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

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2022-04
版次: 1
ISBN: 9787514397680
定价: 79.8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 《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是一本关于中国邮政人徐传贤的传记作品。作者十年砍柴将徐传贤的人生放置在时代背景和人际交际网络中去观察、分析、呈现,通过查阅与之有关的历史资料、书籍档案,包括其所处行业的史料以及与之交往的人物的史料,并深入历史现场如上海、重庆、湖南、北京、河南等地如实地考察其生活、工作的地方,真实、丰富而深刻地呈现了20世纪中国一代知识人传奇、精彩却又苦痛的一生。同时,见证了中国邮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和时代命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一代在大历史中声名不显却又兢兢业业、积极向上的城市中产者。
      本书以徐传贤先生从上海到北京的活动为主线,以徐传贤先生之父徐熙春先生(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创始人)的活动为副线,借以父子俩的人生经历来反映清末民初大变局中传统家族的选择和作用,从而认识到家庭和家族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双子星座”——上海和北京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城市关系,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权力与资本、保守与革新、内敛与外向、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互动中,两座城市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而两座城市的关系则深刻地影响着全中国乃至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本书亦可看作徐传贤先生的上海-北京“双城记”,而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差异以及两座城市的关系都投射在了徐传贤先生的一生当中。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湖南新邵人,知名文史作家,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法制日报记者、出版社编辑、新媒体主笔等职,兼专栏作家、公众号作者。出版著作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找不回的故乡》《历史的倒影》《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乡野与国士:1811—1911湖湘士人的家与国》等。 序   他史、 我史, 公众史( 李天纲)   / 001

    自序   拂尘淘沙始见君   / 011

     

    名邑望族   / 005

    入新学堂   / 013

    求学沪上  / 023

    中法国立工学院一期生   / 032

    初入邮局四少年   / 041

    父亲的公益事业起步   / 053

    工人运动的同情者和旁观者  / 066

    北四川路上的青春、 梦想与劫难   / 084

    “八一三事变” 后的艰难岁月   / 131

    万里飘蓬, 从海防到重庆   / 145

    人生的高光时刻   / 171

    沪才北上, 拥抱新时代   / 214

    土改和“三反” 的触动   / 236

    加入“民革” 到“反右”   / 251

    六载教书生涯   / 285

    伤痕累累的人生暮年   / 299

    余音   / 312

     

    附录一   徐传贤先生简明年表   / 316

    附录二   与徐建新先生对话: 追寻祖辈足迹以观未来路   / 321
  • 内容简介:
    《寻找徐传贤:从上海到北京》是一本关于中国邮政人徐传贤的传记作品。作者十年砍柴将徐传贤的人生放置在时代背景和人际交际网络中去观察、分析、呈现,通过查阅与之有关的历史资料、书籍档案,包括其所处行业的史料以及与之交往的人物的史料,并深入历史现场如上海、重庆、湖南、北京、河南等地如实地考察其生活、工作的地方,真实、丰富而深刻地呈现了20世纪中国一代知识人传奇、精彩却又苦痛的一生。同时,见证了中国邮权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一代知识人的人生轨迹和时代命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一代在大历史中声名不显却又兢兢业业、积极向上的城市中产者。
      本书以徐传贤先生从上海到北京的活动为主线,以徐传贤先生之父徐熙春先生(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创始人)的活动为副线,借以父子俩的人生经历来反映清末民初大变局中传统家族的选择和作用,从而认识到家庭和家族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双子星座”——上海和北京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城市关系,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权力与资本、保守与革新、内敛与外向、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互动中,两座城市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而两座城市的关系则深刻地影响着全中国乃至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本书亦可看作徐传贤先生的上海-北京“双城记”,而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差异以及两座城市的关系都投射在了徐传贤先生的一生当中。
  •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湖南新邵人,知名文史作家,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法制日报记者、出版社编辑、新媒体主笔等职,兼专栏作家、公众号作者。出版著作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找不回的故乡》《历史的倒影》《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乡野与国士:1811—1911湖湘士人的家与国》等。
  • 目录:
    序   他史、 我史, 公众史( 李天纲)   / 001

    自序   拂尘淘沙始见君   / 011

     

    名邑望族   / 005

    入新学堂   / 013

    求学沪上  / 023

    中法国立工学院一期生   / 032

    初入邮局四少年   / 041

    父亲的公益事业起步   / 053

    工人运动的同情者和旁观者  / 066

    北四川路上的青春、 梦想与劫难   / 084

    “八一三事变” 后的艰难岁月   / 131

    万里飘蓬, 从海防到重庆   / 145

    人生的高光时刻   / 171

    沪才北上, 拥抱新时代   / 214

    土改和“三反” 的触动   / 236

    加入“民革” 到“反右”   / 251

    六载教书生涯   / 285

    伤痕累累的人生暮年   / 299

    余音   / 312

     

    附录一   徐传贤先生简明年表   / 316

    附录二   与徐建新先生对话: 追寻祖辈足迹以观未来路   / 32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