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中学教育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544039642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37人买过
  •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学教育史专著。全书以“中学教育的近代化”为主线,从中学的传入着笔,对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嬗变,就中学教育宗旨、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教育立法、中学“男女同学”,乃至中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作了全面的分析说明。同时,全书贯彻点面结合的原则,制度和思想兼顾,对近代中国一些著名中学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影响也进行了重点剖析,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全面的中学教育历史图景。 谢长法,1965年11月生于河南新乡,1987年、1992年、1998年先后于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 前言

    第一章 中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

     第一节 早期游历官员对中学的介绍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一、教会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会中学的课程

      三、教会中学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中学的倡导与实践

     第四节 普通中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第二章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及其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一、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二、《教育世界》对日本及西方国家中学教育及其规章的刊介

     第二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中学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中学教育课程的演变、

      三、中学教育的师资问题

     第三节 清末中学的发展

      一、清末中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清末中学发展的典型省份分析——以直隶省为例

     第四节 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一、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

      二、清末中学教育发展的问题

     第五节 清末中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

      一、中学教科书的编译

      二、中学教科书的审定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中学教育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育

      一、确立新的中学教育宗旨

      二、建立新的中学教育体制

      三、民初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

      四、民初中学的管理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学教育的问题和争议

      一、“文实分科”及设立二部制的争议、

      二、分科选科制的探索与风行

      三、中学“男女同学”的争论及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陆费逵与民初的中学教育

      一、提倡中学学制改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二、重视中学国文教育,积极编写教科用书

    第四章 中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新学制”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新学制”对中学教育的改革

      二、“新学制”下中学教学的改革

      三、“新学制”颁布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第二节 舒新城与世纪年代的中学教育改革

      一、积极参与学制改革

      二、倡导、实践道尔顿制

     第三节 春晖中学卅。世纪年代中学教育的奇葩

      一、经亨颐与春晖中学的管理特色

      二、春晖中学的教师教学特色

      三、春晖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抗战前的中学教育

    第六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学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学教育史专著。全书以“中学教育的近代化”为主线,从中学的传入着笔,对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嬗变,就中学教育宗旨、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教育立法、中学“男女同学”,乃至中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作了全面的分析说明。同时,全书贯彻点面结合的原则,制度和思想兼顾,对近代中国一些著名中学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影响也进行了重点剖析,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全面的中学教育历史图景。
  • 作者简介:
    谢长法,1965年11月生于河南新乡,1987年、1992年、1998年先后于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

     第一节 早期游历官员对中学的介绍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一、教会中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会中学的课程

      三、教会中学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中学的倡导与实践

     第四节 普通中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第二章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及其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一、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

      二、《教育世界》对日本及西方国家中学教育及其规章的刊介

     第二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中学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中学教育课程的演变、

      三、中学教育的师资问题

     第三节 清末中学的发展

      一、清末中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清末中学发展的典型省份分析——以直隶省为例

     第四节 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一、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

      二、清末中学教育发展的问题

     第五节 清末中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

      一、中学教科书的编译

      二、中学教科书的审定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中学教育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育

      一、确立新的中学教育宗旨

      二、建立新的中学教育体制

      三、民初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

      四、民初中学的管理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学教育的问题和争议

      一、“文实分科”及设立二部制的争议、

      二、分科选科制的探索与风行

      三、中学“男女同学”的争论及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陆费逵与民初的中学教育

      一、提倡中学学制改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二、重视中学国文教育,积极编写教科用书

    第四章 中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新学制”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新学制”对中学教育的改革

      二、“新学制”下中学教学的改革

      三、“新学制”颁布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第二节 舒新城与世纪年代的中学教育改革

      一、积极参与学制改革

      二、倡导、实践道尔顿制

     第三节 春晖中学卅。世纪年代中学教育的奇葩

      一、经亨颐与春晖中学的管理特色

      二、春晖中学的教师教学特色

      三、春晖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抗战前的中学教育

    第六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学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文物研究·彝族卷
王羿;苏晖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韩震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好家风 志 儿童文学 新华正版
刘纳新编著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经济安全展望报告(2024)
苏剑 戚自科 主编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报告2022
刘柳 张天华 王凯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话语“走出去”:译介与传播研究
高彬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新诗叙事学(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杨四平 著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概况(修订版)
程爱民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哲学史
(编著者)钟泰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
贾玺增 高文静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IV)
郑祥 魏源送 王志伟 程荣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地方政府发展能力报告(2022—2023)
翟磊 主编 李鑫涛 李晨光 副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中学教育史
刘湛恩年谱
谢长法
中国中学教育史
教育家黄炎培研究
谢长法 著;宋恩荣、李剑萍 编
中国中学教育史
教育家黄炎培研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研究丛书
谢长法 著;宋恩荣、李剑萍 编
中国中学教育史
黄炎培画传
谢长法 著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职业教育史2011.5
谢长法 著
中国中学教育史
中国留学教育史
谢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