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动车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113277826
定价: 16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4页
字数: 710.0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7人买过
  • 本书以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动车组为对象,以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轮轨关系、结构疲劳可靠性、大功率电能变换等理论体系,介绍动车组总体、车体、转向架、高压和牵引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先进技术、设计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世界高速动车组和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情况;第2章动车组系统集成介绍高速动车组总体设计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参数;第3章介绍车体总成、气动设计、可靠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车体总成及其和性能验证方法;第4章介绍转向架总体、动力学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5章介绍高压系统构成、弓网关系匹配设计、高压系统保护设计、电磁兼容分析、复兴号动车组高压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6章介绍牵引与辅助系统构成、牵引系统设计、辅助变流技术、复兴号动车组牵引与辅助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7章介绍制动系统构成、制动系统控制设计、制动系统气路和基础制动设计、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8章介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安全监控与联锁设计、互联互通设计、       刘志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是轨道车辆结构疲劳可靠性。2019年主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加获中国铁道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王文静,工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国家公派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轨道车辆结构强度与疲劳可靠性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第十二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以及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称号。,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是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列车空气动力与行车安全技术、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动车组为对象,以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轮轨关系、结构疲劳可靠性、大功率电能变换等理论体系,介绍动车组总体、车体、转向架、高压和牵引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先进技术、设计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世界高速动车组和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情况;第2章动车组系统集成介绍高速动车组总体设计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参数;第3章介绍车体总成、气动设计、可靠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车体总成及其和性能验证方法;第4章介绍转向架总体、动力学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5章介绍高压系统构成、弓网关系匹配设计、高压系统保护设计、电磁兼容分析、复兴号动车组高压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6章介绍牵引与辅助系统构成、牵引系统设计、辅助变流技术、复兴号动车组牵引与辅助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7章介绍制动系统构成、制动系统控制设计、制动系统气路和基础制动设计、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8章介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安全监控与联锁设计、互联互通设计、

    主编推荐
          刘志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是轨道车辆结构疲劳可靠性。2019年主持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加获中国铁道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王文静,工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国家公派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轨道车辆结构强度与疲劳可靠性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第十二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以及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称号。,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是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列车空气动力与行车安全技术、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动车组为对象,以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轮轨关系、结构疲劳可靠性、大功率电能变换等理论体系,介绍动车组总体、车体、转向架、高压和牵引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先进技术、设计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世界高速动车组和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情况;第2章动车组系统集成介绍高速动车组总体设计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参数;第3章介绍车体总成、气动设计、可靠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车体总成及其和性能验证方法;第4章介绍转向架总体、动力学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5章介绍高压系统构成、弓网关系匹配设计、高压系统保护设计、电磁兼容分析、复兴号动车组高压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6章介绍牵引与辅助系统构成、牵引系统设计、辅助变流技术、复兴号动车组牵引与辅助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7章介绍制动系统构成、制动系统控制设计、制动系统气路和基础制动设计、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8章介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安全监控与联锁设计、互联互通设计、
  • 作者简介:
          刘志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是轨道车辆结构疲劳可靠性。2019年主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加获中国铁道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王文静,工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国家公派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轨道车辆结构强度与疲劳可靠性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第十二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以及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称号。,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是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列车空气动力与行车安全技术、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
  • 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速250~350公里高速铁路动车组为对象,以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轮轨关系、结构疲劳可靠性、大功率电能变换等理论体系,介绍动车组总体、车体、转向架、高压和牵引传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先进技术、设计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世界高速动车组和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情况;第2章动车组系统集成介绍高速动车组总体设计技术、复兴号动车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参数;第3章介绍车体总成、气动设计、可靠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车体总成及其和性能验证方法;第4章介绍转向架总体、动力学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5章介绍高压系统构成、弓网关系匹配设计、高压系统保护设计、电磁兼容分析、复兴号动车组高压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6章介绍牵引与辅助系统构成、牵引系统设计、辅助变流技术、复兴号动车组牵引与辅助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7章介绍制动系统构成、制动系统控制设计、制动系统气路和基础制动设计、复兴号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其性能验证方法;第8章介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安全监控与联锁设计、互联互通设计、

    主编推荐
          刘志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是轨道车辆结构疲劳可靠性。2019年主持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加获中国铁道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王文静,工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国家公派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轨道车辆结构强度与疲劳可靠性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第十二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以及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称号。,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是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列车空气动力与行车安全技术、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公路运输安全智能监管技术
李杰 编著;姜晓庆;张伟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计划调整 交通运输
作者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公路路面检测与养护研究
许建腾 著;邓树森;汤俊杰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公路(网)风险防控与运行安全保障技术 宋灿灿 等 编
宋灿灿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基动力与变形特性及柔性生态防护技术
未知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40米简支箱梁制运架装备研制与应用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王燕梅;迟卓刚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动车组餐饮服务与管理 刘颖异 吕琦
刘颖异吕琦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行车技术管理(第二版) 大中专高职科技综合 李海荣 新华正版
李海荣 编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飞砟与冰雪飞溅研究(精)
丁东;井国庆;责编:刘霞;刘静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学标准
焦胜军 编者;蒋平江;责编:杨璠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概论(第二版) 刘建国 编
刘建国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