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08
版次: 1
ISBN: 978751365301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9页
字数: 144千字
分类: 经济
10人买过
  •     开放与改革应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我国从顶层设计角度扩大内陆开放已多年,但内陆与东部沿海在对外开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不利于国家区域统筹发展。基于此,本书作者接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从内陆开放的现状出发,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究,最终完成本书撰写工作。 
        本书首先对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理论及时间进行综述,其次对我国开放体制的递进特征展开分析,接着对我国内陆开放体制特征及与沿海进行比较,然后对新发展阶段内陆地区开放环境条件作出分析,最后对建立内陆地区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提出建议。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有实际价值、有独到见解,在环境分析和内陆开放体制的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杨庆育 
      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级经济师。曾担任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政府经济管理和规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研究,独著和与人合作专著15部。在国家省级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指导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0余项。 
      易小光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及政策、制度经济学研究。独著和与人合作专著20多部。 

    序/1 

     
    导言/ 

     
    第1章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理论及实践综述 
    1.1人类发展历史阐释的开放型经济价值/ 
    1.1.1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 
    1.1.2工业革命初期的观点/ 
    1.1.3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1.1.4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认识/ 
    1.2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因素和理论基础/ 
    1.2.1开放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1.2.2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理论综述/ 
    1.2.3开放型经济的动态发展规律/ 
    1.2.4全面开放格局的任务措施取向/ 
    1.3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价值及面临的新环境/ 
    1.3.1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在国家发展中的价值/ 
    1.3.2中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环境/ 
    1.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1.4.1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改革的深化/ 
    1.4.2通过健全治理结构形成开放新模式/ 
    1.4.3通过全面开放提升开放新质量/ 
    1.4.4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开放新优势/ 
    1.4.5通过内陆沿边全面开放形成开放新局面/ 

     
    第2章中国开放体制的递进特征分析 
    2.1国家开放体制的递进性具有普遍意义/ 
    2.1.1开放递进是全方位开放的基本规律/ 
    2.1.2国家开放递进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实践/ 
    2.2内陆开放是开放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2.1区位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 
    2.2.2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价值内涵/ 
    2.3中国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演进/ 
    2.3.1区域要素投入制度安排是开放体制变化的重要 
    因素/ 
    2.3.2中国内陆开放体制的演进特征/ 
    2.3.3内陆开放自身也存在梯级特性/ 

     
    第3章中国内陆开放体制特征及与沿海的比较 
    3.1开放初期内陆开放具有先天性缺陷/ 
    3.1.1内陆开放表现出大国开放的梯度特点/ 
    3.1.2资本要素是导致缺陷形成的重要因素/ 
    3.1.3制度创新乏力影响内陆开放路径/ 
    3.1.4传统文化制约内陆对外开放步伐/ 
    3.1.5西部开放缺陷的物质和思想特征/ 
    3.2内陆地区开放的客观需求/ 
    3.2.1开放是内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3.2.2开放是内陆提升体制竞争力的时代要求/ 
    3.2.3开放是内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特殊动力/ 
    3.2.4开放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3.3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特征分析/ 
    3.3.1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基本特征/ 
    3.3.2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功能/ 
    3.3.3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评价/ 
    3.4内陆与沿海开放的差异性分析/ 
    3.4.1区域政策变迁导致开放意识差异/ 
    3.4.2要素禀赋因素导致开放条件差异/ 
    3.4.3承接开放资源导致开放体制差异/ 
    3.4.4体制机制能力导致开放创新差异/ 

     
    第4章新时代内陆地区开放环境条件分析 
    4.1国内外开放经济的新变化/ 
    4.1.1全球化持续推进与逆全球化兴起并存/ 
    4.1.2地缘经济战略与地缘政治战略竞争并存/ 
    4.1.3内陆与沿海对外开放差异缩小/ 
    4.1.4内陆与沿海在对外开放上呈现分工状态/ 
    4.2新技术新经济有利于内陆开放水平的提升/ 
    4.2.1“互联网+”助推内陆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4.2.2大交通网络有利于内陆释放开放红利/ 
    4.2.3现代化经济体系催生的全面开放将助推内陆开放/ 
    4.3内陆地区加快开放的经验案例/ 
    4.3.1“一带一路”引领内陆沿边向西开放/ 
    4.3.2产业结构调整引领重庆对外开放/ 
    4.3.3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引领的贵州开放经验/ 

