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500479833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曰:学以变化气质。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绝不仅仅是职业教育,亦不仅仅是知识之传授与学理之传承,因为任何知识之传授和学理之传承均会对受众造成新的蒙蔽。不断解学理之弊、启知识之蒙,据此而成为教育本身之使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代教育使命乃在于人文精神之培育、公民人格之建构。一个前瞻性时代的教育观,必同时具备信仰、德性和理性三要素,由此方得以塑造一个以信仰、道德、法律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公民社会。 李朝东,1962年7月生,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学院院长,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西北师大学术学位教学委员会委员。曾在北大、武大进修并研究外国哲学。出版《形而上学的现代困境》等论著,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王金元,1964年11月生,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主编、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导论
    一人格的意蕴与教育的启蒙使命
    二教育启蒙与人格建构的历史考察
    三教育启蒙的时代困境及其批判
    四教育启蒙及其理念的反思与公民人格的展开

    第一章教育的启蒙使命
    一教育:人共同行走的必由通道
    二教育启蒙:敢于明智与理性自由
    三理性的变异:启蒙的辩证法
    四教育启蒙与个人真实性

    第二章知识论:实证主义教育观批判
    一西方知识论传统与教育理念的演变
    二实证主义知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
    三现代教育的实证经验理性基础

    第三章美德论:教育与道德价值
    一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
    二科学求真与伦理求善
    三德性是道德教化的基础
    四道德教育的历史旨趣
    五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

    第四章信仰论:教育与理想信仰
    一真理(知识)与意义(信仰)的分离
    二教育的实用化与理想信仰的失落
    三信仰教育与责任承担

    第五章教育与公民人格建构
    一现代公民社会的精神品格
    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信仰、德性和知识的公民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曰:学以变化气质。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绝不仅仅是职业教育,亦不仅仅是知识之传授与学理之传承,因为任何知识之传授和学理之传承均会对受众造成新的蒙蔽。不断解学理之弊、启知识之蒙,据此而成为教育本身之使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代教育使命乃在于人文精神之培育、公民人格之建构。一个前瞻性时代的教育观,必同时具备信仰、德性和理性三要素,由此方得以塑造一个以信仰、道德、法律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公民社会。
  • 作者简介:
    李朝东,1962年7月生,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学院院长,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西北师大学术学位教学委员会委员。曾在北大、武大进修并研究外国哲学。出版《形而上学的现代困境》等论著,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王金元,1964年11月生,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主编、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录:
    导论
    一人格的意蕴与教育的启蒙使命
    二教育启蒙与人格建构的历史考察
    三教育启蒙的时代困境及其批判
    四教育启蒙及其理念的反思与公民人格的展开

    第一章教育的启蒙使命
    一教育:人共同行走的必由通道
    二教育启蒙:敢于明智与理性自由
    三理性的变异:启蒙的辩证法
    四教育启蒙与个人真实性

    第二章知识论:实证主义教育观批判
    一西方知识论传统与教育理念的演变
    二实证主义知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
    三现代教育的实证经验理性基础

    第三章美德论:教育与道德价值
    一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
    二科学求真与伦理求善
    三德性是道德教化的基础
    四道德教育的历史旨趣
    五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

    第四章信仰论:教育与理想信仰
    一真理(知识)与意义(信仰)的分离
    二教育的实用化与理想信仰的失落
    三信仰教育与责任承担

    第五章教育与公民人格建构
    一现代公民社会的精神品格
    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信仰、德性和知识的公民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路上的思与行
秦和 著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师生共同追寻生命的真谛
王俭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 大夏书系
颜莹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的时空漫游——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彭学明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学院的困扰(教师教育哲学译丛)
(美)戴维·F.拉巴里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与激情:社会转型背景下县城高中教师情感能量研究
胡鹏辉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政策与法规(修订版)
苏艳霞 孟宪景 贾晓静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人类学
凯瑟琳·安德森-莱维特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朱恬恬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法导读
唐之享
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
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总体规划论纲
苗逢春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