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 ,
2018-11
版次: 1
ISBN: 9787560440019
定价: 7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3人买过
  •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是马丁·海德格尔于1926/1927年冬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讲课稿,列入德国克劳斯特曼出版社“海德格尔全集”第23卷,中译本据此全集本译出。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包括一个“引言”和五大部分,以及出自海德格尔手稿的“附录”。在这部讲稿中,海德格尔脱离常见的以笛卡尔为近代哲学开端的哲学史分期,将托马斯·奎那纳入其中,认为托马斯通过亚里士多德对古典哲学有了可靠理解。在彻底研究了托马斯之后,讲稿论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克鲁西乌斯的篇幅逐步递减,最后只有一页文本简论康德。海德格尔认为,这些哲人的目的都是为哲学重新奠基,但在这些哲人那里,存在本身仍如在古代那样,并未成为问题。讲稿以此指引结束,预示了《存在与时间》的主导性问题。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入耶稣会学校,后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影响。1927年发表的《存在与时间》被誉为20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伟大的哲学家的地位。后期致力于艺术、语言与诗、技术之思,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走向,其思想效应迄今仍未可限量。
      
      黄瑞成,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德国哲学。译有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特西托勒《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施莱尔马赫《论柏拉图对话》、施特劳斯《哲学与律法》、施特劳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合、校译)、葛恭《柏拉图与政治现实》(合、校译)等十余部作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 引言 本讲座课程预告: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本讲座课程预告
    二、科学的形而上学概念与庸常的形而上学概念
    三、自然的发现和数学物理学的建构
    (一)对自然的科学发现和存在论思索
    (二)数学的新含义
    四、研究的四个难题:存在——自然——人——真理
    五、哲学的概念和方法
    (一)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二)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六、前科学的和科学的生存
    (一)与工具世界的环顾交往和科学研究
    (二)环顾发现转变为理论活动
    (三)主题化作为客体化的可能性条件
    七、实证科学与哲学
    (一)实证科学源于哲学
    (二)存在者指向的实证科学和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三)哲学作为先验哲学
    (四)在哲学的开端处一种方法性思索的必要性
    八、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何为现象学
    (二)关于现象概念
    九、总结

    第一部分 托马斯·阿奎那
    十、任务与文献
    十一、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二)研究进程
    (三)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版本
    (四)某一条目的方法论框架
    十二、Quaestiones disputataedeveritate[关于真理的辩难]
    (一)一般特征
    (二)quaestioprimadeveritae[关于真理的第一问]的奠基性含义
    (三)比较Denaturagenefis[《论属的本质》]中的划分原则
    (四)对超越之物的先验演绎模式
    十三、veritas[真理](adaequatio[符合])的存在论意义
    (一)真理的三个定义
    (二)存在论的基本难题:人的认识的存在方式
    (三)第一哲学作为神学
    (四)适合(adaequatio[符合])作为真理的基础
    十四、重复
    ……

    第二部分 勒内·笛卡尔
    第三部分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
    第四部分 戈特弗里德·威尔海姆·莱布尼茨
    第五部分 迄今为止考察过的形而上学通过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及其学派的哲学努力直至康德的前批判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 内容简介: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是马丁·海德格尔于1926/1927年冬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讲课稿,列入德国克劳斯特曼出版社“海德格尔全集”第23卷,中译本据此全集本译出。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包括一个“引言”和五大部分,以及出自海德格尔手稿的“附录”。在这部讲稿中,海德格尔脱离常见的以笛卡尔为近代哲学开端的哲学史分期,将托马斯·奎那纳入其中,认为托马斯通过亚里士多德对古典哲学有了可靠理解。在彻底研究了托马斯之后,讲稿论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克鲁西乌斯的篇幅逐步递减,最后只有一页文本简论康德。海德格尔认为,这些哲人的目的都是为哲学重新奠基,但在这些哲人那里,存在本身仍如在古代那样,并未成为问题。讲稿以此指引结束,预示了《存在与时间》的主导性问题。
  •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入耶稣会学校,后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影响。1927年发表的《存在与时间》被誉为20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伟大的哲学家的地位。后期致力于艺术、语言与诗、技术之思,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走向,其思想效应迄今仍未可限量。
      
