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7
版次: 1
ISBN: 9787507850956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12人买过
  • 本书运用影像叙事理论、人类学民族志理论、跨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对“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个人纪录片、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西方媒体纪录片、中外合拍纪录片几种类型的“中国故事”纪录片的研究,总结出“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范式,进而提出纪录片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对指导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王庆福,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11年的国内电视媒体从业经历和英国林肯大学访问学者经历,拍摄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电视彩虹奖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类二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现代传播》《电影艺术》《社会科学》等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出版著作四部。主要专著有《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的类型化生产》《纪录片创作研究》《电视纪录片创作》等。 绪 论 / 001 

    表征中国: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 001 

    一、外国纪录片: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 / 002 

    二、外国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与世界纪录片史 / 007 

    三、构建身份认同 / 013 

    四、总结与本书体例 / 019 

    第一章 西方个人纪录片:“想象”与“真实”间的“中国故事” / 022 

    第一节 西方“中国政治议题”纪录片的个人表述 / 022 

    一、建构真实:不同的介入方式 / 023 

    二、他者视角: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 026 

    三、影像范式:直呈与重构 / 030 

    第二节 西方人类学纪录片的中国观察 / 034 

    一、“深描式”中国都市影像民族志 / 034 

    二、从“参与观察”到“运用感觉” / 037 

    三、多重视角下的他者 / 042 

    第三节 西方中国行旅纪录片的“多点”式叙事 / 047 

    一、来源于“多点民族志”的多点 / 047 

    二、西方中国行旅纪录片的“多点”式叙事分析 / 048 

    第四节 西方杰出华人系列纪录片的华人形象建构 / 056 

    一、东西方在场中的身份建构 / 057 

    二、多重凝视下的形象审视 / 060 

    三、挑战“刻板成见”的形象诉求 / 063 

    第五节  案例分析 

    西方纪录片导演如何用文化人类学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以菲尔•阿格兰德《云之南》《云与梦之间》为例 / 067 

    一、问题意识下的“影像深描” / 068 

    二、生态人类学理念的“深层叙事” / 070 

    三、观察之中的“戏剧建构” / 072 

    本章小结 / 076 

    第二章 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边缘人”视角下的中国影像 / 079 

    第一节 夹缝中生存: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身份特征 / 079 

    一、移民文化背景下的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 / 079 

    二、“回归”意识与身份认同 / 084 

    三、后殖民语境中的“第四世界” / 088 

    第二节 不一样的独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之比较 / 092 

    一、在地性与跨文化 / 092 

    二、自我意识与族群意识 / 095 

    三、底层影像与国家形象 / 098 

    第三节 他者视角: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中国故事” / 103 

    一、中心突破 / 103

    二、边缘介入 / 105 

    三、文化混杂 / 107 

    第四节 中西互动: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中的“出走”与“回归” / 110 

    一、“出走”与“回归”:移民经验转化策略 / 111 

    二、“出走”与“回归”凸显文化认同 / 113 

    三、行动着的记录者 / 116 

    第五节 案例分析 

    边界跨越与类型创新——以纪录片《千锤百炼》为例 / 120 

    一、中西文化融合视角 / 120 

    二、跨越“虚构”与“非虚构”边界的身体叙事 / 123 

    三、商业纪录片与独立纪录片观念的跨界 / 127 

    本章小结 / 129 

    第三章 西方媒体纪录片:权力关系中的中国话语生产 / 132 

    第一节 从偏见到真实:BBC 纪录片中的中国话语建构 / 132 

    一、偏见:“他者”视角下的支配性话语 / 133 

    二、真实:在与中国对话中建立平衡性话语 / 137 

    第二节 在全球与地方之间:探索频道纪录片中的中国叙事 / 148 

    一、影像范式:从宣介式到对话式 / 148 

    二、聚焦对象: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 / 153 

    三、权力关系:东西方力量的博弈与平衡 / 157 

    第三节 话语、知识与缝隙:近年德国纪录片中的现代中国 / 161 

    一、“陌生人”的中国面孔:叙述主体的话语政治 / 161 

    二、超越真实:纪录片的镜像与知识生产 / 163

    三、两种缝隙:现代中国的变革与创伤 / 165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德媒纪录片《龙之女》叙事分析 / 166 

