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18-09
版次: 1
ISBN: 9787105152988
定价: 3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地处西北重镇兰州的兰州大学,拥有悠久的民族学和边政学研究传统。1949年前的兰州大学就立足区域与民族特色,在民族研究领域有了一定的探索与积累。一是以马鹤天、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边政学、边疆学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中国边疆研究高潮中,马鹤天、顾颉刚、黄奋生等均为当时的代表人物,而这三位学者都与兰州大学有交集。1928年2月22日,甘肃省务会议决定在法政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合并中山学院成立大学,组建以教育厅长马鹤天为首的7人筹委会,4月1日正式成立“兰州中山大学”,马鹤天任首任校长(1928年2-11月在职)。马鹤天由此而成为兰州大学民族学学术系谱中的重要一环。他的《甘青藏边区考察记》堪称民国时期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准民族志”作品。历史学家、边疆研究代表人物之一的顾颉刚,一生有六次西北之行,其中为期长的两次,都是在甘肃。1937年9月至1938年9月,他到甘肃、青海考察并著有《西北考察日记》。1948年6-12月,他应辛树帜校长之邀赴兰州大学任教并任历史系主任。二是“魁阁”团队成员之一谷苞先生在兰州大学任教并从事民族研究。谷苞出生于兰州,1935年赴清华大学求学,后转入社会学系,在陶云逵教授指导下学习人类学、民族学课程。1941年10月,他转到由吴文藻教授、费孝通教授主持的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组的社会学研究室工作,度过了三年的“魁阁”调查时期。1944年,他到兰州大学任教,开设民族学相关课程并在洮河、白龙江流域及甘肃各地开展田野调查。1949年8月,谷苞随解放军西去新疆,开始了另一段学术生涯。三是国立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的设立。194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国立兰州大学”,辛树帜校长首倡开设边疆语文学系,设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专业。藏学专家杨质夫先生受邀担任边疆语文系主任,先后任教的学者有吴均、程克星、关德栋、丹巴嘉措、王沂暖、李国香、胡斯振、马宏道等著名学者。1952年在新中国院系大调整当中,已改称少数民族语文系的原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与原西北大学边政系一起,被划归到新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当中。此时,有一位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西北大学边政系来到了西北民族学院任教,他就是黄奋生先生。黄奋生完成了我国*部藏族历史教材《藏族史略》,应兰州大学的邀请在历史系开设了“藏族史”课。在此时期,一位年轻的新疆学子进入兰州大学历史系求学,并逐渐走上了民族学研究的道路,他就是杨建新先生。1958年大学毕业的杨建新先生留校任教并参加甘肃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领导了对东乡族的首次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写出了《东乡族简史》。1959年底到1963年,杨建新先生爱兰州大学派遣到中央民族学院进修,师承民族史大家翁独健教授,并得到蒙古史学家贾敬颜、藏学专家王辅仁诸教授的指导。   李元元,男,安徽芜湖人,1 982年1 0月出生。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博士后。2013年1 2月于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与经济人类学。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在《世界民族》《民族艺术》《兰州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讨论的问题与相关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涉及的村庄

    第二章 唐卡的昨天:金色谷地的艺术明珠

    第一节 热贡唐卡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热贡唐卡的文化标识

    第三节 热贡拉索:流动的朝拜者

    第四节 传统热贡唐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第三章 唐卡的今天:经堂与市场之间

    第一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成长历程

    第二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经堂与市场之间:唐卡交换的“二重性”特征

    第四章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二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销售组织形式

    第三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中的产权构造形式

    第五章 扩大的市场: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市场特征

    第一节 “市场”之争:概念的不同阐释

    第二节 扩大的市场:黄南唐卡地方性市场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市场”的重塑:两点理论意义上的讨论

    第六章 黄南的民族社区:历史、文化与主体

    ——以吾屯为例

    第一节 “造佛者的村落”

    ——社区的历史

    第二节 佛祖、山神与家族

    ——社区的文化

    第三节 画佛的男人与种地的女人

    ——社区的主体

    第七章 唐卡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民族社区发展

    第一节 唐卡文化产业化与社区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第二节 吾屯社区发展的内容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代价