      黄瑞成,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德国哲学。译有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特西托勒《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施莱尔马赫《论柏拉图对话》、施特劳斯《哲学与律法》、施特劳斯《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合、校译)、葛恭《柏拉图与政治现实》(合、校译)等十余部作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
  • 目录:
    引言 本讲座课程预告: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本讲座课程预告
    二、科学的形而上学概念与庸常的形而上学概念
    三、自然的发现和数学物理学的建构
    (一)对自然的科学发现和存在论思索
    (二)数学的新含义
    四、研究的四个难题:存在——自然——人——真理
    五、哲学的概念和方法
    (一)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二)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六、前科学的和科学的生存
    (一)与工具世界的环顾交往和科学研究
    (二)环顾发现转变为理论活动
    (三)主题化作为客体化的可能性条件
    七、实证科学与哲学
    (一)实证科学源于哲学
    (二)存在者指向的实证科学和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批判科学
    (三)哲学作为先验哲学
    (四)在哲学的开端处一种方法性思索的必要性
    八、哲学作为现象学存在论
    (一)何为现象学
    (二)关于现象概念
    九、总结

    第一部分 托马斯·阿奎那
    十、任务与文献
    十一、生平与著作
    (一)生平
    (二)研究进程
    (三)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版本
    (四)某一条目的方法论框架
    十二、Quaestiones disputataedeveritate[关于真理的辩难]
    (一)一般特征
    (二)quaestioprimadeveritae[关于真理的第一问]的奠基性含义
    (三)比较Denaturagenefis[《论属的本质》]中的划分原则
    (四)对超越之物的先验演绎模式
    十三、veritas[真理](adaequatio[符合])的存在论意义
    (一)真理的三个定义
    (二)存在论的基本难题:人的认识的存在方式
    (三)第一哲学作为神学
    (四)适合(adaequatio[符合])作为真理的基础
    十四、重复
    ……

    第二部分 勒内·笛卡尔
    第三部分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
    第四部分 戈特弗里德·威尔海姆·莱布尼茨
    第五部分 迄今为止考察过的形而上学通过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及其学派的哲学努力直至康德的前批判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猫:不可思议的哲学旅行(掌握学习与成长的底层逻辑,学会选择与表达)
蔡志芹 著;猫十六 绘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的困惑--克里普克哲学论文选辑
(美)索尔·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著,刘叶涛 雒自新 刘东 等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原理(全译本)
笛卡尔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蒙曼、喻丰、沈奕斐、张志强、郭沂倾情推荐;奇葩说人气辩手、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幽默讲述)
李浩然 著;天喜文化 出品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的二十个夜晚
徐英瑾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评鉴(第二辑): 证据、视角和模态
《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 编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与现实政治
(英)雷蒙德·戈伊斯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精要二十讲
贺志勇、宁晚枚、刘丽娜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美]弗罗斯特(Bryan-Paul Frost) 编;[美]伯恩斯(Timothy W. Burns)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通论(第三版)
孙正聿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思维 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朱利安?巴吉尼 汇集当代哲学家精粹 生活哲学 思维框架 中信出版社图书
Julian Baggini朱利安·巴吉尼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哲学家都爱了谁?(哲学博士黄鼎元力作,趣写苏格拉底 卢梭 叔本华 尼采等大哲学家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鼎元 著,酷威文化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宇航员说宇宙:疯狂的物理世界(有趣的现象和原理,上百个挑战常识的物理谜题,解密生活奇妙现象)
[德]乌尔里希·沃尔特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宇航员说宇宙:穿越地狱(太空神奇体验,违背常识的航天真相,脑洞大开的宇宙实验,德国《明镜》畅销作家)
[德] 乌尔里希·沃尔特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露营万岁(一本帮助孩子了解露营,亲近自然的绘本故事)
[德]菲利普·韦希特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德]艾约博(Jacob Eyferth) 著;韩巍 译;吴秀杰 校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辩证法导论
[德]阿多诺 著 [德]克里斯托夫·齐尔曼 编 谢永康、彭晓涛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蘑菇:一部真菌奇幻史
[德]格雷格·马利 著;朱豆豆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名家名译原汁原味读原著
[德]歌德 著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乐高幻影忍者第76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乐高幻影忍者第73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乐高幻影忍者第72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乐高幻影忍者第67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
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
乐高幻影忍者第59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