    一、谁在讲:纪录片《龙之女》的创作者和叙述者 / 167 

    二、怎么讲:纪录片《龙之女》的叙事手法 / 169 

    三、讲什么:纪录片《龙之女》的叙事主题和隐含话语 / 173 

    本章小结 / 176 

    第四章 中外合拍纪录片:在对话与博弈中讲述“中国故事” / 179 

    第一节 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179 

    一、从“向他者学习”到“自主创新” / 180 

    二、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 181 

    三、从“他者视角”到“他我融合视角” / 183 

    四、从“中国故事”到“全球故事” / 185 

    第二节 中外合拍“丝绸之路”纪录片版本比较 / 187 

    一、20世纪 80年代:中日合拍《丝绸之路》(中国段) / 188 

    二、21世纪初:中日合拍《新丝绸之路》(中国段) / 191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丝绸之路”主题纪录片 / 194 

    第三节 《神奇的中国》栏目纪录片叙事 / 197 

    一、《神奇的中国》栏目故事主题分析——“讲什么” / 198 

    二、《神奇的中国》栏目叙事情境分析——“谁在讲” / 207 

    三、《神奇的中国》栏目叙事结构分析 ——“怎么讲” / 211 

    四、总结和启示 / 214

    第四节 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 217 

    一、文本: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直观呈现 / 219 

    二、话语: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构建中国形象的中间向度 / 230 

    三、权力关系: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建构中国形象的深层缘由 / 234 

    第五节 案例分析 

    政论纪录片的新突破——评《中国:习近平时代》 / 240 

    一、互动叙事创造沉浸式体验 / 241 

    二、以形象折射政论 / 242 

    三、碎片化结构拼接宏观意义 / 244 

    本章小结 / 246 

    结 论 / 248 

    参考文献 / 254 

    附录:本书涉及的纪录片作品片单 / 259 

    后 记 / 267
  •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影像叙事理论、人类学民族志理论、跨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对“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个人纪录片、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西方媒体纪录片、中外合拍纪录片几种类型的“中国故事”纪录片的研究,总结出“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范式,进而提出纪录片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对指导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 作者简介:
    王庆福,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11年的国内电视媒体从业经历和英国林肯大学访问学者经历,拍摄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电视彩虹奖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类二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现代传播》《电影艺术》《社会科学》等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出版著作四部。主要专著有《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的类型化生产》《纪录片创作研究》《电视纪录片创作》等。
  • 目录:
    绪 论 / 001 

    表征中国: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 001 

    一、外国纪录片: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 / 002 

    二、外国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与世界纪录片史 / 007 

    三、构建身份认同 / 013 

    四、总结与本书体例 / 019 

    第一章 西方个人纪录片:“想象”与“真实”间的“中国故事” / 022 

    第一节 西方“中国政治议题”纪录片的个人表述 / 022 

    一、建构真实:不同的介入方式 / 023 

    二、他者视角: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 026 

    三、影像范式:直呈与重构 / 030 

    第二节 西方人类学纪录片的中国观察 / 034 

    一、“深描式”中国都市影像民族志 / 034 

    二、从“参与观察”到“运用感觉” / 037 

    三、多重视角下的他者 / 042 

    第三节 西方中国行旅纪录片的“多点”式叙事 / 047 

    一、来源于“多点民族志”的多点 / 047 

    二、西方中国行旅纪录片的“多点”式叙事分析 / 048 

    第四节 西方杰出华人系列纪录片的华人形象建构 / 056 

    一、东西方在场中的身份建构 / 057 

    二、多重凝视下的形象审视 / 060 

    三、挑战“刻板成见”的形象诉求 / 063 

    第五节  案例分析 

    西方纪录片导演如何用文化人类学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以菲尔•阿格兰德《云之南》《云与梦之间》为例 / 067 

