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509748633
定价: 14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2页
字数: 60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首论卷
    一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文化史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
    (三)社会文化史的史料问题
    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社会生活释义
    (二)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
    (三)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史
    三社会文化史的几对概念
    (一)常态与动态
    (二)碎片与整合
    (三)生活与观念
    (四)一元与多元
    (五)真实与建构

    婚姻卷
    一知识青年婚恋观的变迁
    (一)新式恋爱观
    (二)理想配偶的选择
    (三)婚姻的理想与设计
    二城市婚姻的变革
    (一)性别比与婚嫁状况
    (二)从文明结婚到集团婚礼
    (三)离婚风潮
    三农村婚姻的嬗替
    (一)不平衡的性别比
    (二)婚姻论财的趋势
    (三)婚龄的研究
    (四)社会变革与婚姻动荡
    四红色苏区的婚姻改造
    (一)“离婚结婚绝对自由”与婚姻解放
    (二)禁止童养媳和买卖婚姻
    (三)军婚问题
    (四)从《婚姻条例》到《婚姻法》
    五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婚姻建设
    (一)婚姻法制的初步建设
    (二)边区的婚姻解放热潮
    (三)情与法的冲突
    六婚姻文化变革的特征

    家庭卷
    一家庭改革思潮
    (一)五四前期家庭改革思潮
    (二)1920年代至1940年代家庭改革思潮
    二家庭结构的变革
    (一)家族制度的变革
    (二)家庭结构的嬗变
    (三)中共领导的家庭改革
    三家庭关系的变革
    (一)纵向家庭关系的变化
    (二)横向家庭关系的变化
    四家庭宗教的变化
    (一)祖宗革命
    (二)丧礼改革
    五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
    (一)家庭与社会的互动
    (二)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

    妇女卷
    一女性职业运动
    (一)妇女就业的开端
    (二)争取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妇女职业平等权的获得与抗战前的妇女职业状况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职业活动
    (五)妇女职业现实的困惑
    二女性教育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男女教育平等的实现
    (三)国民政府时期妇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四)共产党的苏区、解放区妇女教育特征
    三妇女参政运动
    (一)妇女参政的提出与民初妇女参政运动
    (二)1920年代妇女参政运动
    (三)1930年代妇女参政权的获得及运用
    (四)参政运动的发展与困境
    四妇女财产继承权
    (一)20世纪初妇女财产继承问题的提出
    (二)1920年代妇女争取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及法律对妇女财产继承权的确认
    五妇女禁缠足运动
    (一)南京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的措施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禁缠足令的实施与效果
    (三)对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禁缠足的思考
    六现代女性社会生活再思考

    性伦卷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性教育的兴起
    (一)近代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繁荣
    (二)20世纪上半叶性教育兴起的特点分析
    二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与实践
    (一)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
    (二)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的性教育实践
    三进步知识分子的性教育文化观
    (一)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与20世纪上半叶的性教育
    (二)潘光旦的性教育实践与性教育思想
    (三)张竞生的性教育思想
    四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和性话语的三重解析
    (一)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
    (二)现代性话语的三重解析

    娱乐卷
    一现代中国“娱乐城市群”
    (一)现代中国城市崛起与城市娱乐
    (二)个案研究:1931年《益世报》广告新闻中的天津娱乐生活
    二无线广播与民众娱乐生活
    (一)无线广播电台的发展概述
    (二)无线广播中的娱乐节目
    三“红色”娱乐
    (一)“红色”娱乐的历史嬗变
    (二)中共主导区域娱乐特点
    四现代娱乐生活的三大趋势

    结论卷
    一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要略
    (一)婚姻文化的变革
    (二)家庭文化的变革
    (三)妇女文化的变革
    (四)性伦文化的变革
    (五)娱乐文化的演变
    二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的斗争
    (二)引发出的负面现象
    (三)社会文化变化的有限程度
    三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文明启示
    (一)人人平等
    (二)个性解放
    (三)追求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著者简介
    后记
  • 内容简介: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 目录:
    首论卷
    一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文化史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
    (三)社会文化史的史料问题
    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社会生活释义
    (二)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
    (三)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史
    三社会文化史的几对概念
    (一)常态与动态
    (二)碎片与整合
    (三)生活与观念
    (四)一元与多元
    (五)真实与建构

