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古音学史

漢語古音学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11
版次: 1
ISBN: 9787532576968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0页
字数: 3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39人买过
  •   《汉语古音学史》以汉语古音学研究实践的历史发展为贯穿,以语音发展史为学理逻辑背景,绎述从宋代吴械至现当代海内外古音学的发展。古代部分注重历史文化新视角的解读,现当代部分多从诸问题,如古韵分部、古音构拟、方音、声调、复声母、介音、主元音、韵尾等入手,传统与新说并重,以叙事法叙述了各家学术成果的本意、他意,为读者提供研读信息和学理启发。《汉语古音学史》主要供专业工作者阅读,也可为其他读者提供传统文化精英之一的古音学别样文化大餐。   李开,1943年生,江苏张家港市人。文学(语言学)硕士,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9月退休,现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11-)。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相关理论。著有《戴震评传》(1993、2001、2011)、《汉语古音学研究》(2008)、《语言学和文史语言研究集稿》(2015)等。
      
      顾涛,1978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礼治与法治、经学与圣经学。近期论作有《中国的射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论古典婚礼根植于人之情性》(《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史林》2015年第2期)等。 缀言

    第一章什么是古音和古音学
    一时间观在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空间观在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四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第二章早期古音学的研究和陈第古音学说
    一宋以前的古音研究及“叶音”说
    二古音学的奠基人吴械及其“通转”说
    三对宋代“叶音”说的评价
    四陈第关于古音学研究方法的建树
    五陈第的古声调说

    第三章《音学五书》和顾炎武古音学
    一顾炎武其人及其学说
    二《音论》古音原理举要
    三《诗本音》对文例的揭示
    四顾炎武古音研究的重要贡献
    五顾炎武上古声调说

    第四章江永的古韵学说
    一江永古韵分部的底层——《诗经》韵例的研究及其古韵分部的一般方法
    二江永古韵分部系统的格局
    三江永古韵分部中的“数韵同一入”
    四江永古韵分部的杰出成就
    五江永的“方音转”
    六江永上古“四声杂用”说

    第五章段玉裁“五表”和他的古韵学说
    一段玉裁古韵分部的突破
    二“本音”和“音转”
    三《古十七部谐声表》的解读与应用
    四段玉裁六类十七部的内在音理
    五段玉裁的“古合韵”说
    六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第六章戴震古音学和《声类表》研究法
    一戴震的古音学著述
    二祭部独立是戴震古音学的重大特色
    三真文合并是祭部独立后的逻辑必然
    四侯幽不分的错误来源
    五戴震古韵分部中的歌部
    六《声类表》研究法
    七戴震的音转说

    第七章孔广森古音学的特色和严可均的修订
    一孔广森的九阴九阳十八部
    二由阳声韵冬部看《诗声类》的体例
    三冬部独立来自文献考古
    四孔广森否认上古之入声调
    五严可均对孔广森韵部分合的修订

    第八章王念孙的古音学说和朱骏声古韵十八部通训转
    一王念孙分古韵为二十一部
    二王念孙古韵分部的创获
    三王念孙上古声调说
    四《广雅疏证》创通“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五朱骏声古韵十八部通训转是古音学的应用系统

    第九章钱大昕等人对古声纽的研究
    一钱大昕上古声纽论的四大贡献和研究方法
    二“古无舌上音”的基本原理和补充含义
    三黄侃“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是“古无舌上音”补充含义之推广

    第十章清代古音学巨星江有诰
    一江有诰的《音学十书》
    二江有诰的二十一部及其内在学理
    三江有诰以《入声表》作检测和修正
    四质部是否独立:江有诰、王念孙二十一部之比较
    五江有诰“古有四声”说

    第十一章章太炎二十三部音准、音转和黄侃“古本音”学说
    一章太炎的队部独立及其古韵二十三部
    二章太炎“二十三部音准”是古音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
    三《成均图》音转说
    四黄侃的“古本音”学说
    五章太炎、黄侃上古声调说

    第十二章王力和罗常培、周祖谟的古韵分部
    一脂微分部跨出了古音学的一个时代
    二王力从早年二十三部到晚年二十九(三十)部定论
    三罗常培、周祖谟的三十一部
    四古韵分部之余波

    第十三章高本汉上古韵部构拟和音理
    一以韵母说明韵部,腭化和历史音变
    二主元音变化及其音理
    三音位间的同化引起的音变
    四古音中的异质语音音变,裂变说和方音举证
    五复合音短元音韵尾-r
    六古音构拟中的类推

    第十四章古音构拟和关于古音学的三次大讨论
    一高本汉以前的西方汉学对汉语的研究
    二第一次大讨论:关于古音研究材料问题的争辩
    三第二次大讨论的发端
    四西门·华德与高本汉从争论走向融通
    五第三次大讨论及相关问题