     
    第5章建立内陆地区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 
    5.1内陆地区开放体制完善面临新机遇/ 
    5.1.1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5.1.2内陆开放的基础设施体系日趋成熟/ 
    5.1.3开放型经济体系加速完善/ 
    5.1.4开放平台为内陆开放搭建重要载体/ 
    5.2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5.2.1坚持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相结合/ 
    5.2.2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 
    5.2.3坚持重点突破与带动全面发展相结合/ 
    5.2.4坚持发挥资源优势与主动引进相结合/ 
    5.2.5坚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相结合/ 
    5.3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硬件环境的完善/ 
    5.3.1充分挖掘内陆各类开放开发区优势发展新产业/ 
    5.3.2加速完善综合性基础网络的开放条件/ 
    5.4努力建设我国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体系/ 
    5.4.1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5.4.2培育开放型经济产业和对外开放主体/ 
    5.4.3提升对外开放平台/ 
    5.4.4拓展对外开放通道/ 
    5.4.5完善对外开放口岸/ 
    5.5建立具有中国内陆地区特色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5.5.1完善开放型经济管理服务体制/ 
    5.5.2探索建立内陆自由贸易港区动力体制/ 
    5.5.3推进内陆开放区域创新改革新体制/ 
    5.5.4推进开放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制形成/ 
    5.5.5创新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体制/ 
    5.5.6建立吸引中外人力资源的新体制/ 
    5.5.7创新开放式扶贫资源共享体制/ 
    5.5.8努力争取陆上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5.5.9加强开放型经济法治体制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开放与改革应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我国从顶层设计角度扩大内陆开放已多年,但内陆与东部沿海在对外开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不利于国家区域统筹发展。基于此,本书作者接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从内陆开放的现状出发,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究,最终完成本书撰写工作。 
        本书首先对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理论及时间进行综述,其次对我国开放体制的递进特征展开分析,接着对我国内陆开放体制特征及与沿海进行比较,然后对新发展阶段内陆地区开放环境条件作出分析,最后对建立内陆地区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提出建议。全书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有实际价值、有独到见解,在环境分析和内陆开放体制的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作者简介:
      杨庆育 
      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级经济师。曾担任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政府经济管理和规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研究,独著和与人合作专著15部。在国家省级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指导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0余项。 
      易小光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及政策、制度经济学研究。独著和与人合作专著20多部。 

  • 目录:
    序/1 

     
    导言/ 

     
    第1章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理论及实践综述 
    1.1人类发展历史阐释的开放型经济价值/ 
    1.1.1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 
    1.1.2工业革命初期的观点/ 
    1.1.3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1.1.4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认识/ 
    1.2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因素和理论基础/ 
    1.2.1开放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1.2.2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理论综述/ 
    1.2.3开放型经济的动态发展规律/ 
    1.2.4全面开放格局的任务措施取向/ 
    1.3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价值及面临的新环境/ 
    1.3.1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在国家发展中的价值/ 
    1.3.2中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环境/ 
    1.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1.4.1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改革的深化/ 
    1.4.2通过健全治理结构形成开放新模式/ 
    1.4.3通过全面开放提升开放新质量/ 
    1.4.4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开放新优势/ 
    1.4.5通过内陆沿边全面开放形成开放新局面/ 

     
    第2章中国开放体制的递进特征分析 
    2.1国家开放体制的递进性具有普遍意义/ 
    2.1.1开放递进是全方位开放的基本规律/ 
    2.1.2国家开放递进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实践/ 
    2.2内陆开放是开放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2.1区位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 
    2.2.2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价值内涵/ 
    2.3中国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演进/ 
    2.3.1区域要素投入制度安排是开放体制变化的重要 
    因素/ 
    2.3.2中国内陆开放体制的演进特征/ 
    2.3.3内陆开放自身也存在梯级特性/ 

