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史诗考

〈尚书〉史诗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2010-02
版次: 1
ISBN: 9787807309772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1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7人买过
  •   《尚书》叙自尧舜禹功德,其言“歌叙九功”,洵已自证为史诗。唯至春秋而“礼崩乐坏”,歌叙渐湮,九功则册录;战国则“诗亡然后春秋作”,载史转由散文。犹秦火害损旧统,是以汉代读《书》如散文,但仍存其赋句之大体,尤其传自古文者。今《尚书史诗考》参互文化史、考古、民族、民俗、训诂、校勘、比较文学等诸科,多重论证,增益信据,且破且立,以还华语史诗之本目。而《书》之章句一旦列如《诗》,则其义无不大畅;尤妙者,《书》学之数数疑谜亦遂顿解。乃于经学、史学、诗学、人类学等别开生面焉,暨华夏信史因之数千年推前,并见其文明既特殊、又具普世义。   陆建初,原籍苏州,1953年生于上海。好学深思。十六岁赴滇西农村,于少数民族原态社会体验深切。1979年考入云大中文系,该校擅研民族口传文化。作者之学业犹别受于良师。近十年著《(尚书)史诗考》,学科参互而饶有实据而达理取信。相关言论数年来发表于《云大学刊》、《国学网》等。其往著《古陶瓷识鉴讲义》、《雕塑大师江小鹣传》、《智巧与美的形观》、《舞蹈女神》等,都涉文化史。 第一章 《书》曾对言《春秋》、互称《诗》,史诗由启;犹人类学通义可鉴
    第二章 试以史诗读(侥典》,章 句一似《诗》,其义遂大畅
    第三章 以史诗视《书》,载事且合考古;信史推前,“《经》即史”亦坐实
    第四章 三皇交替五帝、神话转进史诗,“三坟五典”旧传可相印证
    第五章 夏朝史遵巡方,开乐府先制;“圣贤史诗”遂以睿智殊众
    第六章 初民无文,玄想别有载体;史诗曾借刻木传梗概,《书序》见其遗
    第七章 契文聚方国字符而成,不妨书录史诗;而言语迭迷语文并非乱序
    第八章 《商书》之王道错综神道缘其史实,宜“心解”而兼“物议”
    第九章 言工传心,心与文接;册书表里兼进,事涉“易读难读”
    第十章 历经商典放散、周官下移,《书》册虽版别错落但非疑柄
    第十一章 王学两度下放,《书》已然学术公器,故其势必相重诸经、诸子
    第十二章 以《君陈》例见古文优胜今文,并存其赋体尤多,却非缀自子书
    第十三章 诸子同源典坟,汉儒遂寻纬补,因度晚《书》亦取益外学
    第十四章 汉晋士族为民,学术散随社会;晚《书》兼集北南逸学,但无可伪为,其赋体犹自明之
    第十五章 《虞书》之尧、舜二典分篇,适诗体而宜口传,勘校则补诗格之曾缺
    第十六章 《舜典》体裁宜比《诗》,史乘口载均实情且事系夔乐
    第十七章 《谟》续编《典》然体例殊,似左史右史分别记事记言;九歌而叙九功,“歌叙”自证史诗显然
    第十八章 《誓》辄军歌,唯帜之正义,夏商者皆歌体规整;而(倜书·牧誓》标格乐诗尤明,但已然“祝册”相扰
    第十九章 夏朝“百兽率舞”兼乐南北,商《诰》谐北乐而集世训警句;周《诰》录王言“册”遂盛“祝”
    第廿章 《训》以臣承先生之言《命》辄臣代今王立言,往往诗赋工而归乐府;《尚书》言质思朴存真口传史
    第廿一章 乐诗传史尝极称盛事,因《益稷》且探韵义之原始,由乐谐而声谐而韵谐,史诗谐乐、声则宜遣辞纪实
  • 内容简介:
      《尚书》叙自尧舜禹功德,其言“歌叙九功”,洵已自证为史诗。唯至春秋而“礼崩乐坏”,歌叙渐湮,九功则册录;战国则“诗亡然后春秋作”,载史转由散文。犹秦火害损旧统,是以汉代读《书》如散文,但仍存其赋句之大体,尤其传自古文者。今《尚书史诗考》参互文化史、考古、民族、民俗、训诂、校勘、比较文学等诸科,多重论证,增益信据,且破且立,以还华语史诗之本目。而《书》之章句一旦列如《诗》,则其义无不大畅;尤妙者,《书》学之数数疑谜亦遂顿解。乃于经学、史学、诗学、人类学等别开生面焉,暨华夏信史因之数千年推前,并见其文明既特殊、又具普世义。
  • 作者简介:
