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9
版次: 1
ISBN: 9787556302918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6页
字数: 1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人买过
  •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主要探讨了晋代思想家郭象对中国美学流向与发展的影响。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郭象“独化”说的哲学体系,第二章概括阐述了“独化”哲学的美学价值,第三章论述了郭象对魏晋、南朝美学的影响,第四章从文人具体创作来探讨郭象哲学对东晋、刘松的自然审美创作,第五章整体概括了郭象哲学的美学思想及价值。       李小茜,女,1985年生, 江西九江人,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天津文学,曾在《吉林大学学报》、《求索》、《北方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第一章 关于“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一、郭象的生平和著作
    (一)郭象生平
    (二)郭象著作
    二、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三、郭象及郭象哲学的研究现状
    (一)20世纪前80年的郭象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郭象研究

    第二章 郭象“独化论”概说
    一、郭象“独化”哲学体系分析
    二、即物游玄——郭象“独化”论的玄理结构探析
    (一)“有”
    (二)自性
    (三)玄冥
    (四)无心
    三、与王弼、裴頠之比较
    (一)王弼与郭象
    (二)裴顾与郭象
    四、郭象“独化”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郭象哲学的美学价值
    一、先秦至魏晋的自然观流变
    (一)“自然”的基本意义和规定
    (二)老庄论自然
    (三)“自然”范畴的哲学基础
    二、关于“自然”的词条
    三、郭象哲学对“俯仰”与“虚静”的整合
    (一)“俯仰”与“虚静”之比较
    (二)独标物各之“有”
    (三)“道无所不在”·“目击道存”·“独化”
    (四)“独化”与“无心玄应,唯感是从”

    第四章 郭象哲学对魏晋、南朝美学的影响
    一、郭象哲学与寓目成咏之风
    (一)寓目成咏风气之兴起
    (二)郭象哲学与“寓目辄书”
    (三)寓目成咏的后世影响
    二、郭象哲学与“畅神”说的发展
    (一)魏晋“畅神”说的兴起
    (二)郭象哲学:“畅神”说的理论基础
    (三)山水自然的体验:“畅神”说的实践
    三、郭象哲学与“寄”的兴起
    (一)历来言意之辨:郭象“寄言出意”说的背景
    (二)郭象的“寄言出意”说
    (三)“寄”与“独化”哲学
    (四)“寄”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第五章 郭象哲学与东晋、刘宋自然审美创作
    一、陶渊明诗学与郭象哲学关系考
    (一)“不易本真”的性情
    (二)陶然自乐的“守拙”
    (三)纵浪大化的洒脱
    二、郭象哲学与山水诗的兴起
    (一)郭象哲学高扬“物”之原发与无时不移
    (二)山水诗与玄言诗之比较
    (三)郭象哲学的世俗化转向与“游”的兴盛
    三、禅宗公案与禅机——郭象哲学与禅宗美学
    (一)禅宗与美学的新走向
    (二)玄学走向禅宗美学的中介:郭象哲学
    (三)“玄冥”“无心”与“妙悟”

    结语
    附录:郭象“独化”哲学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一)“独化”“自生”与物物平等的生态观
    (二)“自性”“相因”的生态秩序建构
    (三)“冥而忘迹”的生命价值体现
    (四)郭象哲学关于生命生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主要探讨了晋代思想家郭象对中国美学流向与发展的影响。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郭象“独化”说的哲学体系,第二章概括阐述了“独化”哲学的美学价值,第三章论述了郭象对魏晋、南朝美学的影响,第四章从文人具体创作来探讨郭象哲学对东晋、刘松的自然审美创作,第五章整体概括了郭象哲学的美学思想及价值。
  • 作者简介:
          李小茜,女,1985年生, 江西九江人,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天津文学,曾在《吉林大学学报》、《求索》、《北方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 目录:
    第一章 关于“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一、郭象的生平和著作
    (一)郭象生平
    (二)郭象著作
    二、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三、郭象及郭象哲学的研究现状
    (一)20世纪前80年的郭象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郭象研究

    第二章 郭象“独化论”概说
    一、郭象“独化”哲学体系分析
    二、即物游玄——郭象“独化”论的玄理结构探析
    (一)“有”
    (二)自性
    (三)玄冥
    (四)无心
    三、与王弼、裴頠之比较
    (一)王弼与郭象
    (二)裴顾与郭象
    四、郭象“独化”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郭象哲学的美学价值
    一、先秦至魏晋的自然观流变
    (一)“自然”的基本意义和规定
    (二)老庄论自然
    (三)“自然”范畴的哲学基础
    二、关于“自然”的词条
    三、郭象哲学对“俯仰”与“虚静”的整合
    (一)“俯仰”与“虚静”之比较
    (二)独标物各之“有”
    (三)“道无所不在”·“目击道存”·“独化”
    (四)“独化”与“无心玄应,唯感是从”

    第四章 郭象哲学对魏晋、南朝美学的影响
    一、郭象哲学与寓目成咏之风
    (一)寓目成咏风气之兴起
    (二)郭象哲学与“寓目辄书”
    (三)寓目成咏的后世影响
    二、郭象哲学与“畅神”说的发展
    (一)魏晋“畅神”说的兴起
    (二)郭象哲学:“畅神”说的理论基础
    (三)山水自然的体验:“畅神”说的实践
    三、郭象哲学与“寄”的兴起
    (一)历来言意之辨:郭象“寄言出意”说的背景
    (二)郭象的“寄言出意”说
    (三)“寄”与“独化”哲学
    (四)“寄”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第五章 郭象哲学与东晋、刘宋自然审美创作
    一、陶渊明诗学与郭象哲学关系考
    (一)“不易本真”的性情
    (二)陶然自乐的“守拙”
    (三)纵浪大化的洒脱
    二、郭象哲学与山水诗的兴起
    (一)郭象哲学高扬“物”之原发与无时不移
    (二)山水诗与玄言诗之比较
    (三)郭象哲学的世俗化转向与“游”的兴盛
    三、禅宗公案与禅机——郭象哲学与禅宗美学
    (一)禅宗与美学的新走向
    (二)玄学走向禅宗美学的中介:郭象哲学
    (三)“玄冥”“无心”与“妙悟”

    结语
    附录:郭象“独化”哲学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一)“独化”“自生”与物物平等的生态观
    (二)“自性”“相因”的生态秩序建构
    (三)“冥而忘迹”的生命价值体现
    (四)郭象哲学关于生命生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升藏书题跋
王开学 辑校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与魏晋玄学
汤一介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与魏晋玄学
汤一介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
余开亮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庄子注》对庄子思想的诠释和建构
刘国民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适性美学研究
朱海坤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升手稿拾遗
李小强 主编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
王江松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评传
王晓毅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36
王晓毅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与魏晋玄学
汤一介 著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
郭象《庄子注》研究
杨立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