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
出版时间: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560164298
定价:
23.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6页
字数:
160千字
-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农民工在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本书共分五大章节:第一章,农民工弱势化程度分析:已成为城镇弱势群体的主体之一;第二章,造成农民工弱势状况的因素分析:制度的缺失与不公平;第三章,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理论支持;第四章,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第五章,政府完善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制度安排。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主要论点
第一章 农民工弱势化程度分析:已成为城镇弱势群体的主体之一
一、农民工群体产生的制度背景: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构成
(三)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与农民工的产生
二、农民工弱势化的基本表现一
(一)政治层面的弱势:政治参与权利的缺失
(二)就业层面的弱势:公平就业权利的缺失
(三)社会产品分配层面的弱势:劳动报酬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四)人力资源开发层面的弱势:教育培训权利的缺失
(五)社会层面的弱势:生活方式的边缘化和生活环境中的歧视
第二章 造成农民工弱势状况的因素分析:制度的缺失与不公平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
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四、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平
五、二元体制影响下市民形成的固有观念
第三章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理论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有效性分析
(一)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其弱势地位的改变
(二)农民工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度因素的制约
二、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制度框架分析
(一)概念分析
(二)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制度框架
第四章 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质与量
(一)在数量上,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质量上,农民工的状况令人堪忧
二、现阶段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工资制度与教育培训制度的制约
(二)农民工人力资源的流动:户籍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
(三)农民工人力资源的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就业制度的歧视
(四)农民工人力资源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护制度的缺失
第五章 政府完善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制度安排
一、保证农民工人力资源有效培养的制度安排
(一)工资制度:增强农民工积累人力资本的经济能力
(二)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源的质量
二、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源合理、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退出农业、农村的有效机制
(二)户籍制度的逐渐转型:给农民工以迁徙、居住和职业选择的自由
三、实现农民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城乡统一、公平就业的市场机制
四、实现农民工人力资源科学保障的制度安排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无忧生活
(二)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
(三)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工掌握维权的有力武器
结语
附录一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附录二 相关研究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农民工在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本书共分五大章节:第一章,农民工弱势化程度分析:已成为城镇弱势群体的主体之一;第二章,造成农民工弱势状况的因素分析:制度的缺失与不公平;第三章,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理论支持;第四章,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第五章,政府完善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制度安排。
-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主要论点
第一章 农民工弱势化程度分析:已成为城镇弱势群体的主体之一
一、农民工群体产生的制度背景: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构成
(三)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与农民工的产生
二、农民工弱势化的基本表现一
(一)政治层面的弱势:政治参与权利的缺失
(二)就业层面的弱势:公平就业权利的缺失
(三)社会产品分配层面的弱势:劳动报酬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四)人力资源开发层面的弱势:教育培训权利的缺失
(五)社会层面的弱势:生活方式的边缘化和生活环境中的歧视
第二章 造成农民工弱势状况的因素分析:制度的缺失与不公平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
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四、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平
五、二元体制影响下市民形成的固有观念
第三章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理论支持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有效性分析
(一)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其弱势地位的改变
(二)农民工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度因素的制约
二、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制度框架分析
(一)概念分析
(二)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制度框架
第四章 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质与量
(一)在数量上,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质量上,农民工的状况令人堪忧
二、现阶段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工资制度与教育培训制度的制约
(二)农民工人力资源的流动:户籍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
(三)农民工人力资源的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就业制度的歧视
(四)农民工人力资源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护制度的缺失
第五章 政府完善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制度安排
一、保证农民工人力资源有效培养的制度安排
(一)工资制度:增强农民工积累人力资本的经济能力
(二)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源的质量
二、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源合理、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退出农业、农村的有效机制
(二)户籍制度的逐渐转型:给农民工以迁徙、居住和职业选择的自由
三、实现农民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城乡统一、公平就业的市场机制
四、实现农民工人力资源科学保障的制度安排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无忧生活
(二)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
(三)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工掌握维权的有力武器
结语
附录一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附录二 相关研究文献
查看详情
-
4
九品
河北省衡水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7.48%
-
3
九品
-
3
九品
-
2
九五品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1.02%
-
4
2010-09 印刷
印次: 1
九品
河南省濮阳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6.47%
-
7
八五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92.4%
-
八五品
湖北省武汉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4.69%
-
2
八五品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93.88%
-
10
八五品
江苏省苏州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95.31%
-
4
2010-09 印刷
九品
河南省濮阳市
平均发货33小时
成功完成率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