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0-11
版次: 1
ISBN: 9787100072434
定价: 3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75人买过
  •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7年先后分七辑印行了名著三百种。现继续编印第八辑。到1998年底出版至34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

    英译本前言
    导言
    1.是否有决定城镇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2.关于对城市调查研究的设计和资料来源的一些说明
    第一部分理论篇: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一章基本概念
    1.作为等级序列原则的集中
    2.中心地
    3.重要性和中心性
    4.中心商品和服务
    5.补充区域
    6.经济距离和商品范围
    第二章静态联系
    1.引言:中心商品的消费与中心地的发展
    2.中心地人口分布
    3.人口密度与人口结构
    4.中心商品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
    第三章动态过程
    1.引言:动态观点
    2.人口
    3.中心商品
    4.生产成本与技术进步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的动态方面
    9.经济循环
    第四章结果
    普通经济理论与专门经济理论

    第二部分联系篇:区位理论应用于实际聚落地理
    引言:问题
    第一章中心地的确定方法
    1.一个地方的重要性
    2.一个地方的中心性
    第二章初步结果
    1.中心地
    2.体系的其他要素
    3.体系

    第三部分区域篇:德国南部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
    第一章慕尼黑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慕尼黑P级体系
    (2)奥格斯堡P级体系
    (3)阿尔卑斯体系
    (4)东部G级体系
    3.结果
    第二章纽伦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
    第三章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
    第三章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
    第四章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
    第四章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特拉斯堡P级体系
    (2)巴塞尔P级体系
    (3)卡尔斯鲁厄P级体系
    (4)曼海姆P级体系
    (5)萨尔布吕肯P级体系
    3.结果
    第五章法兰克福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法兰克福L级体系的特殊地位
    (2)L级中心
    (3)L级连线距离
    (4)P级中心地
    (5)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法兰克福P级体系
    (2)美因茨-维斯巴登P级体系
    (3)中间体系
    (4)卡塞尔P级体系
    3.结果

    第四部分结论篇
    第一章理论的确证
    1.分布规律
    2.经济对第三类偏差的解释
    3.经济理论难于解释的偏差
    第二章聚落地理学方法论的总结
    1.聚落地理学中的经济方法
    2.聚落地理学中的其他方法
    3.国民经济与经济地理学
    附录
    1.慕尼黑、纽伦堡、斯图加特、斯特拉斯堡、法兰克福和德国南部L级体系的分布频率
    2.附表
    表Ⅰ慕尼黑L级体系
    表Ⅱ纽伦堡L级体系
    表Ⅲ斯图加特L级体系
    表Ⅳ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表Ⅴ法兰克福(美因河畔)L级体系
    文献目录
    书籍
    文章
  • 内容简介: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97年先后分七辑印行了名著三百种。现继续编印第八辑。到1998年底出版至34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 作者简介:

    。。。

  • 目录:
    英译本前言
    导言
    1.是否有决定城镇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2.关于对城市调查研究的设计和资料来源的一些说明
    第一部分理论篇: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一章基本概念
    1.作为等级序列原则的集中
    2.中心地
    3.重要性和中心性
    4.中心商品和服务
    5.补充区域
    6.经济距离和商品范围
    第二章静态联系
    1.引言:中心商品的消费与中心地的发展
    2.中心地人口分布
    3.人口密度与人口结构
    4.中心商品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
    第三章动态过程
    1.引言:动态观点
    2.人口
    3.中心商品
    4.生产成本与技术进步
    5.区域
    6.交通
    7.中心商品的范围
    8.中心地体系的动态方面
    9.经济循环
    第四章结果
    普通经济理论与专门经济理论

    第二部分联系篇:区位理论应用于实际聚落地理
    引言:问题
    第一章中心地的确定方法
    1.一个地方的重要性
    2.一个地方的中心性
    第二章初步结果
    1.中心地
    2.体系的其他要素
    3.体系