    第四节 吾屯发展的实践

    ——现代化理论的检定与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地处西北重镇兰州的兰州大学,拥有悠久的民族学和边政学研究传统。1949年前的兰州大学就立足区域与民族特色,在民族研究领域有了一定的探索与积累。一是以马鹤天、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边政学、边疆学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中国边疆研究高潮中,马鹤天、顾颉刚、黄奋生等均为当时的代表人物,而这三位学者都与兰州大学有交集。1928年2月22日,甘肃省务会议决定在法政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合并中山学院成立大学,组建以教育厅长马鹤天为首的7人筹委会,4月1日正式成立“兰州中山大学”,马鹤天任首任校长(1928年2-11月在职)。马鹤天由此而成为兰州大学民族学学术系谱中的重要一环。他的《甘青藏边区考察记》堪称民国时期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准民族志”作品。历史学家、边疆研究代表人物之一的顾颉刚,一生有六次西北之行,其中为期长的两次,都是在甘肃。1937年9月至1938年9月,他到甘肃、青海考察并著有《西北考察日记》。1948年6-12月,他应辛树帜校长之邀赴兰州大学任教并任历史系主任。二是“魁阁”团队成员之一谷苞先生在兰州大学任教并从事民族研究。谷苞出生于兰州,1935年赴清华大学求学,后转入社会学系,在陶云逵教授指导下学习人类学、民族学课程。1941年10月,他转到由吴文藻教授、费孝通教授主持的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组的社会学研究室工作,度过了三年的“魁阁”调查时期。1944年,他到兰州大学任教,开设民族学相关课程并在洮河、白龙江流域及甘肃各地开展田野调查。1949年8月,谷苞随解放军西去新疆,开始了另一段学术生涯。三是国立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的设立。194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国立兰州大学”,辛树帜校长首倡开设边疆语文学系,设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专业。藏学专家杨质夫先生受邀担任边疆语文系主任,先后任教的学者有吴均、程克星、关德栋、丹巴嘉措、王沂暖、李国香、胡斯振、马宏道等著名学者。1952年在新中国院系大调整当中,已改称少数民族语文系的原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与原西北大学边政系一起,被划归到新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当中。此时,有一位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西北大学边政系来到了西北民族学院任教,他就是黄奋生先生。黄奋生完成了我国*部藏族历史教材《藏族史略》,应兰州大学的邀请在历史系开设了“藏族史”课。在此时期,一位年轻的新疆学子进入兰州大学历史系求学,并逐渐走上了民族学研究的道路,他就是杨建新先生。1958年大学毕业的杨建新先生留校任教并参加甘肃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领导了对东乡族的首次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写出了《东乡族简史》。1959年底到1963年,杨建新先生爱兰州大学派遣到中央民族学院进修,师承民族史大家翁独健教授,并得到蒙古史学家贾敬颜、藏学专家王辅仁诸教授的指导。
  • 作者简介:
      李元元,男,安徽芜湖人,1 982年1 0月出生。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博士后。2013年1 2月于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与经济人类学。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在《世界民族》《民族艺术》《兰州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讨论的问题与相关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涉及的村庄

    第二章 唐卡的昨天:金色谷地的艺术明珠

    第一节 热贡唐卡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热贡唐卡的文化标识

    第三节 热贡拉索:流动的朝拜者

    第四节 传统热贡唐卡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第三章 唐卡的今天:经堂与市场之间

    第一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成长历程

    第二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经堂与市场之间:唐卡交换的“二重性”特征

    第四章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二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销售组织形式

    第三节 黄南唐卡文化产业中的产权构造形式

    第五章 扩大的市场:黄南唐卡文化产业的市场特征

    第一节 “市场”之争:概念的不同阐释

    第二节 扩大的市场:黄南唐卡地方性市场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市场”的重塑:两点理论意义上的讨论

    第六章 黄南的民族社区:历史、文化与主体

    ——以吾屯为例

    第一节 “造佛者的村落”

    ——社区的历史

    第二节 佛祖、山神与家族

    ——社区的文化

    第三节 画佛的男人与种地的女人

    ——社区的主体

    第七章 唐卡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民族社区发展

    第一节 唐卡文化产业化与社区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第二节 吾屯社区发展的内容

    第三节 社区发展的代价

    第四节 吾屯发展的实践

    ——现代化理论的检定与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萧易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影子母亲:保姆、换工与育儿中的微观政治(薄荷实验)
[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 著;杨可 译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综合布线技术 第2版
李元元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机场贵宾接待(胥郁)
李元元 著;胥郁、罗良翌、李元元 编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愿你有能力与生活握手言和
李元元 著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综合布线技术
李元元 编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新型材料与科学技术(金属材料卷)
李元元、朱敏、陈维平 编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学(第2版)
李元元 编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创建一流新校区 实现办学新跨越: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建设五周年纪实
李元元 主编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金属粉末温压成形原理与技术
李元元 著
经堂与市场之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唐卡文化产业与民族社区发展研究
经商财务通:轻松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财务技巧
李元元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