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

曹操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0-10
版次: 1
ISBN: 9787010032160
定价: 3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4页
字数: 36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11人买过
  •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魏的实际建立者。他倥偬军旅数十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打下了北方一片天下。本书取材丰富,对曹操的事功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其诸多重要思想及其实践,以及中国历史上对曹操的诸多评议都作了论述,为人谲诈的一面也如实作出了反映和评论。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了卓越贡献、既智且诈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张作耀,1931年生,山东平度人,汉族。1955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77年调至人民出版社,历任编审、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新华文摘》和《新华月报》主编等职。曾兼任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郭沫若学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等职。张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主要从事政策理论研究和书刊编辑工作。学习和工作之余,致力于个人学术研究。论文有《也谈太平天国革命性质》、《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论语新探〉初辨》、《孔门弟子异同论》、《孟轲》、《廖仲恺思想刍论》以及有关曹操和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诸多专题论评等;编著或主编的工具性、知识性书籍有《中国历史便览》、《大哉孔子》、《中国历史辞典》等;学术专著有《曹操评传》、《曹操传》、《刘备传》和《孙权传》。
      其主要学术成就:
      1.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性质和有关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在初涉学术研究时,先生曾把主要精力投在农民战争问题上。他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的研究成一家言,受到学界重视。他认为,太平天国革命基本上是单纯农民战争,但又带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率先提出,太平天国有过的一段相对稳定,不是因为实行了《天朝田亩制度》,而是由于实行了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和“造册投诚,完粮纳税”的政策。先生指出,宗教虽在农民战争发动初期起过组织群众和宣传群众的作用,但始终是坏作用比好作用大得多,束缚了人的主动性,把斗争引入歧途,模糊了敌我界限,最终成为内部团结的障碍,成为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关于孔子、孔门弟子和孟子的研究。先生详细分析了《论语》中“人”和“民”、“君子”和“小人”的用法,认为:春秋时代书面语言中的“人”字有时指统治阶级,有时泛指一切人,而“民”字则有时指奴隶,但较多情况却是凡不在官者皆称“民”;“君子”、“小人”的最初本义是“官”与“民”,进而引申出“有德者”和“无德者”以及敬称和自谦的区分,并不是阶级的不同,更不是政治派别的区分。先生不同意关于孔门存在路线斗争的观点,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了异同对比研究,证明了孔子同弟子以及诸弟子之间对于根本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相通的,即使时有互诘,但并未形成对立,更说不上路线分歧。先生对孟子的性善论、民贵君轻、行仁政、定于一、刺“兼爱”、非“为我”、尚分工以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心之官则思”等做了肯定性评价,认为孟子思想中有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用的积极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3.关于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的研究。先生的专著和不少文章对曹操、刘备作了专题研究。他认为曹操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因而对于曹操的事功和思想多做肯定性评述,同时也透视了曹操的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他肯定了刘备“折而不挠”的坚韧精神,但认为刘备的为人和政治、军事才能皆不足称,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人物,一位平庸君主。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只善大谋而不谙军旅征战,执法严格但不公允,用人重贤但不明于察,不重视僚属的培养。所以,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诸葛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关于廖仲恺思想的研究。先生曾发表数篇长文研究资产阶级革命家廖仲恺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哲学思想,肯定了廖仲恺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确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对三民主义的充实、实践和发展,指出如果没有廖仲恺的努力,很难设想会有第一次国共合作之成功。先生认为,廖仲恺一生的最后二三年间,思想已在向着一个崭新的阶段演变,他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经济学说的束缚,但在其社会实践中正在形成社会主义观念。
      张作耀还是一位学者型的资深编辑,在自己的研究和书稿审定中,都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原则,鼓励学术的新探讨,提倡前沿性研究,把总结和推出学术成果看作是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责任。先生热心提携后进,尽心尽力地培养有学术造诣的编辑人员。他在任职期间拟定的长期规划和组稿原则对于其所主管的部门出版物的学术定位发生着重要的和长久的影响,例如人民出版社的历史著作,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要求,出版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并形成了帝王传、断代史、著名学者学术文集等诸多学术系列丛书,得到学界的好评。先生认为,学术性著作应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至少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他所写的书评以及审稿中体现出的学术把关,都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江汉论坛》杂志上发表的《谈谈历史传记编写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历史传记层次不同,写法可异,但应遵循一些带有共性的原则。先生曾主编《新华文摘》近十年,他坚持主旋律,奉行“双百”方针,提出了“繁荣学术,荟萃文化”的办刊原则,强调把选文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拓展性研究上,从而为坚持和保证刊物的高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 绪言