     
    第3章中国内陆开放体制特征及与沿海的比较 
    3.1开放初期内陆开放具有先天性缺陷/ 
    3.1.1内陆开放表现出大国开放的梯度特点/ 
    3.1.2资本要素是导致缺陷形成的重要因素/ 
    3.1.3制度创新乏力影响内陆开放路径/ 
    3.1.4传统文化制约内陆对外开放步伐/ 
    3.1.5西部开放缺陷的物质和思想特征/ 
    3.2内陆地区开放的客观需求/ 
    3.2.1开放是内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3.2.2开放是内陆提升体制竞争力的时代要求/ 
    3.2.3开放是内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特殊动力/ 
    3.2.4开放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3.3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特征分析/ 
    3.3.1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基本特征/ 
    3.3.2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功能/ 
    3.3.3内陆地区开放体制的评价/ 
    3.4内陆与沿海开放的差异性分析/ 
    3.4.1区域政策变迁导致开放意识差异/ 
    3.4.2要素禀赋因素导致开放条件差异/ 
    3.4.3承接开放资源导致开放体制差异/ 
    3.4.4体制机制能力导致开放创新差异/ 

     
    第4章新时代内陆地区开放环境条件分析 
    4.1国内外开放经济的新变化/ 
    4.1.1全球化持续推进与逆全球化兴起并存/ 
    4.1.2地缘经济战略与地缘政治战略竞争并存/ 
    4.1.3内陆与沿海对外开放差异缩小/ 
    4.1.4内陆与沿海在对外开放上呈现分工状态/ 
    4.2新技术新经济有利于内陆开放水平的提升/ 
    4.2.1“互联网+”助推内陆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4.2.2大交通网络有利于内陆释放开放红利/ 
    4.2.3现代化经济体系催生的全面开放将助推内陆开放/ 
    4.3内陆地区加快开放的经验案例/ 
    4.3.1“一带一路”引领内陆沿边向西开放/ 
    4.3.2产业结构调整引领重庆对外开放/ 
    4.3.3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引领的贵州开放经验/ 

     
    第5章建立内陆地区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 
    5.1内陆地区开放体制完善面临新机遇/ 
    5.1.1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5.1.2内陆开放的基础设施体系日趋成熟/ 
    5.1.3开放型经济体系加速完善/ 
    5.1.4开放平台为内陆开放搭建重要载体/ 
    5.2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5.2.1坚持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相结合/ 
    5.2.2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 
    5.2.3坚持重点突破与带动全面发展相结合/ 
    5.2.4坚持发挥资源优势与主动引进相结合/ 
    5.2.5坚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相结合/ 
    5.3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硬件环境的完善/ 
    5.3.1充分挖掘内陆各类开放开发区优势发展新产业/ 
    5.3.2加速完善综合性基础网络的开放条件/ 
    5.4努力建设我国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体系/ 
    5.4.1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5.4.2培育开放型经济产业和对外开放主体/ 
    5.4.3提升对外开放平台/ 
    5.4.4拓展对外开放通道/ 
    5.4.5完善对外开放口岸/ 
    5.5建立具有中国内陆地区特色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5.5.1完善开放型经济管理服务体制/ 
    5.5.2探索建立内陆自由贸易港区动力体制/ 
    5.5.3推进内陆开放区域创新改革新体制/ 
    5.5.4推进开放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制形成/ 
    5.5.5创新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体制/ 
    5.5.6建立吸引中外人力资源的新体制/ 
    5.5.7创新开放式扶贫资源共享体制/ 
    5.5.8努力争取陆上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5.5.9加强开放型经济法治体制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中国省级产业政策发展研究
杨庆育、尚海燕 著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与经济学大师共同思考
杨庆育 著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中国省级五年规划发展研究
杨庆育 著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统筹城乡新论
杨庆育;黄朝永;吴敏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城镇化理论与案例研究
杨庆育;陈立洲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读书与思考(1)
杨庆育 著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和重庆一起走过:重庆市发展改革人三十年文集
杨庆育 编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重庆市2007年发展改革白皮书
杨庆育 主编
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省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研究
杨庆育、黄朝永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