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导论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5
版次: 1
ISBN: 9787510046520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6页
字数: 29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语言文字
  • 尽管近年来已涌现不少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论”、“教学论”以及“教学法”方面的书,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阐述,对汉语教学规律的探讨,仍然是我们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弱项。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以教师培养和教师资质的认证为例,首先强调实践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是必要的:教师的“天职”是上好课。但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能力如何提高?仍然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了解汉语教学的规律,所谓的实践能力只能是机械操作的能力,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创造性、只会“依葫芦画瓢”、缺乏因地制宜应变能力的“教书匠”,而无法适应21世纪“后方法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面临着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所谓“汉语难”这一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汉语对无论是南北美还是东西欧,甚至印度、中亚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与他们的母语谱系关系十分遥远的、陌生的目的语,汉语的不同于形态变化的语法手段,特别是汉字和声调这两大难关,使汉语成为绝大多数学习者难学的“真正外语”。一般说来,西方的教学理论所揭示的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对汉语教学也是适用的,但像上述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不可能指望在现有的西方教学理论宝库中找到答案,盲目地照搬“亲属语言”之间的教学方法,只能使汉语教学走入歧途。
    显然,以加强学科的理论研究为龙头,建设一个能作为强有力后盾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非常需要论述学科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有新意的著作,刘谦功教授的这部新作正是适应形势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刘谦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多次出国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成果有专著、论文、教材等多种。 第一章历史的轨迹与今天的面貌
    第一节回望历史
    一、汉语之所以为汉语
    二、大唐盛世的游方与留学
    三、西风东渐与中学西传中的汉语教学
    第二节还看今朝
    一、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二、海外的“汉学”与“中国学”
    三、中外合作的孔子学院
    本章小结

    第二章多元化的观念与多样性的做法
    第一节纷繁的教学对象与教育背景
    一、从中国走向世界
    二、适应全球语言文化的多元化
    第二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英语教学与法语教学
    二、歌德学院与塞万提斯学院
    第三节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固本培元”的重要性
    二、“执简驭繁”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理论的深入与实践的浅出
    第一节汉语要素“要”在哪里?
    一、完备封闭的语音系统
    二、动静相宜的词汇意义
    三、辩证统一的语法关系
    四、神形兼备的文字结构
    第二节汉语的与时俱进
    一、媒体语言的引导作用与规范问题
    二、并非一成不变的汉语语音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有利因素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第四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与原则
    一、宜简不宜繁
    二、语法、语义、语用并重
    三、螺旋式上升
    本章小结

    第四章教无定法与贵在得法
    第一节汉语要素的“教”与“学”
    一、语音教学与正音问题
    二、词汇教学与学以致用
    三、语法教学与造句能力
    四、汉字教学与文化认知
    第二节汉语技能的教与学
    一、大综合——听说读写兼顾
    二、分技能——以点带面相互促进
    三、小综合——融会贯通之法
    第三节汉语交际的教与学
    一、交际的准确性
    二、交际的得体性
    三、交际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
    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语言对文化的承载
    第二节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相辅相成
    一、怎样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
    二、“厚今薄古”问题
    三、注重交流与互动
    第三节来华留学生实习的组织与运作
    一、留学生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留学生实习的组织和运作程序
    三、关于留学生实习的理论探讨
    四、留学生实习实例分析
    第四节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策划
    一、怎样介绍当代中国?
    二、向学生介绍哪些中华文化基础知识?
    三、传统文化才艺对汉语教学有什么辅助作用?
    四、怎样处理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五、怎样组织一次文化活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术有专攻与学贯中西
    第一节不断扩大的本科专业领域
    一、汉语言专业方向越来越多
    二、中国语言文化专业范围越来越广
    第二节专门用途汉语教学越来越成熟
    一、商务汉语的基本特点
    二、旅游汉语的教学实践
    三、科技汉语的课程设置
    四、医学汉语的学以致用
    第三节面向全世界的研究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一、理念上的全球视角与区域视角
    二、方法上的“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
    本章小结

