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万隆(行动之书)

后万隆(行动之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22-04
版次: 1
ISBN: 9787532177684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3人买过
  • “行动之书”一共四部,梳理中国美术学院策展十余年来的实践脉络。
      第一部《后万隆》,梳理国美策展的文化脉络。自“地之缘”开始,探讨亚洲的地缘政治结构中当代艺术的发生与迁徙;经过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直至亚际书院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对“后万隆”时代第三世界思想运动的提案,呈现出国美策展研究是如何在全球文化政治的话语批判中确立起自身的思想坐标与精神向度。 高世名,策展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曾任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美国克拉克高等研究院(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国际研究员、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学术委员、《新美术》编委等。策划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山水宣言”(2016)、“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2017)、“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2017)等。出版专著有《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分析》等。 总序

    I 解放的艺术——策展作为行动之书/ 高世名

    缘起

    1 “ 全球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境遇/ 许江、高世名

    19 《行动之书· 后万隆》导言

    23 第一章 地之缘

    26 地之缘/ 高世名

    34 大地之缘与天时之间/ 许江

    49 亚洲谜结(节选)/ 高世名

    64 多个历史世界中的亚洲与东亚文明圈/ 汪晖

    87 亚洲:共同塑形的身份标识/ 酒井直树

    101 第二章 与后殖民说再见

    104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

    115 “ 后殖民之后”的观察和预感/ 高世名

    142 在业火中升华——亚洲喧嚣札记/ 萨拉·马哈拉吉

    180 现代中国与当下的机遇/ 张颂仁

    198 桃花源记(421—2008)/ 黄永砅

    208 即将到来的历史/ 许江、高世名

    223 第三章 排演

    227 第一节 巡回排演

    228 何谓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展思考/ 高世名

    241 第一幕:胡志明小道

    245 “胡志明小道”札记/ 高世名

    249 走在胡志明小道上

    271 第二幕:指路明灯

    272 致利亚姆·吉利克和安东·维多克的信

    277 第三幕:巡回排演——主体展

    285 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

    291 “ 从西天到中土”缘起/ 张颂仁

    294 作为方法的印度/ 陈光兴

    302 我从“印中对话”中学到了什么? / 高世名

    316 论离散艺术——关于意义错置的思考/ 霍米·巴巴

    331 第二节 排演之后

    332 “ 排演之后”系列工作坊

    334 通过马塞尔·杜尚去思想/ 萨拉·马哈拉吉

    361 资本论:电影行动——为了一部尚未出现的电影

    366 回复——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讨论节选)

    377 第四章 后万隆

    380 “ 后万隆”时代的愿景与方案/ 高世名

    389 第一节 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390 变动中的世界 变动中的想象——2012 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394 帝国主义存活无恙,但依然在进化中/ 周莫·夸梅·桑达拉姆

    417 第二节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

    418 《人间思想》发刊词/ 高世名

    420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2014 人间思想论坛

    424 在思想中运动,在运动中思想/ 高世名

    433 第三节 亚际双年展论坛

    434 2014—2017 亚际双年展论坛

    439 “生产”,作为艺术批判性的关键词/ 黄建宏

    453 第四节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

    454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杭州论坛

    456 独立自主:作为一种思想的方法/ 许江

    461 从万隆(1955)到2015 / 萨米尔·阿明

    475 第五节 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476 2016 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484 在公共知识分子与学者之间/ 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511 异世界中心/ 另一个世界中心/ 高世名

    519 第六节 思想第三世界

    520 思想第三世界:艺术、翻译与媒体国际工作坊

    523 站在万隆的肩膀上思考中国与世界/ 王智明
  • 内容简介:
    “行动之书”一共四部,梳理中国美术学院策展十余年来的实践脉络。
      第一部《后万隆》,梳理国美策展的文化脉络。自“地之缘”开始,探讨亚洲的地缘政治结构中当代艺术的发生与迁徙;经过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直至亚际书院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对“后万隆”时代第三世界思想运动的提案,呈现出国美策展研究是如何在全球文化政治的话语批判中确立起自身的思想坐标与精神向度。
  • 作者简介:
    高世名,策展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曾任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美国克拉克高等研究院(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国际研究员、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学术委员、《新美术》编委等。策划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山水宣言”(2016)、“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2017)、“未来媒体/艺术宣言展”(2017)等。出版专著有《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分析》等。
  • 目录:
    总序

