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

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6
ISBN: 9787509708514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196千字
分类: 政治
  •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均面临“西势东渐”所引起的民族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东方唯一强国;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两国在东亚政治舞台上角色的转变,直接引发了日本人对中国认识的变化。日本人中国观的作用往往被两国政治、军事、外交关系等显性因素所掩盖。本书在使用大量中、日文资料的基础上,阐释近代以来日本人中国观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以及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论证中日关系的发展。 史桂芳,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思想史、中日关系史方面的研究。独著《同文同种的骗局》、《战后中日关系史》,合著《抗战时评》、《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中国历史与社会》等;译著《张学良》、《卢沟桥事件》等;发表论文40余篇。 第一章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产生
    一古代日本人的中国观
    二幕末日本人开始转变对中国的认识
    三民族特性、主流意识与近代中国观

    第二章明治初年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失之俄美,补之东亚”--吉田松阴的中国观
    二“与西方文明共进退”--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三独享霸权的“亚洲一体论”

    第三章甲午、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
    一甲午战争--鄙视中国之滥觞
    二日俄战争--“同文同种”幌子下的侵略
    三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中国观、亚洲观

    第四章20世纪初期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20世纪初期的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
    二各种中国观的登场

    第五章中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中国观
    二全面侵华战争时期的东亚新秩序论
    三“大东亚共荣圈”与太平洋战争

    第六章以史为鉴。开辟未来
    一实行民主化改革,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二民间往来促进中日官方关系的建立
    三历史认识问题与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后记
  •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均面临“西势东渐”所引起的民族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东方唯一强国;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两国在东亚政治舞台上角色的转变,直接引发了日本人对中国认识的变化。日本人中国观的作用往往被两国政治、军事、外交关系等显性因素所掩盖。本书在使用大量中、日文资料的基础上,阐释近代以来日本人中国观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以及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论证中日关系的发展。
  • 作者简介:
    史桂芳,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思想史、中日关系史方面的研究。独著《同文同种的骗局》、《战后中日关系史》,合著《抗战时评》、《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中国历史与社会》等;译著《张学良》、《卢沟桥事件》等;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产生
    一古代日本人的中国观
    二幕末日本人开始转变对中国的认识
    三民族特性、主流意识与近代中国观

    第二章明治初年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失之俄美,补之东亚”--吉田松阴的中国观
    二“与西方文明共进退”--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三独享霸权的“亚洲一体论”

    第三章甲午、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
    一甲午战争--鄙视中国之滥觞
    二日俄战争--“同文同种”幌子下的侵略
    三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中国观、亚洲观

    第四章20世纪初期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20世纪初期的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
    二各种中国观的登场

    第五章中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中国观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中国观
    二全面侵华战争时期的东亚新秩序论
    三“大东亚共荣圈”与太平洋战争

    第六章以史为鉴。开辟未来
    一实行民主化改革,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二民间往来促进中日官方关系的建立
    三历史认识问题与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