      陆建初,原籍苏州,1953年生于上海。好学深思。十六岁赴滇西农村,于少数民族原态社会体验深切。1979年考入云大中文系,该校擅研民族口传文化。作者之学业犹别受于良师。近十年著《(尚书)史诗考》,学科参互而饶有实据而达理取信。相关言论数年来发表于《云大学刊》、《国学网》等。其往著《古陶瓷识鉴讲义》、《雕塑大师江小鹣传》、《智巧与美的形观》、《舞蹈女神》等,都涉文化史。
  • 目录:
    第一章 《书》曾对言《春秋》、互称《诗》,史诗由启;犹人类学通义可鉴
    第二章 试以史诗读(侥典》,章 句一似《诗》,其义遂大畅
    第三章 以史诗视《书》,载事且合考古;信史推前,“《经》即史”亦坐实
    第四章 三皇交替五帝、神话转进史诗,“三坟五典”旧传可相印证
    第五章 夏朝史遵巡方,开乐府先制;“圣贤史诗”遂以睿智殊众
    第六章 初民无文,玄想别有载体;史诗曾借刻木传梗概,《书序》见其遗
    第七章 契文聚方国字符而成,不妨书录史诗;而言语迭迷语文并非乱序
    第八章 《商书》之王道错综神道缘其史实,宜“心解”而兼“物议”
    第九章 言工传心,心与文接;册书表里兼进,事涉“易读难读”
    第十章 历经商典放散、周官下移,《书》册虽版别错落但非疑柄
    第十一章 王学两度下放,《书》已然学术公器,故其势必相重诸经、诸子
    第十二章 以《君陈》例见古文优胜今文,并存其赋体尤多,却非缀自子书
    第十三章 诸子同源典坟,汉儒遂寻纬补,因度晚《书》亦取益外学
    第十四章 汉晋士族为民,学术散随社会;晚《书》兼集北南逸学,但无可伪为,其赋体犹自明之
    第十五章 《虞书》之尧、舜二典分篇,适诗体而宜口传,勘校则补诗格之曾缺
    第十六章 《舜典》体裁宜比《诗》,史乘口载均实情且事系夔乐
    第十七章 《谟》续编《典》然体例殊,似左史右史分别记事记言;九歌而叙九功,“歌叙”自证史诗显然
    第十八章 《誓》辄军歌,唯帜之正义,夏商者皆歌体规整;而(倜书·牧誓》标格乐诗尤明,但已然“祝册”相扰
    第十九章 夏朝“百兽率舞”兼乐南北,商《诰》谐北乐而集世训警句;周《诰》录王言“册”遂盛“祝”
    第廿章 《训》以臣承先生之言《命》辄臣代今王立言,往往诗赋工而归乐府;《尚书》言质思朴存真口传史
    第廿一章 乐诗传史尝极称盛事,因《益稷》且探韵义之原始,由乐谐而声谐而韵谐,史诗谐乐、声则宜遣辞纪实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尚书〉史诗考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尚书〉史诗考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尚书〉史诗考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尚书〉史诗考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尚书〉史诗考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尚书〉史诗考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尚书〉史诗考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尚书〉史诗考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尚书〉史诗考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尚书〉史诗考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尚书〉史诗考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尚书〉史诗考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尚书〉史诗考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尚书 新儒考释
陆建初 著
〈尚书〉史诗考
古陶瓷识鉴讲义(全彩图版)
陆建初 著
〈尚书〉史诗考
古陶瓷识鉴讲义
陆建初 著
〈尚书〉史诗考
古陶瓷识鉴讲义
陆建初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