    I 解放的艺术——策展作为行动之书/ 高世名

    缘起

    1 “ 全球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境遇/ 许江、高世名

    19 《行动之书· 后万隆》导言

    23 第一章 地之缘

    26 地之缘/ 高世名

    34 大地之缘与天时之间/ 许江

    49 亚洲谜结(节选)/ 高世名

    64 多个历史世界中的亚洲与东亚文明圈/ 汪晖

    87 亚洲:共同塑形的身份标识/ 酒井直树

    101 第二章 与后殖民说再见

    104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

    115 “ 后殖民之后”的观察和预感/ 高世名

    142 在业火中升华——亚洲喧嚣札记/ 萨拉·马哈拉吉

    180 现代中国与当下的机遇/ 张颂仁

    198 桃花源记(421—2008)/ 黄永砅

    208 即将到来的历史/ 许江、高世名

    223 第三章 排演

    227 第一节 巡回排演

    228 何谓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展思考/ 高世名

    241 第一幕:胡志明小道

    245 “胡志明小道”札记/ 高世名

    249 走在胡志明小道上

    271 第二幕:指路明灯

    272 致利亚姆·吉利克和安东·维多克的信

    277 第三幕:巡回排演——主体展

    285 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

    291 “ 从西天到中土”缘起/ 张颂仁

    294 作为方法的印度/ 陈光兴

    302 我从“印中对话”中学到了什么? / 高世名

    316 论离散艺术——关于意义错置的思考/ 霍米·巴巴

    331 第二节 排演之后

    332 “ 排演之后”系列工作坊

    334 通过马塞尔·杜尚去思想/ 萨拉·马哈拉吉

    361 资本论:电影行动——为了一部尚未出现的电影

    366 回复——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讨论节选)

    377 第四章 后万隆

    380 “ 后万隆”时代的愿景与方案/ 高世名

    389 第一节 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390 变动中的世界 变动中的想象——2012 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394 帝国主义存活无恙,但依然在进化中/ 周莫·夸梅·桑达拉姆

    417 第二节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

    418 《人间思想》发刊词/ 高世名

    420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2014 人间思想论坛

    424 在思想中运动,在运动中思想/ 高世名

    433 第三节 亚际双年展论坛

    434 2014—2017 亚际双年展论坛

    439 “生产”,作为艺术批判性的关键词/ 黄建宏

    453 第四节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

    454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杭州论坛

    456 独立自主:作为一种思想的方法/ 许江

    461 从万隆(1955)到2015 / 萨米尔·阿明

    475 第五节 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476 2016 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484 在公共知识分子与学者之间/ 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511 异世界中心/ 另一个世界中心/ 高世名

    519 第六节 思想第三世界

    520 思想第三世界:艺术、翻译与媒体国际工作坊

    523 站在万隆的肩膀上思考中国与世界/ 王智明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后万隆(行动之书)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后万隆(行动之书)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后万隆(行动之书)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后万隆(行动之书)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后万隆(行动之书)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后万隆(行动之书)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后万隆(行动之书)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后万隆(行动之书)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后万隆(行动之书)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后万隆(行动之书)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后万隆(行动之书)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后万隆(行动之书)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后万隆(行动之书)
自我创造的技术:人的危机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高世名
后万隆(行动之书)
把可能性还给历史(行动之书)
高世名 著
后万隆(行动之书)
未来媒体(行动之书)
高世名 著
后万隆(行动之书)
感觉田野(行动之书)
高世名 主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从头开始 : 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
高世名
后万隆(行动之书)
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
高世名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生态艺术实践/跨媒体艺术丛书
高世名 著;郑波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赤子之心(吴山明美术馆开馆展作品集)
高世名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如水的社群(汉文英文)/跨媒体艺术丛书
高世名、郑波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表演性媒介(汉文英文)/跨媒体艺术丛书
高世名、石可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图形设计研究/国美金课
高世名 著;许江、毕学锋、王雪青、胡珂 编
后万隆(行动之书)
主题性形象再写生/国美金课
高世名 著;许江、杨奇瑞、余晨星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