    一、问题意识下的“影像深描” / 068 

    二、生态人类学理念的“深层叙事” / 070 

    三、观察之中的“戏剧建构” / 072 

    本章小结 / 076 

    第二章 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边缘人”视角下的中国影像 / 079 

    第一节 夹缝中生存: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身份特征 / 079 

    一、移民文化背景下的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 / 079 

    二、“回归”意识与身份认同 / 084 

    三、后殖民语境中的“第四世界” / 088 

    第二节 不一样的独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之比较 / 092 

    一、在地性与跨文化 / 092 

    二、自我意识与族群意识 / 095 

    三、底层影像与国家形象 / 098 

    第三节 他者视角: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中国故事” / 103 

    一、中心突破 / 103

    二、边缘介入 / 105 

    三、文化混杂 / 107 

    第四节 中西互动: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中的“出走”与“回归” / 110 

    一、“出走”与“回归”:移民经验转化策略 / 111 

    二、“出走”与“回归”凸显文化认同 / 113 

    三、行动着的记录者 / 116 

    第五节 案例分析 

    边界跨越与类型创新——以纪录片《千锤百炼》为例 / 120 

    一、中西文化融合视角 / 120 

    二、跨越“虚构”与“非虚构”边界的身体叙事 / 123 

    三、商业纪录片与独立纪录片观念的跨界 / 127 

    本章小结 / 129 

    第三章 西方媒体纪录片:权力关系中的中国话语生产 / 132 

    第一节 从偏见到真实:BBC 纪录片中的中国话语建构 / 132 

    一、偏见:“他者”视角下的支配性话语 / 133 

    二、真实:在与中国对话中建立平衡性话语 / 137 

    第二节 在全球与地方之间:探索频道纪录片中的中国叙事 / 148 

    一、影像范式:从宣介式到对话式 / 148 

    二、聚焦对象: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 / 153 

    三、权力关系:东西方力量的博弈与平衡 / 157 

    第三节 话语、知识与缝隙:近年德国纪录片中的现代中国 / 161 

    一、“陌生人”的中国面孔:叙述主体的话语政治 / 161 

    二、超越真实:纪录片的镜像与知识生产 / 163

    三、两种缝隙:现代中国的变革与创伤 / 165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德媒纪录片《龙之女》叙事分析 / 166 

    一、谁在讲:纪录片《龙之女》的创作者和叙述者 / 167 

    二、怎么讲:纪录片《龙之女》的叙事手法 / 169 

    三、讲什么:纪录片《龙之女》的叙事主题和隐含话语 / 173 

    本章小结 / 176 

    第四章 中外合拍纪录片:在对话与博弈中讲述“中国故事” / 179 

    第一节 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179 

    一、从“向他者学习”到“自主创新” / 180 

    二、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 181 

    三、从“他者视角”到“他我融合视角” / 183 

    四、从“中国故事”到“全球故事” / 185 

    第二节 中外合拍“丝绸之路”纪录片版本比较 / 187 

    一、20世纪 80年代:中日合拍《丝绸之路》(中国段) / 188 

    二、21世纪初:中日合拍《新丝绸之路》(中国段) / 191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丝绸之路”主题纪录片 / 194 

    第三节 《神奇的中国》栏目纪录片叙事 / 197 

    一、《神奇的中国》栏目故事主题分析——“讲什么” / 198 

    二、《神奇的中国》栏目叙事情境分析——“谁在讲” / 207 

    三、《神奇的中国》栏目叙事结构分析 ——“怎么讲” / 211 

    四、总结和启示 / 214

    第四节 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 217 

    一、文本: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直观呈现 / 219 

    二、话语: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构建中国形象的中间向度 / 230 

    三、权力关系:中外合拍生态纪录片建构中国形象的深层缘由 / 234 

    第五节 案例分析 

    政论纪录片的新突破——评《中国:习近平时代》 / 240 

    一、互动叙事创造沉浸式体验 / 241 

    二、以形象折射政论 / 242 

    三、碎片化结构拼接宏观意义 / 244 

    本章小结 / 246 

    结 论 / 248 

    参考文献 / 254 

    附录:本书涉及的纪录片作品片单 / 259 

    后 记 / 267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沟通与商务礼仪综合教程
郑春萍、王霞、陶晶、郝劲梅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管理(第3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晏雄
晏雄 主编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英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
刘惠玲、赵山、赵翊华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五辑)
单波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刘丹 严明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王双,熊潇潇,李俊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
黄小琴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学导论系列--跨文化的芬兰学派
傅罗格(美)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高瑞洁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交际精要
翁立平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
张红玲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跨文化沟通与客户服务
蒲宏,董蓉,李美清,马伟,刘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纪录片创作(教材)
王庆福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电视纪录片创作(第2版)
王庆福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当代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纪录片创作研究
王庆福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电视纪录片创作
王庆福、黎小锋 著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科学育儿百科
王庆福 编辑
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百病早知道——一分钟自我诊病手册
王庆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