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十卷):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十卷):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514141795
定价: 17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35页
字数: 6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9人买过
  •   《新编经济思想史》试图突破以往大多数就经济思想演变的单一线索,以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为主线,重点研究17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经济学的进展和经济学人思潮的变迁,并着力体现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新编经济思想史》意图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合一起,在此基础上用综合的经济思想和多元的综合思想来指导《新编经济思想史》的编写。
      《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十卷):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纵横古今、东学西鉴,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综合史”;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交汇;不仅是西方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交汇,也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国外经济思想的交汇。 赵晓雷,1955年5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缙云,教授。1983年、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经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跨世纪科研(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绪言
    一、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初期发展概述(1949~1978年)
    二、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繁荣发展概述(1979~1991年)
    三、中国现代经济思想转型发展概述(1992~2010年)

    上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初期发展(1949~1978年)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时代特征
    一、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
    二、1966~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探索
    二、20世纪70年代末的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思想
    一、过渡时期的界定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经济分析
    三、过渡时期相关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过渡时期经济政策思想的讨论
    第二章 西方经济思想引进和研究
    第一节 西方经济思想引进研究综述
    一、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和评价
    二、对西方“庸俗经济学”的认识和评价
    第二节 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引进研究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引进研究
    二、西方经济学说史引进研究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第二节 生产力理论、人口理论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理论
    一、生产力理论和人口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
    第三节 陈云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行调控政策思想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思想
    二、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主、辅构造思想
    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战略概念考察
    二、20世纪50年代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两种思想论争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的决策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发展战略思想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评析
    一、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中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繁荣发展(1979~1991年)
    第五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要点概述
    一、对传统理论问题的继续和延伸研究
    二、对传统理论和概念作新的表述和研究
    三、对新的经济理论问题作重点研究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扩充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探讨
    ……
    下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转型发展(1992~2010年)
    附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新编经济思想史》试图突破以往大多数就经济思想演变的单一线索,以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为主线,重点研究17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经济学的进展和经济学人思潮的变迁,并着力体现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新编经济思想史》意图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合一起,在此基础上用综合的经济思想和多元的综合思想来指导《新编经济思想史》的编写。
      《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十卷):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纵横古今、东学西鉴,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综合史”;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交汇;不仅是西方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交汇,也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国外经济思想的交汇。
  • 作者简介:
    赵晓雷,1955年5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缙云,教授。1983年、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经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跨世纪科研(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 目录:
    绪言
    一、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初期发展概述(1949~1978年)
    二、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繁荣发展概述(1979~1991年)
    三、中国现代经济思想转型发展概述(1992~2010年)

    上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初期发展(1949~1978年)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时代特征
    一、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
    二、1966~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探索
    二、20世纪70年代末的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思想
    一、过渡时期的界定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经济分析
    三、过渡时期相关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过渡时期经济政策思想的讨论
    第二章 西方经济思想引进和研究
    第一节 西方经济思想引进研究综述
    一、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和评价
    二、对西方“庸俗经济学”的认识和评价
    第二节 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引进研究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引进研究
    二、西方经济学说史引进研究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第二节 生产力理论、人口理论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理论
    一、生产力理论和人口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
    第三节 陈云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行调控政策思想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思想
    二、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主、辅构造思想
    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改革思想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战略概念考察
    二、20世纪50年代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两种思想论争
    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的决策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发展战略思想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评析
    一、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中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繁荣发展(1979~1991年)
    第五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要点概述
    一、对传统理论问题的继续和延伸研究
    二、对传统理论和概念作新的表述和研究
    三、对新的经济理论问题作重点研究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扩充
    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探讨
    ……
    下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转型发展(1992~2010年)
    附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