    婚姻卷
    一知识青年婚恋观的变迁
    (一)新式恋爱观
    (二)理想配偶的选择
    (三)婚姻的理想与设计
    二城市婚姻的变革
    (一)性别比与婚嫁状况
    (二)从文明结婚到集团婚礼
    (三)离婚风潮
    三农村婚姻的嬗替
    (一)不平衡的性别比
    (二)婚姻论财的趋势
    (三)婚龄的研究
    (四)社会变革与婚姻动荡
    四红色苏区的婚姻改造
    (一)“离婚结婚绝对自由”与婚姻解放
    (二)禁止童养媳和买卖婚姻
    (三)军婚问题
    (四)从《婚姻条例》到《婚姻法》
    五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婚姻建设
    (一)婚姻法制的初步建设
    (二)边区的婚姻解放热潮
    (三)情与法的冲突
    六婚姻文化变革的特征

    家庭卷
    一家庭改革思潮
    (一)五四前期家庭改革思潮
    (二)1920年代至1940年代家庭改革思潮
    二家庭结构的变革
    (一)家族制度的变革
    (二)家庭结构的嬗变
    (三)中共领导的家庭改革
    三家庭关系的变革
    (一)纵向家庭关系的变化
    (二)横向家庭关系的变化
    四家庭宗教的变化
    (一)祖宗革命
    (二)丧礼改革
    五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
    (一)家庭与社会的互动
    (二)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

    妇女卷
    一女性职业运动
    (一)妇女就业的开端
    (二)争取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妇女职业平等权的获得与抗战前的妇女职业状况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职业活动
    (五)妇女职业现实的困惑
    二女性教育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男女教育平等的实现
    (三)国民政府时期妇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四)共产党的苏区、解放区妇女教育特征
    三妇女参政运动
    (一)妇女参政的提出与民初妇女参政运动
    (二)1920年代妇女参政运动
    (三)1930年代妇女参政权的获得及运用
    (四)参政运动的发展与困境
    四妇女财产继承权
    (一)20世纪初妇女财产继承问题的提出
    (二)1920年代妇女争取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及法律对妇女财产继承权的确认
    五妇女禁缠足运动
    (一)南京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的措施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禁缠足令的实施与效果
    (三)对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禁缠足的思考
    六现代女性社会生活再思考

    性伦卷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性教育的兴起
    (一)近代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繁荣
    (二)20世纪上半叶性教育兴起的特点分析
    二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与实践
    (一)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
    (二)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的性教育实践
    三进步知识分子的性教育文化观
    (一)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与20世纪上半叶的性教育
    (二)潘光旦的性教育实践与性教育思想
    (三)张竞生的性教育思想
    四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和性话语的三重解析
    (一)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
    (二)现代性话语的三重解析

    娱乐卷
    一现代中国“娱乐城市群”
    (一)现代中国城市崛起与城市娱乐
    (二)个案研究:1931年《益世报》广告新闻中的天津娱乐生活
    二无线广播与民众娱乐生活
    (一)无线广播电台的发展概述
    (二)无线广播中的娱乐节目
    三“红色”娱乐
    (一)“红色”娱乐的历史嬗变
    (二)中共主导区域娱乐特点
    四现代娱乐生活的三大趋势

    结论卷
    一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要略
    (一)婚姻文化的变革
    (二)家庭文化的变革
    (三)妇女文化的变革
    (四)性伦文化的变革
    (五)娱乐文化的演变
    二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的斗争
    (二)引发出的负面现象
    (三)社会文化变化的有限程度
    三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文明启示
    (一)人人平等
    (二)个性解放
    (三)追求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著者简介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