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1
版次: 1
ISBN: 9787520357142
定价: 8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人买过
  •   小康社会的升华与进一步发展,当为实现理想的“福祉社会”。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亦是福祉工作与福祉学研究的宗旨与坐标。将世界通行的福祉学的概念与相关体系导入国内,开辟中国福祉学研究的新领域,为中国兴起福祉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为学习福祉及从事福祉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系统知识,是撰写《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的宗旨。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试图厘清福祉与福祉学的内涵,介绍其学术定义与基本理念;梳理西方近代社会福祉的发端与沿袭变革并阐明其特征;概述1945年后日本社会福祉事业、福祉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其理念与教学内容,以为中国创办福祉教育专业之借镜。同时,考察中国古代济贫扶贫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缺陷,辨析儒学与佛学所蕴含的福祉思想;以立法为主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保障之历程,为完善并创新社会福祉体系与机制建言献策;阐述老年福祉、介护福祉、儿童福祉三大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附福祉教学纲要及创办福祉院校方案,为创办福祉专业提供参考。 导论
    第一章 福祉与福祉学
    第二章 英国:近代福祉之发端与演进
    第三章 美国: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福祉
    第四章 瑞典:高税收与高福利的福祉模式
    第五章 德国:扶助就业型的社会福祉模式
    第六章 法国:全民参入型的福祉模式
    第七章 日本:福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第八章 1945年以来日本福祉事业及其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日本的老年人介护与介护立法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荒政与救助事业
    第十一章 佛教的慈悲与佛教福祉思想
    第十二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第十三章 福祉教育与人才培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小康社会的升华与进一步发展,当为实现理想的“福祉社会”。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亦是福祉工作与福祉学研究的宗旨与坐标。将世界通行的福祉学的概念与相关体系导入国内,开辟中国福祉学研究的新领域,为中国兴起福祉教育事业提供理论依据,为学习福祉及从事福祉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系统知识,是撰写《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的宗旨。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试图厘清福祉与福祉学的内涵,介绍其学术定义与基本理念;梳理西方近代社会福祉的发端与沿袭变革并阐明其特征;概述1945年后日本社会福祉事业、福祉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其理念与教学内容,以为中国创办福祉教育专业之借镜。同时,考察中国古代济贫扶贫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缺陷,辨析儒学与佛学所蕴含的福祉思想;以立法为主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保障之历程,为完善并创新社会福祉体系与机制建言献策;阐述老年福祉、介护福祉、儿童福祉三大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附福祉教学纲要及创办福祉院校方案,为创办福祉专业提供参考。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福祉与福祉学
    第二章 英国:近代福祉之发端与演进
    第三章 美国: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福祉
    第四章 瑞典:高税收与高福利的福祉模式
    第五章 德国:扶助就业型的社会福祉模式
    第六章 法国:全民参入型的福祉模式
    第七章 日本:福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第八章 1945年以来日本福祉事业及其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日本的老年人介护与介护立法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荒政与救助事业
    第十一章 佛教的慈悲与佛教福祉思想
    第十二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第十三章 福祉教育与人才培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福祉日语(下册)
宿久高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福祉日语(上册)
宿久高 著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福祉测量:理论、方法与实践
吴国宝
福祉与福祉学: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福祉社会
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
[澳]黄有光(Yew-Kwang Ng) 著;张清津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