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圖考

韻圖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7-09
ISBN: 9787561715543
定价: 3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语言文字
36人买过
  • 在等韻学的研究上,本世纪初及以前,传统的看法一直认为《切韻指掌图》是最古的韻图,这是这部书的影响特别大的原因。前人虽也曾见到了郑樵的《通志·七音略》,但却以为《七音略》要晚于《指掌图》,是仿照《指掌图》而作的。本书为作者对韻学的倾心研究的结果。 潘文国,1944年生。1967 年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1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
    业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1988
    年至1991年英国利兹大学访问
    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对外汉语系系主任。专著和合
    著有:《大学语文指要》(1986
    年)、《古代汉语精解》(1990 年)、
    《古代汉语自学指要》(1991年)、
    《汉语音韵学引论》(1992 年)、
    《汉语的构词法研究:1898―
    1990》(1993年)、《实用命名艺术
    手册》(1994年)、《当代中国书家
    法书选》(1995 年)、《汉英语对比
    纲要》(1996年)等十余种。发表
    论文60余篇。生平载入英国剑
    桥国际传记中心编《世界有成就
    人物》第十六版、十七版及美国
    传记中心编《世界5000名人录》
    第四版、第五版。
    目录

    引言
    上编 �图产生的时代
    第一章 传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第二章 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论争和进展
    第三章 《�镜研究》的宋代说
    第四章 怎样研究�图产生的时代?
    第五章 隋唐时期�书发展情势之分析
    第六章 《切�》存在的问题及唐人对之的认识
    第七章 �图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印度悉�学的传入
    第二节 声�相配格局的汉化
    第三节 声纽的归纳和分类
    第四节 《切�》�类的细分缕析
    第五节 一张时间表
    第八章 �图与释家及字母的关系
    第九章 �图与《守温�学残卷》
    中编 �图排列的方式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等”的概念与�图的产生
    第三章 《切�》音系的性质
    第四章 排�图时已具备的条件
    第五章 �图的排列方式
    第一节 准备工作
    第二节 分出开合
    第三节 四“等”的产生
    第四节 来日的分出和喻母分“等”问题
    第五节 四十三图形式的诞生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门法新议
    第一节 反映�书本来面目的门法
    第二节 反映�图编排原则的门法
    第三节 因后人增补�图而产生的门法
    下编 古�图的复原
    第一章 对现存�图的一些认识
    第一节 现存的种种�图
    第二节 《�镜》、《七音略》来自同一唐时古�图
    第三节 �图发展的历史层次
    第二章 古�图复原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古�图的复原
    第一节 总体布局上的问题
    第二节 古�图
    古�图目次
    古�图
    古�图考�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在等韻学的研究上,本世纪初及以前,传统的看法一直认为《切韻指掌图》是最古的韻图,这是这部书的影响特别大的原因。前人虽也曾见到了郑樵的《通志·七音略》,但却以为《七音略》要晚于《指掌图》,是仿照《指掌图》而作的。本书为作者对韻学的倾心研究的结果。
  • 作者简介:
    潘文国,1944年生。1967 年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1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
    业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1988
    年至1991年英国利兹大学访问
    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对外汉语系系主任。专著和合
    著有:《大学语文指要》(1986
    年)、《古代汉语精解》(1990 年)、
    《古代汉语自学指要》(1991年)、
    《汉语音韵学引论》(1992 年)、
    《汉语的构词法研究:1898―
    1990》(1993年)、《实用命名艺术
    手册》(1994年)、《当代中国书家
    法书选》(1995 年)、《汉英语对比
    纲要》(1996年)等十余种。发表
    论文60余篇。生平载入英国剑
    桥国际传记中心编《世界有成就
    人物》第十六版、十七版及美国
    传记中心编《世界5000名人录》
    第四版、第五版。
  • 目录:
    目录

    引言
    上编 �图产生的时代
    第一章 传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第二章 近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论争和进展
    第三章 《�镜研究》的宋代说
    第四章 怎样研究�图产生的时代?
    第五章 隋唐时期�书发展情势之分析
    第六章 《切�》存在的问题及唐人对之的认识
    第七章 �图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印度悉�学的传入
    第二节 声�相配格局的汉化
    第三节 声纽的归纳和分类
    第四节 《切�》�类的细分缕析
    第五节 一张时间表
    第八章 �图与释家及字母的关系
    第九章 �图与《守温�学残卷》
    中编 �图排列的方式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等”的概念与�图的产生
    第三章 《切�》音系的性质
    第四章 排�图时已具备的条件
    第五章 �图的排列方式
    第一节 准备工作
    第二节 分出开合
    第三节 四“等”的产生
    第四节 来日的分出和喻母分“等”问题
    第五节 四十三图形式的诞生
    第六节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门法新议
    第一节 反映�书本来面目的门法
    第二节 反映�图编排原则的门法
    第三节 因后人增补�图而产生的门法
    下编 古�图的复原
    第一章 对现存�图的一些认识
    第一节 现存的种种�图
    第二节 《�镜》、《七音略》来自同一唐时古�图
    第三节 �图发展的历史层次
    第二章 古�图复原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古�图的复原
    第一节 总体布局上的问题
    第二节 古�图
    古�图目次
    古�图
    古�图考�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韻圖考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韻圖考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韻圖考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韻圖考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韻圖考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韻圖考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韻圖考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韻圖考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韻圖考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韻圖考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韻圖考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韻圖考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韻圖考
诗词读写初阶
潘文国 著
韻圖考
语译哲思——潘文国学术论文自选集
潘文国
韻圖考
中籍英译通论(套装上下册)
潘文国
韻圖考
:中文读写教程4
潘文国 编
韻圖考
:中文读写教程2
潘文国 编
韻圖考
:中文读写教程3
潘文国
韻圖考
:中文读写教程1
潘文国
韻圖考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学术卷5(英文版)
潘文国 编;傅惠生 译
韻圖考
潘文国语言论集(潘文国教授语言学研究论文结集)
潘文国 著
韻圖考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学术卷1
潘文国 译
韻圖考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小说卷1英文版)
潘文国 编;李洁 译
韻圖考
汉语的构词法研究
潘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