    第一章动荡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家世源流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二、任侠放荡的少年时代
    三、初人仕途,勇向权贵和陋习挑战
    四、不愿违道取容,称疾归里
    第三章陈留起兵到中原始逐鹿
    一、拒绝参加“谋废灵帝”的行动
    二、陈留起兵
    三、“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四、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壮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四章迎帝都许
    一、迎帝都许
    二、百官总己以听
    三、重用贤能
    第五章推行屯田
    一、取“先代之良式”以为“定国之术”
    二、许下屯田
    三、不断完善屯田制度
    四、曹操建置屯田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第六章初试“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南征张绣
    二、东讨袁术
    三、长驱伐吕布
    第七章平定袁绍父子和北征乌桓
    一、官渡胜袁绍
    二、讨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乌桓
    第八章兵败赤壁
    一、间行轻进取荆州
    二、初战失利
    三、兵败赤壁
    第九章外备边防,内固权力
    一、军谯备战
    二、让县明志
    三、加强集权
    第十章西征马超与韩遂
    一、渡蒲阪,据河西,结营渭南
    二、巧施离间
    三、“兵之变化非一道”
    第十一章军败叹赞孙仲谋
    一、阮璃捉刀胁孙权
    二、军败叹赞孙仲谋
    三、密教张辽破敌军
    四、屡屡用兵无大功
    第十二章得陇不复望蜀
    一、遥制兵,夏侯渊建功西北
    二、亲督将,张鲁畏服封侯
    三、失掉“望蜀”的机会
    ……
    第十三章封公建国,晋爵为王
    第十四章联吴击关羽
    第十五章尚礼崇法,不信天命
    第十六章用人重谋,举贤勿拘品行
    第十七章抑制兼并,改革租税制度
    第十八章整顿风俗,倡办教育
    第十九章文学贡献
    第二十章多才多艺及其谲诈性格
  • 内容简介: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魏的实际建立者。他倥偬军旅数十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打下了北方一片天下。本书取材丰富,对曹操的事功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其诸多重要思想及其实践,以及中国历史上对曹操的诸多评议都作了论述,为人谲诈的一面也如实作出了反映和评论。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了卓越贡献、既智且诈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 作者简介:
      张作耀,1931年生,山东平度人,汉族。1955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77年调至人民出版社,历任编审、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新华文摘》和《新华月报》主编等职。曾兼任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郭沫若学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等职。张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主要从事政策理论研究和书刊编辑工作。学习和工作之余,致力于个人学术研究。论文有《也谈太平天国革命性质》、《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论语新探〉初辨》、《孔门弟子异同论》、《孟轲》、《廖仲恺思想刍论》以及有关曹操和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诸多专题论评等;编著或主编的工具性、知识性书籍有《中国历史便览》、《大哉孔子》、《中国历史辞典》等;学术专著有《曹操评传》、《曹操传》、《刘备传》和《孙权传》。
      其主要学术成就:
      1.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性质和有关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在初涉学术研究时,先生曾把主要精力投在农民战争问题上。他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的研究成一家言,受到学界重视。他认为,太平天国革命基本上是单纯农民战争,但又带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率先提出,太平天国有过的一段相对稳定,不是因为实行了《天朝田亩制度》,而是由于实行了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和“造册投诚,完粮纳税”的政策。先生指出,宗教虽在农民战争发动初期起过组织群众和宣传群众的作用,但始终是坏作用比好作用大得多,束缚了人的主动性,把斗争引入歧途,模糊了敌我界限,最终成为内部团结的障碍,成为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关于孔子、孔门弟子和孟子的研究。先生详细分析了《论语》中“人”和“民”、“君子”和“小人”的用法,认为:春秋时代书面语言中的“人”字有时指统治阶级,有时泛指一切人,而“民”字则有时指奴隶,但较多情况却是凡不在官者皆称“民”;“君子”、“小人”的最初本义是“官”与“民”,进而引申出“有德者”和“无德者”以及敬称和自谦的区分,并不是阶级的不同,更不是政治派别的区分。先生不同意关于孔门存在路线斗争的观点,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了异同对比研究,证明了孔子同弟子以及诸弟子之间对于根本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相通的,即使时有互诘,但并未形成对立,更说不上路线分歧。先生对孟子的性善论、民贵君轻、行仁政、定于一、刺“兼爱”、非“为我”、尚分工以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心之官则思”等做了肯定性评价,认为孟子思想中有消极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用的积极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3.关于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的研究。先生的专著和不少文章对曹操、刘备作了专题研究。他认为曹操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因而对于曹操的事功和思想多做肯定性评述,同时也透视了曹操的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他肯定了刘备“折而不挠”的坚韧精神,但认为刘备的为人和政治、军事才能皆不足称,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人物,一位平庸君主。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只善大谋而不谙军旅征战,执法严格但不公允,用人重贤但不明于察,不重视僚属的培养。所以,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诸葛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关于廖仲恺思想的研究。先生曾发表数篇长文研究资产阶级革命家廖仲恺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哲学思想,肯定了廖仲恺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确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对三民主义的充实、实践和发展,指出如果没有廖仲恺的努力,很难设想会有第一次国共合作之成功。先生认为,廖仲恺一生的最后二三年间,思想已在向着一个崭新的阶段演变,他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经济学说的束缚,但在其社会实践中正在形成社会主义观念。
