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绎旨

孔学绎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整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23-10
版次: 1
ISBN: 9787101156263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9页
字数: 142.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梁漱溟先生1923年下半年至1924年上半年在北大哲学系开设“孔家思想史”课程,其弟子数人曾将课堂笔记汇总编辑并油印出版。今由梁漱溟长孙梁钦元将油印本重作整理,并根据梁漱溟之本意,更名作“孔学绎旨”。
      本书内容鲜明地体现了梁漱溟对待孔学的态度,即认为孔子之学、儒家之学应当是一种着眼于自己生活的“自己学”。油印本原分七个章节,梁漱溟在辨析了课程的命名、范围、取材、方法及孔家思想的来历之后,选取了十三点、十四个态度展开讨论了孔学,最后附以一章专论孟子。 梁漱溟(1893—1988) 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钦元 梁漱溟先生长孙,资深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智慧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特邀研究员。

      写在前面的话(代序)——梁培宽 

    一、命名 

    二、范围 

    三、取材 

    四、方法 

    五、孔家思想之来历 

    六、孔子的人生态度 

    乐 

    仁 

    讷言敏行 

    看自己 

    看当下 

    反宗教 

    毋意、必、固、我的态度 

    非功利的态度 

    非刑罚的态度 

    礼乐的态度 

    孝 弟 

    不迁怒,不贰过 

    天 命 

    结 论 

    七、孟子 

    人类心理之观察 

    生活的工夫 

    附录 孔子学说的重光 

    跋 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态度——梁钦元 

     
  • 内容简介:
    梁漱溟先生1923年下半年至1924年上半年在北大哲学系开设“孔家思想史”课程,其弟子数人曾将课堂笔记汇总编辑并油印出版。今由梁漱溟长孙梁钦元将油印本重作整理,并根据梁漱溟之本意,更名作“孔学绎旨”。
      本书内容鲜明地体现了梁漱溟对待孔学的态度,即认为孔子之学、儒家之学应当是一种着眼于自己生活的“自己学”。油印本原分七个章节,梁漱溟在辨析了课程的命名、范围、取材、方法及孔家思想的来历之后,选取了十三点、十四个态度展开讨论了孔学,最后附以一章专论孟子。
  •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 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钦元 梁漱溟先生长孙,资深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智慧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特邀研究员。

     
  •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代序)——梁培宽 

    一、命名 

    二、范围 

    三、取材 

    四、方法 

    五、孔家思想之来历 

    六、孔子的人生态度 

    乐 

    仁 

    讷言敏行 

    看自己 

    看当下 

    反宗教 

    毋意、必、固、我的态度 

    非功利的态度 

    非刑罚的态度 

    礼乐的态度 

    孝 弟 

    不迁怒,不贰过 

    天 命 

    结 论 

    七、孟子 

    人类心理之观察 

    生活的工夫 

    附录 孔子学说的重光 

    跋 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态度——梁钦元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孔学绎旨
孔学杂著/禅解儒道丛书
欧阳竟无 著;梅愚 校
孔学绎旨
孔学述论
韩星 著
孔学绎旨
孔学研究. 第19辑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编
孔学绎旨
孔学知识词典
董乃强 编
孔学绎旨
孔学门径
马平安 著
孔学绎旨
孔学古微
徐梵澄 著
孔学绎旨
孔学研究(第二十辑)
本社
孔学绎旨
孔学研究(第二十二辑)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孔学绎旨
孔学研究(第二十一辑)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著
孔学绎旨
孔学研究(第17辑)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