    第七章当务之急与长久之计
    第一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从国际化到国别化
    二、从单一性到多样性
    三、从静态观到动态观
    第二节如何使当务之急转化为长久之计
    一、办法永远比问题多
    二、实践与理论循环往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尽管近年来已涌现不少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论”、“教学论”以及“教学法”方面的书,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阐述,对汉语教学规律的探讨,仍然是我们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弱项。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以教师培养和教师资质的认证为例,首先强调实践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是必要的:教师的“天职”是上好课。但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能力如何提高?仍然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了解汉语教学的规律,所谓的实践能力只能是机械操作的能力,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创造性、只会“依葫芦画瓢”、缺乏因地制宜应变能力的“教书匠”,而无法适应21世纪“后方法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面临着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所谓“汉语难”这一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汉语对无论是南北美还是东西欧,甚至印度、中亚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与他们的母语谱系关系十分遥远的、陌生的目的语,汉语的不同于形态变化的语法手段,特别是汉字和声调这两大难关,使汉语成为绝大多数学习者难学的“真正外语”。一般说来,西方的教学理论所揭示的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对汉语教学也是适用的,但像上述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不可能指望在现有的西方教学理论宝库中找到答案,盲目地照搬“亲属语言”之间的教学方法,只能使汉语教学走入歧途。
    显然,以加强学科的理论研究为龙头,建设一个能作为强有力后盾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非常需要论述学科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有新意的著作,刘谦功教授的这部新作正是适应形势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 作者简介:
    刘谦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多次出国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成果有专著、论文、教材等多种。
  • 目录:
    第一章历史的轨迹与今天的面貌
    第一节回望历史
    一、汉语之所以为汉语
    二、大唐盛世的游方与留学
    三、西风东渐与中学西传中的汉语教学
    第二节还看今朝
    一、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二、海外的“汉学”与“中国学”
    三、中外合作的孔子学院
    本章小结

    第二章多元化的观念与多样性的做法
    第一节纷繁的教学对象与教育背景
    一、从中国走向世界
    二、适应全球语言文化的多元化
    第二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英语教学与法语教学
    二、歌德学院与塞万提斯学院
    第三节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固本培元”的重要性
    二、“执简驭繁”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理论的深入与实践的浅出
    第一节汉语要素“要”在哪里?
    一、完备封闭的语音系统
    二、动静相宜的词汇意义
    三、辩证统一的语法关系
    四、神形兼备的文字结构
    第二节汉语的与时俱进
    一、媒体语言的引导作用与规范问题
    二、并非一成不变的汉语语音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有利因素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第四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与原则
    一、宜简不宜繁
    二、语法、语义、语用并重
    三、螺旋式上升
    本章小结

    第四章教无定法与贵在得法
    第一节汉语要素的“教”与“学”
    一、语音教学与正音问题
    二、词汇教学与学以致用
    三、语法教学与造句能力
    四、汉字教学与文化认知
    第二节汉语技能的教与学
    一、大综合——听说读写兼顾
    二、分技能——以点带面相互促进
    三、小综合——融会贯通之法
    第三节汉语交际的教与学
    一、交际的准确性
    二、交际的得体性
    三、交际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
    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语言对文化的承载
    第二节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相辅相成
    一、怎样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
    二、“厚今薄古”问题
    三、注重交流与互动
    第三节来华留学生实习的组织与运作
    一、留学生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留学生实习的组织和运作程序
    三、关于留学生实习的理论探讨
    四、留学生实习实例分析
    第四节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策划
    一、怎样介绍当代中国?
    二、向学生介绍哪些中华文化基础知识?
    三、传统文化才艺对汉语教学有什么辅助作用?
    四、怎样处理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五、怎样组织一次文化活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术有专攻与学贯中西
    第一节不断扩大的本科专业领域
    一、汉语言专业方向越来越多
    二、中国语言文化专业范围越来越广
    第二节专门用途汉语教学越来越成熟
    一、商务汉语的基本特点
    二、旅游汉语的教学实践
    三、科技汉语的课程设置
    四、医学汉语的学以致用
    第三节面向全世界的研究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一、理念上的全球视角与区域视角
    二、方法上的“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
    本章小结

    第七章当务之急与长久之计
    第一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从国际化到国别化
    二、从单一性到多样性
    三、从静态观到动态观
    第二节如何使当务之急转化为长久之计
    一、办法永远比问题多
    二、实践与理论循环往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