翼文学运动兴起的再解释

      第二节 论题的意义:左翼文学之现代性的再  思考

    第一章 “魔都”上海的城市空间

     第一节 政权建设的两条轨迹

       一、从“居留地”到“租界”

       二、从“上海县”到“上海特别市”

       三、权力边界上的“暧昧”及其意义

     第二节 都市消费空间的形成 

       一、“万商之海”

      二、四马路上的消费主义

      三、“读者大众”的兴起

    第二章 上海出版业的现代历程

      第一节  印刷文化的近代凝结

     ……

    第三章 喧嚣的登场:“革命文学”论争与“报刊之战”

    第四章 红色流行风:“革命小说”的畅销与盗版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不同于常见的“革命史”或“纯文学”的研究范式,本书尝试在传统的“内部研究”基础上,借用文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方法,在文学史、出版史、城市史和中共党史等多学科交错的背景下,为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提供一种新的阐释可能。本书试图指出,上海发达的现代出版业,尤其是在二十年代中后期“突然”勃兴的新书业为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和难得的历史契机。这种文学与出版的密切关系,显示了整个现代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在生产方式上的根本变化,而这种文学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恰恰构成了我们在重勘“左翼文学之现代性”时常常忽略却又极其重要的思考维度。
  • 作者简介:
    刘震,1977年生,四川简阳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左翼文学和“五四”文学。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由来:对左翼文学运动兴起的再解释

      第二节 论题的意义:左翼文学之现代性的再  思考

    第一章 “魔都”上海的城市空间

     第一节 政权建设的两条轨迹

       一、从“居留地”到“租界”

       二、从“上海县”到“上海特别市”

       三、权力边界上的“暧昧”及其意义

     第二节 都市消费空间的形成 

       一、“万商之海”

      二、四马路上的消费主义

      三、“读者大众”的兴起

    第二章 上海出版业的现代历程

      第一节  印刷文化的近代凝结

     ……

    第三章 喧嚣的登场:“革命文学”论争与“报刊之战”

    第四章 红色流行风:“革命小说”的畅销与盗版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