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的区域类型

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的区域类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4
版次: 1
ISBN: 9787516158883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8页
字数: 30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家庭继替涉及财产承继、父权更替和立门户的三重文化意义。本文提炼出财产权、伦理责任和社区性家三个维度作为分析家庭继替的理论框架,即家庭“三元素”。通过区域类型比较认为华南农民家庭是“祭祀性”家庭,华北农民家庭是“社会性”家庭,中部农民家庭是“生活性”家庭;家庭继替差异是由“分、继、合”三种力量的组合程度造成的;独生子女时代家庭继替从“单系继承”向“双系继承”这一超越区域类型的趋同性模式过渡。   陶自祥,男,苗族,1979年生,云南文山市人,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暨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现任职于云南民族大学。
      近些年来,主要围绕农村婚姻家庭、土地和边疆治理等学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曾在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山东、河南、江西等十余省市农村开展社会学调研,累计驻村调研时间超过300多天。曾在《青年研究》、《南方人口》和《思想战线》等刊物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家庭分裂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家庭继替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概念界定与论述框架

    第一章家庭三元素
    第一节财产权
    第二节伦理责任
    第三节社区性家
    第四节家庭三元素关系

    第二章家庭财产权
    第一节华北农民家产与父权
    第二节母子家庭财产传承的彻底性
    第三节子代家际财产分割的竞争性与独立性
    第四节华北独子家庭财产权
    第五节华北“纯女户”财产权继承
    第六节华北农民家庭财产权生成

    第三章家庭伦理责任
    第一节华北农民“过日子”的内涵
    第二节华北农民家庭父代的“人生任务”
    第三节华北农民家庭的代际反馈
    第四节华北农村家庭代内伦理责任
    第五节华北农村家庭伦理责任的实践

    第四章社区性家
    第一节华北社区性家如何可能
    第二节母子家庭社区性身份的更替关系
    第三节子代家际在社区互动中的行动取向
    第四节华北平原小亲族社会结构
    第五节特殊家庭的社区性意义
    第六节门户与社区结构

    第五章家庭继替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一节家庭财产权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二节家庭伦理责任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三节家庭社区化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四节家庭继替模式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五节家庭模型与区域类型
    第六节家庭继替机制的区域差异

    第六章“不分而分”的家庭
    第一节“不分而分”家庭概述
    第二节“不分而分”的家庭特征
    第三节“不分而分”家庭的维系机制
    第四节“不分而分”家庭的走向问题

    结论
    第一节家庭性质及其区域类型差异
    第二节区域类型比较下的家庭继替机制
    第三节家庭继替模式的变化及其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家庭继替涉及财产承继、父权更替和立门户的三重文化意义。本文提炼出财产权、伦理责任和社区性家三个维度作为分析家庭继替的理论框架,即家庭“三元素”。通过区域类型比较认为华南农民家庭是“祭祀性”家庭,华北农民家庭是“社会性”家庭,中部农民家庭是“生活性”家庭;家庭继替差异是由“分、继、合”三种力量的组合程度造成的;独生子女时代家庭继替从“单系继承”向“双系继承”这一超越区域类型的趋同性模式过渡。
  • 作者简介:
      陶自祥,男,苗族,1979年生,云南文山市人,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暨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现任职于云南民族大学。
      近些年来,主要围绕农村婚姻家庭、土地和边疆治理等学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曾在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山东、河南、江西等十余省市农村开展社会学调研,累计驻村调研时间超过300多天。曾在《青年研究》、《南方人口》和《思想战线》等刊物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
  • 目录: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家庭分裂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家庭继替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概念界定与论述框架

    第一章家庭三元素
    第一节财产权
    第二节伦理责任
    第三节社区性家
    第四节家庭三元素关系

    第二章家庭财产权
    第一节华北农民家产与父权
    第二节母子家庭财产传承的彻底性
    第三节子代家际财产分割的竞争性与独立性
    第四节华北独子家庭财产权
    第五节华北“纯女户”财产权继承
    第六节华北农民家庭财产权生成

    第三章家庭伦理责任
    第一节华北农民“过日子”的内涵
    第二节华北农民家庭父代的“人生任务”
    第三节华北农民家庭的代际反馈
    第四节华北农村家庭代内伦理责任
    第五节华北农村家庭伦理责任的实践

    第四章社区性家
    第一节华北社区性家如何可能
    第二节母子家庭社区性身份的更替关系
    第三节子代家际在社区互动中的行动取向
    第四节华北平原小亲族社会结构
    第五节特殊家庭的社区性意义
    第六节门户与社区结构

    第五章家庭继替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一节家庭财产权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二节家庭伦理责任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三节家庭社区化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四节家庭继替模式的区域类型差异
    第五节家庭模型与区域类型
    第六节家庭继替机制的区域差异

    第六章“不分而分”的家庭
    第一节“不分而分”家庭概述
    第二节“不分而分”的家庭特征
    第三节“不分而分”家庭的维系机制
    第四节“不分而分”家庭的走向问题

    结论
    第一节家庭性质及其区域类型差异
    第二节区域类型比较下的家庭继替机制
    第三节家庭继替模式的变化及其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的区域类型
南北乡土社会
陶自祥 著
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的区域类型
乡村振兴的路径
陶自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