    第三部分区域篇:德国南部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
    第一章慕尼黑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慕尼黑P级体系
    (2)奥格斯堡P级体系
    (3)阿尔卑斯体系
    (4)东部G级体系
    3.结果
    第二章纽伦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
    第三章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纽伦堡P级体系
    (2)维尔茨堡P级体系
    (3)雷根斯堡P级体系
    (4)其他G级体系
    3.结果
    第三章斯图加特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L级中心
    (2)L级连线距离
    (3)P级中心地
    (4)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
    第四章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图加特P级体系
    (2)乌尔姆P级体系
    (3)博登湖各G级体系
    (4)L级体系的西南部
    (5)L级体系的东北部
    3.结果
    第四章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上莱茵L级体系分析的特殊难点
    (2)P级中心地
    (3)G级中心地
    (4)相邻L级体系对上莱茵L级体系的确定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斯特拉斯堡P级体系
    (2)巴塞尔P级体系
    (3)卡尔斯鲁厄P级体系
    (4)曼海姆P级体系
    (5)萨尔布吕肯P级体系
    3.结果
    第五章法兰克福L级体系
    1.基本事实
    (1)法兰克福L级体系的特殊地位
    (2)L级中心
    (3)L级连线距离
    (4)P级中心地
    (5)G级中心地
    2.各G级体系的分析
    (1)法兰克福P级体系
    (2)美因茨-维斯巴登P级体系
    (3)中间体系
    (4)卡塞尔P级体系
    3.结果

    第四部分结论篇
    第一章理论的确证
    1.分布规律
    2.经济对第三类偏差的解释
    3.经济理论难于解释的偏差
    第二章聚落地理学方法论的总结
    1.聚落地理学中的经济方法
    2.聚落地理学中的其他方法
    3.国民经济与经济地理学
    附录
    1.慕尼黑、纽伦堡、斯图加特、斯特拉斯堡、法兰克福和德国南部L级体系的分布频率
    2.附表
    表Ⅰ慕尼黑L级体系
    表Ⅱ纽伦堡L级体系
    表Ⅲ斯图加特L级体系
    表Ⅳ斯特拉斯堡L级体系
    表Ⅴ法兰克福(美因河畔)L级体系
    文献目录
    书籍
    文章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第六集团军之死
[英]乔纳森·特里格 著;刘萌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专注力养成大画册-我的职业启蒙
作者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工科大学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刈剪--基于马君武与广西大学的研究/教育中国与知识空间丛书/梦山书系
全守杰 著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队
流年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
陈悦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债法各论(第16版)
[德]迪尔克·罗歇尔德斯 著;陈丽婧 译;沈小军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工业史:制造强国的崛起
约阿希姆·莫尔(JoachimMohr)伊娃-玛丽亚·施努尔(Eva-MariaSchnurr) 编;颉腾文化 出品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哲学(2023年卷上总第43期)
邓晓芒 编者;舒红跃;责编:周琼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哲学(2022年卷下总第42期)
舒红跃 主编;邓晓芒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基金会的创新实践
基金会中心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哲学2023年卷(下 )第44期 外国哲学 编者:邓晓芒//舒红跃| 新华正版
邓晓芒 编者;舒红跃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精)/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杨祖陶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不要挖鼻孔!!
[德]安妮特·朗根 著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内燃机技术 (原书第8版)
[德]理夏德·范·巴舒伊森(RichardvanBasshuysen)弗雷德·舍费尔(FredSchaefer) 著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古代遗产:欧洲的源起(贝克欧洲史
[德]哈特穆特·莱平著徐庆(HartmutLeppin)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冷战和福利国家:1945~1989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哈特穆特·克尔布勒著张萍(HartmutKaelble)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德]约翰内斯·弗里德著刘晓编刘晓(JohannesFried)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国家竞争与理性:1648~1789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格里特·瓦尔特著徐庆编徐庆(GerritWalther)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革命与改革:1789~1850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安德里亚斯·法尔迈尔著李昱彤(AndreasFahrmeir)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边境体验和君主秩序:1200~1500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贝恩德·施耐德穆勒著刘博(BerndSchneidmüller)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鲁兹·拉斐尔(LutzRaphael)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宗教战争与欧洲的扩张:1500~1648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德]路易丝·朔恩-许特著郭翕慈编郭翕慈(LuiseSchorn-Schütte) 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残篇:英文
[德]第尔斯(HermannDiels) 编著;[英]弗里曼(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肝脏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与解读
[德]塞巴斯蒂安·穆勒张波杨筱 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