      张作耀还是一位学者型的资深编辑,在自己的研究和书稿审定中,都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原则,鼓励学术的新探讨,提倡前沿性研究,把总结和推出学术成果看作是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责任。先生热心提携后进,尽心尽力地培养有学术造诣的编辑人员。他在任职期间拟定的长期规划和组稿原则对于其所主管的部门出版物的学术定位发生着重要的和长久的影响,例如人民出版社的历史著作,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要求,出版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并形成了帝王传、断代史、著名学者学术文集等诸多学术系列丛书,得到学界的好评。先生认为,学术性著作应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至少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他所写的书评以及审稿中体现出的学术把关,都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江汉论坛》杂志上发表的《谈谈历史传记编写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历史传记层次不同,写法可异,但应遵循一些带有共性的原则。先生曾主编《新华文摘》近十年,他坚持主旋律,奉行“双百”方针,提出了“繁荣学术,荟萃文化”的办刊原则,强调把选文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拓展性研究上,从而为坚持和保证刊物的高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
  • 目录:
    绪言
    第一章动荡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家世源流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二、任侠放荡的少年时代
    三、初人仕途,勇向权贵和陋习挑战
    四、不愿违道取容,称疾归里
    第三章陈留起兵到中原始逐鹿
    一、拒绝参加“谋废灵帝”的行动
    二、陈留起兵
    三、“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四、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壮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四章迎帝都许
    一、迎帝都许
    二、百官总己以听
    三、重用贤能
    第五章推行屯田
    一、取“先代之良式”以为“定国之术”
    二、许下屯田
    三、不断完善屯田制度
    四、曹操建置屯田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第六章初试“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南征张绣
    二、东讨袁术
    三、长驱伐吕布
    第七章平定袁绍父子和北征乌桓
    一、官渡胜袁绍
    二、讨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乌桓
    第八章兵败赤壁
    一、间行轻进取荆州
    二、初战失利
    三、兵败赤壁
    第九章外备边防,内固权力
    一、军谯备战
    二、让县明志
    三、加强集权
    第十章西征马超与韩遂
    一、渡蒲阪,据河西,结营渭南
    二、巧施离间
    三、“兵之变化非一道”
    第十一章军败叹赞孙仲谋
    一、阮璃捉刀胁孙权
    二、军败叹赞孙仲谋
    三、密教张辽破敌军
    四、屡屡用兵无大功
    第十二章得陇不复望蜀
    一、遥制兵,夏侯渊建功西北
    二、亲督将,张鲁畏服封侯
    三、失掉“望蜀”的机会
    ……
    第十三章封公建国,晋爵为王
    第十四章联吴击关羽
    第十五章尚礼崇法,不信天命
    第十六章用人重谋,举贤勿拘品行
    第十七章抑制兼并,改革租税制度
    第十八章整顿风俗,倡办教育
    第十九章文学贡献
    第二十章多才多艺及其谲诈性格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1)
系列丛书 / 更多
曹操传
汉武帝刘彻传
蔡瑶 著
曹操传
秦始皇嬴政传
邹屿晨 著
曹操传
清圣祖康熙传
高靖翔 著
曹操传
汉高祖刘邦传
蔡、瑶 著
曹操传
女皇武则天传
李玉红 著
曹操传
魏武帝曹操传
葛鑫浩 著
曹操传
蜀汉昭烈帝刘备传
谌龙霄 著
曹操传
唐太宗李世民传
冯景瀚 著
曹操传
孙权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雍正传(精)
冯尔康 著
曹操传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汉武帝传
杨生民 著
曹操传
清高宗乾隆传
董思谋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曹操传
曹操诗集(汉英对照版)
赵彦春 著
曹操传
曹操多阳谋(曹操的可怕,在于他光明正大、防无可防的阳谋!《老谋子司马懿》作者秦涛全新力作)
读客文化 出品;秦涛
曹操传
曹操集全鉴(珍藏版)
迟双明
曹操传
曹操传
张亚新 著
曹操传
曹操(2023新版。易中天长篇历史小说)
果麦文化 出品;易中天
曹操传
曹操(易中天长篇历史小说)
果麦文化 出品;易中天
曹操传
曹操:乱世赢家 客观讲史 有趣爆料 读完本书带你了解真正的魏武大帝
郭瑞祥
曹操传
曹操·袁绍·黄巾(增订本)
方诗铭
曹操传
曹操诗集(汉英对照版)
赵彦春
曹操传
曹操传: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章义和 著;斯坦威 出品
曹操传
曹操传
陈世霖
曹操传
曹操(柏杨、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陈舜臣呕心之作。)
[日]陈舜臣 著;新华先锋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曹操传
孙权传(平)—历代帝王传记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孙权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曹操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历代帝王传记:刘备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刘备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曹操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曹操评传(上下册)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孙权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孙权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刘备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曹操评传
张作耀 著
曹操传
曹操传
张作耀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