    第十五章上古主元音构拟十家说
    一高本汉、李方桂主元音之争始末
    二主元音构拟十家两派的主要理论分歧
    三上古音系拟音的配置方法

    第十六章古音构拟中的介音构拟问题
    一严学窘上古无介音说
    二董同龢的介音构拟原则
    三用线性音系公式演绎介音构拟规则

    第十七章古音构拟和重纽、非重纽问题
    一重纽的古音溯源
    二古音构拟与《韵镜》重纽指认
    三古音构拟与《韵镜》非重纽指认

    第十八章异质语言世界的新开拓:上古方音研究百年
    一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不绝如缕
    二由历史文献语料考索古方音残留之踪迹
    三由《切韵》之综合音系上推其古音渊源
    四关于系统构拟上古方言音系
    五汉语通语史研究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十九章民族语言接触视野和汉语古音学
    一民族语言研究的理论建树
    二邢公畹由史前文化变迁和原始汉藏语变异说明语言分化
    三从个别形态同源词的比较到汉藏澳泰语系
    四编纂法视野中的汉藏缅、苗瑶、侗台语族同源发生证例及其上古音反观
    五在汉藏语同源背景上看待汉语文化

    第二十章以“中体西用”为研究法的复声母元语言解释系统研究
    一上古复声母材料收集时期的三大家:林语堂、高本汉、陈独秀对材料的发现及其初步构拟
    二上古音体系确立时期的复声母研究三大家:董同龢、李方桂、陆志韦对材料的归类及其构拟

    第二十一章境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汉语古音的研究
    一关于汉语古音的音理、音史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二关于汉语古音中的声母研究
    三关于汉语古音中的上古韵母研究
    四关于汉语古音中的声调研究

    第二十二章俄籍古音学家雅洪托夫和斯塔罗思金以系统构拟为主的古音学
    一关于上古语音史的分期及其相关研究理论
    二关于声母系统的构拟
    三关于古汉语的中上古韵部、韵母各部分的构拟

    第二十三章新派学者郑张尚芳和潘悟云的古音学研究
    一郑张尚芳的古音学
    二潘悟云的古音学的一般原理
    附录:古音学十四家韵部分合对照表(含拟音二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汉语古音学史》以汉语古音学研究实践的历史发展为贯穿,以语音发展史为学理逻辑背景,绎述从宋代吴械至现当代海内外古音学的发展。古代部分注重历史文化新视角的解读,现当代部分多从诸问题,如古韵分部、古音构拟、方音、声调、复声母、介音、主元音、韵尾等入手,传统与新说并重,以叙事法叙述了各家学术成果的本意、他意,为读者提供研读信息和学理启发。《汉语古音学史》主要供专业工作者阅读,也可为其他读者提供传统文化精英之一的古音学别样文化大餐。
  • 作者简介:
      李开,1943年生,江苏张家港市人。文学(语言学)硕士,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9月退休,现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11-)。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相关理论。著有《戴震评传》(1993、2001、2011)、《汉语古音学研究》(2008)、《语言学和文史语言研究集稿》(2015)等。
      
      顾涛,1978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礼治与法治、经学与圣经学。近期论作有《中国的射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论古典婚礼根植于人之情性》(《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史林》2015年第2期)等。
  • 目录:
    缀言

    第一章什么是古音和古音学
    一时间观在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空间观在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四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第二章早期古音学的研究和陈第古音学说
    一宋以前的古音研究及“叶音”说
    二古音学的奠基人吴械及其“通转”说
    三对宋代“叶音”说的评价
    四陈第关于古音学研究方法的建树
    五陈第的古声调说

    第三章《音学五书》和顾炎武古音学
    一顾炎武其人及其学说
    二《音论》古音原理举要
    三《诗本音》对文例的揭示
    四顾炎武古音研究的重要贡献
    五顾炎武上古声调说

    第四章江永的古韵学说
    一江永古韵分部的底层——《诗经》韵例的研究及其古韵分部的一般方法
    二江永古韵分部系统的格局
    三江永古韵分部中的“数韵同一入”
    四江永古韵分部的杰出成就
    五江永的“方音转”
    六江永上古“四声杂用”说

    第五章段玉裁“五表”和他的古韵学说
    一段玉裁古韵分部的突破
    二“本音”和“音转”
    三《古十七部谐声表》的解读与应用
    四段玉裁六类十七部的内在音理
    五段玉裁的“古合韵”说
    六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第六章戴震古音学和《声类表》研究法
    一戴震的古音学著述
    二祭部独立是戴震古音学的重大特色
    三真文合并是祭部独立后的逻辑必然
    四侯幽不分的错误来源
    五戴震古韵分部中的歌部
    六《声类表》研究法
    七戴震的音转说

