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复接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115446770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复接基本原理、基本实现技术、高次群同步数字复接体系、抗衰落帧同步技术及有关CCITT建议和比较广泛的工程应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本书主要取材于国际文献、国内科研成果和CCITT建议。
      本书既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被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工作至今。其间,从事军事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系统总体工程设计;领导创建了电信网络专业和数字家庭专业;出版电信科技著作13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防信网络重点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科技委顾问。
    第1章引言1
    1.1数字复接概念1
    1.2数字复接等级2
    1.3CCITT建议3
    1.4本书结构5
    第2章同步复接6
    2.1同步复接设备组成6
    2.2帧结构8
    2.3帧定位问题9
    2.4同步搜捕方法10
    2.5帧定位信号码型11
    2.6平均搜捕时间13
    2.7帧定位信号最佳长度16
    2.8同步状态保护19
    2.9搜捕过程校核22
    2.10帧定位保护参数25
    2.11平均失帧时间和平均同步时间27
    2.12同步失帧误码28
    2.13帧定位搜捕/保持逻辑29
    2.14同步环境保障33
    2.15CCITT建议35
    第3章正码速调整37
    3.1准同步复接(PlesiochronousMultiplex)37
    3.2正码速调整原理38
    3.3正码速调整基本关系式39
    3.4码速调整设计41
    3.5码速调整过渡过程43
    3.6稳定调整过程读写时差变动范围46
    3.7码速调整过渡过程分类49
    3.8码速恢复设计50
    3.9锁相环参数设计52
    3.10压控振荡器设计57
    3.11缓冲存储器容量59
    3.12CCITT建议60
    第4章正码速调整损伤63
    4.1塞入抖动63
    4.2塞入误码81
    第5章正/负码速调整88
    5.1正/负码速调整原理88
    5.2硬判决控制码速调整89
    5.3自适应控制码速调整92
    5.4正/负调整控制电路99
    5.5码速调整过渡过程101
    5.6码速调整参数设计103
    5.7码速调整环境设计105
    5.8正/负调整技术应用108
    5.9正/负调整设计举例109
    5.10码速调整性能比较115
    5.11CCITT建议116
    第6章正/0/负码速调整117
    6.1正/0/负码速调整概念117
    6.2增量控制正/0/负码速调整原理117
    6.3数字平滑正/0/负码速调整原理118
    6.4帧结构120
    6.5调整及恢复控制123
    6.6码速调整过渡过程126
    6.7数字平滑131
    6.8西德PCM30D脉冲平滑原理132
    6.9澳大利亚2/8Mbit/s复接器脉冲平滑原理134
    6.10正/0/负码速调整工程应用136
    第7章码速调整测量技术137
    7.1塞入抖动测量137
    7.2复接误码测量147
    7.3码速恢复锁相环特性测量154
    第8章帧调整原理157
    8.1概述157
    8.2帧调整分类159
    8.3前置缓冲帧调整器工作原理160
    8.42048kbit/s帧调整器设计163
    8.5帧调整器的附加功能169
    第9章高次群同步数字复接体系170
    9.1问题的提出170
    9.2高次群同步数字体系170
    9.3同步/异步数字体系接口总体安排173
    9.4C-4进入STM-1安排设计176
    9.5C-3进入STM-1安排设计178
    9.6TUG进入高阶VC安排设计182
    9.7基本包装进入TUG184
    9.8STM-N复接188
    9.9CCITT建议负荷包装接口190
    9.10负荷包装接口改善设计195
    第10章抗衰落帧同步203
    10.1抗衰落帧同步原理203
    10.2帧同步平均持续时间206
    10.3帧失步平均持续时间226
    10.4帧同步方案比较239
    第11章工程应用设计249
    11.1通用准同步群复接设计249
    11.2标准/非标准速率兼容设计259
    11.3准同步/同步复接兼容设计264
    11.42/34Mbit/s复接设计269
    11.5群干线传输中的分支设计279
    11.6网间互通复接设计288
    11.7子群复接设计294
    11.8ISDN用户/网络接口复接设计304
    11.9复接系统维护设计315
    再版结语324
    参考文献325
    全集出版后记331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复接基本原理、基本实现技术、高次群同步数字复接体系、抗衰落帧同步技术及有关CCITT建议和比较广泛的工程应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本书主要取材于国际文献、国内科研成果和CCITT建议。
      本书既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作者简介:
      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被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工作至今。其间,从事军事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系统总体工程设计;领导创建了电信网络专业和数字家庭专业;出版电信科技著作13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防信网络重点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科技委顾问。
  • 目录:
    第1章引言1
    1.1数字复接概念1
    1.2数字复接等级2
    1.3CCITT建议3
    1.4本书结构5
    第2章同步复接6
    2.1同步复接设备组成6
    2.2帧结构8
    2.3帧定位问题9
    2.4同步搜捕方法10
    2.5帧定位信号码型11
    2.6平均搜捕时间13
    2.7帧定位信号最佳长度16
    2.8同步状态保护19
    2.9搜捕过程校核22
    2.10帧定位保护参数25
    2.11平均失帧时间和平均同步时间27
    2.12同步失帧误码28
    2.13帧定位搜捕/保持逻辑29
    2.14同步环境保障33
    2.15CCITT建议35
    第3章正码速调整37
    3.1准同步复接(PlesiochronousMultiplex)37
    3.2正码速调整原理38
    3.3正码速调整基本关系式39
    3.4码速调整设计41
    3.5码速调整过渡过程43
    3.6稳定调整过程读写时差变动范围46
    3.7码速调整过渡过程分类49
    3.8码速恢复设计50
    3.9锁相环参数设计52
    3.10压控振荡器设计57
    3.11缓冲存储器容量59
    3.12CCITT建议60
    第4章正码速调整损伤63
    4.1塞入抖动63
    4.2塞入误码81
    第5章正/负码速调整88
    5.1正/负码速调整原理88
    5.2硬判决控制码速调整89
    5.3自适应控制码速调整92
    5.4正/负调整控制电路99
    5.5码速调整过渡过程101
    5.6码速调整参数设计103
    5.7码速调整环境设计105
    5.8正/负调整技术应用108
    5.9正/负调整设计举例109
    5.10码速调整性能比较115
    5.11CCITT建议116
    第6章正/0/负码速调整117
    6.1正/0/负码速调整概念117
