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研究

左翼文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100069618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18页
分类: 文学
22人买过
  •   本丛刊主要收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表在《文史哲》杂志上的精品力作(个别专集兼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章),按专题的形式结集出版,先期推出《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知识论与后形而上学:西方哲学新趋势》、《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门阀、庄园与政治:中古社会变迁研究》、《“疑古”与“走出疑古”》、《考据与思辨:文史治学经验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于思潮》、《文学与社会:明清小说名著探微》、《文学:走向现代的履印》、《文学:批评与审美》、《左翼文学研究》等。

      本书六个部分,汇集了《文史哲》期刊近两年来发表的关于左翼文学研究的的21篇论文,该六个部分各篇文章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左翼文学及左联的历史以及在当今的影响等。这对于当今把握好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着借鉴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为《文史哲》期刊编辑部。该期刊为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学术性刊物。本书各篇文章的作者均为有关高校从事文学史研究和教学的教授,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有的是近年来涌现出的颇有造诣的青年学者。 前 言

         现代文学的重要课题:左翼文学研究.贺立华/ 1

    第一编 “红色三十年代” 国际左翼风云

       左翼文学思潮和世界华文文学..黄万华/ 19

       美国“红色三十年代” 左翼小说论刘 林/ 32

    文学与政治的博弈——瞿秋白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问题.刘中望/ 52

    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情结”.杨经建/ 68

    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三种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黄万华/ 89

    第二编 左翼文学与鲁迅先生

    “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张 宁/ 121

    横站的“同路人” ——鲁迅与左翼文艺运动的内在关系及其姿态.赵歌东/ 149

    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黄 悦/ 184

    想象的革命图景与虚拟的知识阶级叙述——论冯雪峰的革命观与观..柳传堆 / 211

    第三编 左翼文学与延安时代

        鲁迅与延安文艺思潮田 刚 / 229

    “乡土文学”是如何消失的?——论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坛对“乡土文学”的再选择余荣虎/ 251

    文艺社团的转型与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郭国昌 / 278

    第四编 左翼文学与“大众化” 及 “工农兵文学”

    启蒙革命规训——中国现代“文艺大众化”考论黄科安/ 319

    精神秩序的整一化与革命历史主体的诞生——论革命文学对革命信仰的书写与强化..李跃力 / 352

    第五编 后左翼时代:“十七年”“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

    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中国新世纪文学新潮的内在困境.张 宁/ 381

    “四类分子”子女题材小说的价值困惑  庞秀慧/ 400

    第六编 中国“左联”往事考

    雕像是怎样塑成的 ——“左联五烈士”史迹综述..赵歌东/ 417

    同途殊途同归——鲁迅与胡秋原张 宁/ 446

    文学的方向与倾向——左联时期鲁迅与“自由人” 、“第三种人”的论争.胡梅仙/ 464

    隐含话语、政治策略与伦理立场的夹缠——再论左联、鲁迅与“第三种人” 的论争张景兰/ 481

    左联组织结构的构成、缺陷与解体——左联的组织传播研究.张大伟/ 500

    后记517
  • 内容简介:
      本丛刊主要收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表在《文史哲》杂志上的精品力作(个别专集兼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章),按专题的形式结集出版,先期推出《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知识论与后形而上学:西方哲学新趋势》、《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门阀、庄园与政治:中古社会变迁研究》、《“疑古”与“走出疑古”》、《考据与思辨:文史治学经验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于思潮》、《文学与社会:明清小说名著探微》、《文学:走向现代的履印》、《文学:批评与审美》、《左翼文学研究》等。

      本书六个部分,汇集了《文史哲》期刊近两年来发表的关于左翼文学研究的的21篇论文,该六个部分各篇文章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左翼文学及左联的历史以及在当今的影响等。这对于当今把握好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着借鉴的历史意义。
  •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为《文史哲》期刊编辑部。该期刊为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学术性刊物。本书各篇文章的作者均为有关高校从事文学史研究和教学的教授,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有的是近年来涌现出的颇有造诣的青年学者。
  • 目录:
    前 言

         现代文学的重要课题:左翼文学研究.贺立华/ 1

    第一编 “红色三十年代” 国际左翼风云

       左翼文学思潮和世界华文文学..黄万华/ 19

       美国“红色三十年代” 左翼小说论刘 林/ 32

    文学与政治的博弈——瞿秋白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问题.刘中望/ 52

    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情结”.杨经建/ 68

    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三种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黄万华/ 89

    第二编 左翼文学与鲁迅先生

    “转”而未“变”——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张 宁/ 121

    横站的“同路人” ——鲁迅与左翼文艺运动的内在关系及其姿态.赵歌东/ 149

    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黄 悦/ 184

    想象的革命图景与虚拟的知识阶级叙述——论冯雪峰的革命观与观..柳传堆 / 211

    第三编 左翼文学与延安时代

        鲁迅与延安文艺思潮田 刚 / 229

    “乡土文学”是如何消失的?——论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坛对“乡土文学”的再选择余荣虎/ 251

    文艺社团的转型与延安文学制度的建立.郭国昌 / 278

    第四编 左翼文学与“大众化” 及 “工农兵文学”

    启蒙革命规训——中国现代“文艺大众化”考论黄科安/ 319

    精神秩序的整一化与革命历史主体的诞生——论革命文学对革命信仰的书写与强化..李跃力 / 352

    第五编 后左翼时代:“十七年”“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

    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中国新世纪文学新潮的内在困境.张 宁/ 381

    “四类分子”子女题材小说的价值困惑  庞秀慧/ 400

    第六编 中国“左联”往事考

    雕像是怎样塑成的 ——“左联五烈士”史迹综述..赵歌东/ 417

    同途殊途同归——鲁迅与胡秋原张 宁/ 446

    文学的方向与倾向——左联时期鲁迅与“自由人” 、“第三种人”的论争.胡梅仙/ 464

    隐含话语、政治策略与伦理立场的夹缠——再论左联、鲁迅与“第三种人” 的论争张景兰/ 481

    左联组织结构的构成、缺陷与解体——左联的组织传播研究.张大伟/ 500

    后记517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左翼文学研究
时光文库·论语(白话全译)
文史哲 译
左翼文学研究
庄子白话全译
文史哲 译
左翼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现象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道玄佛:历史、思想与信仰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门阀、庄园与政治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知识论与后形而上学:西方哲学新趋向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与审美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文学:走向现代的履印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
文史哲编辑部 编
左翼文学研究
文学与社会:明清小说名著探微
文史哲编辑部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