    第七章孔广森古音学的特色和严可均的修订
    一孔广森的九阴九阳十八部
    二由阳声韵冬部看《诗声类》的体例
    三冬部独立来自文献考古
    四孔广森否认上古之入声调
    五严可均对孔广森韵部分合的修订

    第八章王念孙的古音学说和朱骏声古韵十八部通训转
    一王念孙分古韵为二十一部
    二王念孙古韵分部的创获
    三王念孙上古声调说
    四《广雅疏证》创通“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五朱骏声古韵十八部通训转是古音学的应用系统

    第九章钱大昕等人对古声纽的研究
    一钱大昕上古声纽论的四大贡献和研究方法
    二“古无舌上音”的基本原理和补充含义
    三黄侃“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是“古无舌上音”补充含义之推广

    第十章清代古音学巨星江有诰
    一江有诰的《音学十书》
    二江有诰的二十一部及其内在学理
    三江有诰以《入声表》作检测和修正
    四质部是否独立:江有诰、王念孙二十一部之比较
    五江有诰“古有四声”说

    第十一章章太炎二十三部音准、音转和黄侃“古本音”学说
    一章太炎的队部独立及其古韵二十三部
    二章太炎“二十三部音准”是古音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
    三《成均图》音转说
    四黄侃的“古本音”学说
    五章太炎、黄侃上古声调说

    第十二章王力和罗常培、周祖谟的古韵分部
    一脂微分部跨出了古音学的一个时代
    二王力从早年二十三部到晚年二十九(三十)部定论
    三罗常培、周祖谟的三十一部
    四古韵分部之余波

    第十三章高本汉上古韵部构拟和音理
    一以韵母说明韵部,腭化和历史音变
    二主元音变化及其音理
    三音位间的同化引起的音变
    四古音中的异质语音音变,裂变说和方音举证
    五复合音短元音韵尾-r
    六古音构拟中的类推

    第十四章古音构拟和关于古音学的三次大讨论
    一高本汉以前的西方汉学对汉语的研究
    二第一次大讨论:关于古音研究材料问题的争辩
    三第二次大讨论的发端
    四西门·华德与高本汉从争论走向融通
    五第三次大讨论及相关问题

    第十五章上古主元音构拟十家说
    一高本汉、李方桂主元音之争始末
    二主元音构拟十家两派的主要理论分歧
    三上古音系拟音的配置方法

    第十六章古音构拟中的介音构拟问题
    一严学窘上古无介音说
    二董同龢的介音构拟原则
    三用线性音系公式演绎介音构拟规则

    第十七章古音构拟和重纽、非重纽问题
    一重纽的古音溯源
    二古音构拟与《韵镜》重纽指认
    三古音构拟与《韵镜》非重纽指认

    第十八章异质语言世界的新开拓:上古方音研究百年
    一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不绝如缕
    二由历史文献语料考索古方音残留之踪迹
    三由《切韵》之综合音系上推其古音渊源
    四关于系统构拟上古方言音系
    五汉语通语史研究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十九章民族语言接触视野和汉语古音学
    一民族语言研究的理论建树
    二邢公畹由史前文化变迁和原始汉藏语变异说明语言分化
    三从个别形态同源词的比较到汉藏澳泰语系
    四编纂法视野中的汉藏缅、苗瑶、侗台语族同源发生证例及其上古音反观
    五在汉藏语同源背景上看待汉语文化

    第二十章以“中体西用”为研究法的复声母元语言解释系统研究
    一上古复声母材料收集时期的三大家:林语堂、高本汉、陈独秀对材料的发现及其初步构拟
    二上古音体系确立时期的复声母研究三大家:董同龢、李方桂、陆志韦对材料的归类及其构拟

    第二十一章境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汉语古音的研究
    一关于汉语古音的音理、音史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二关于汉语古音中的声母研究
    三关于汉语古音中的上古韵母研究
    四关于汉语古音中的声调研究

    第二十二章俄籍古音学家雅洪托夫和斯塔罗思金以系统构拟为主的古音学
    一关于上古语音史的分期及其相关研究理论
    二关于声母系统的构拟
    三关于古汉语的中上古韵部、韵母各部分的构拟

    第二十三章新派学者郑张尚芳和潘悟云的古音学研究
    一郑张尚芳的古音学
    二潘悟云的古音学的一般原理
    附录:古音学十四家韵部分合对照表(含拟音二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漢語古音学史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漢語古音学史
高罗佩 : 其人其书
【荷】 扬威廉·范德魏特灵
漢語古音学史
官家的心事 : 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漢語古音学史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漢語古音学史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漢語古音学史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漢語古音学史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漢語古音学史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漢語古音学史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漢語古音学史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漢語古音学史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漢語古音学史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漢語古音学史
消费者行为学
李开、张中科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