    6.2增量控制正/0/负码速调整原理117
    6.3数字平滑正/0/负码速调整原理118
    6.4帧结构120
    6.5调整及恢复控制123
    6.6码速调整过渡过程126
    6.7数字平滑131
    6.8西德PCM30D脉冲平滑原理132
    6.9澳大利亚2/8Mbit/s复接器脉冲平滑原理134
    6.10正/0/负码速调整工程应用136
    第7章码速调整测量技术137
    7.1塞入抖动测量137
    7.2复接误码测量147
    7.3码速恢复锁相环特性测量154
    第8章帧调整原理157
    8.1概述157
    8.2帧调整分类159
    8.3前置缓冲帧调整器工作原理160
    8.42048kbit/s帧调整器设计163
    8.5帧调整器的附加功能169
    第9章高次群同步数字复接体系170
    9.1问题的提出170
    9.2高次群同步数字体系170
    9.3同步/异步数字体系接口总体安排173
    9.4C-4进入STM-1安排设计176
    9.5C-3进入STM-1安排设计178
    9.6TUG进入高阶VC安排设计182
    9.7基本包装进入TUG184
    9.8STM-N复接188
    9.9CCITT建议负荷包装接口190
    9.10负荷包装接口改善设计195
    第10章抗衰落帧同步203
    10.1抗衰落帧同步原理203
    10.2帧同步平均持续时间206
    10.3帧失步平均持续时间226
    10.4帧同步方案比较239
    第11章工程应用设计249
    11.1通用准同步群复接设计249
    11.2标准/非标准速率兼容设计259
    11.3准同步/同步复接兼容设计264
    11.42/34Mbit/s复接设计269
    11.5群干线传输中的分支设计279
    11.6网间互通复接设计288
    11.7子群复接设计294
    11.8ISDN用户/网络接口复接设计304
    11.9复接系统维护设计315
    再版结语324
    参考文献325
    全集出版后记331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合规性建设指南:密码应用与数据安全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治理
鲍静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极简 《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新作 数字断舍离数字技术 工作方法工作效率 个人成长成功励志书籍
(美) 卡尔·纽波特 后浪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转型的法律问题实操指引
吴卫明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靳娟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地形测量学(第三版)
邹进贵、 冯永玖 、王健、王腾军、翟翊、刘冠兰、王崇倡 编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时代的安全与保密
詹榜华、朱蔚兰、安靖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规则与实践
张雪春 等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蓝皮书: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
汤志伟,徐霁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
汪玉、李学清、马洪兵、马惠敏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保险--后危机时代的商业创新
(意)伯纳多 · 尼科莱蒂(Bernardo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学()
马述忠 濮方清 潘钢健 郭继文 柴宇曦
系列丛书 / 更多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合规性建设指南:密码应用与数据安全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治理
鲍静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极简 《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新作 数字断舍离数字技术 工作方法工作效率 个人成长成功励志书籍
(美) 卡尔·纽波特 后浪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转型的法律问题实操指引
吴卫明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靳娟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地形测量学(第三版)
邹进贵、 冯永玖 、王健、王腾军、翟翊、刘冠兰、王崇倡 编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时代的安全与保密
詹榜华、朱蔚兰、安靖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规则与实践
张雪春 等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蓝皮书: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
汤志伟,徐霁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
汪玉、李学清、马洪兵、马惠敏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保险--后危机时代的商业创新
(意)伯纳多 · 尼科莱蒂(Bernardo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学()
马述忠 濮方清 潘钢健 郭继文 柴宇曦
相关图书 / 更多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合规性建设指南:密码应用与数据安全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姜海舟 王学进 王少华 潘文伦 等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治理
鲍静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极简 《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新作 数字断舍离数字技术 工作方法工作效率 个人成长成功励志书籍
(美) 卡尔·纽波特 后浪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转型的法律问题实操指引
吴卫明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靳娟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地形测量学(第三版)
邹进贵、 冯永玖 、王健、王腾军、翟翊、刘冠兰、王崇倡 编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时代的安全与保密
詹榜华、朱蔚兰、安靖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规则与实践
张雪春 等著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政府蓝皮书: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
汤志伟,徐霁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
汪玉、李学清、马洪兵、马惠敏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保险--后危机时代的商业创新
(意)伯纳多 · 尼科莱蒂(Bernardo
数字复接技术
数字贸易学()
马述忠 濮方清 潘钢健 郭继文 柴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