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

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2007-08
版次: 1
ISBN: 9787802253193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7页
字数: 284千字
分类: 历史
140人买过
  •   近年来后现代史学在中国颇受重视,西方相关作品之译作也受到知识分子欢迎,不过以后现代史学的问题意识来研究当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发展、特色与局限,本书应属首创之作。传统中国的思维模式与思想架构如何能与近代西方学术接轨,一直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大课题,过去虽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却乏人从制度(尤其是大学)建构的角度来探讨这一课题,本书深入地分析了西式大学引进中国后,在打破国学框架、重组知识结构乃至训练一批专业史家,进而建立一套专业学术规范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功能。
      本书不仅是一部史学史的作品,更具有学术史、思想史、制度史乃至教育史等多重面向,也可为其他学科找寻自身知识建构历程的借鉴与参考。   刘龙心,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专攻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思想史、文化史。现任东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著有《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发表有《迈向专业化之途──现代中国史家资格的认证与评核》、《从科举到学堂──论近代知识的转型(1901-190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以学术社群为核心的观察》、《晚清民族观念的蜕变与重塑──以新式学堂教育为对象的察考》等论文,以及《评介汪著》、《评许冠三著》等书评。 自序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制建立与历史教育系统化的出现
    第一节晚清学堂教育与学科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新式学堂与历史教育的变革
    第三节重编国史运动对历史教育的冲击
    第三章新史学与学院化史学之建置
    第一节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与史学独立意识的萌现
    第二节从国学研究到专史设科——史学专门化的确立
    第三节课程标准化和史学人才的培育
    第四章学科规训与现代中国史学的专业化
    第一节方法论的建立与史学纪律的形成
    第二节教学与研究——专业史家资格的评核与认证
    第三节客观标准与学术环境的追求
    第五章结论
    征引书目
  • 内容简介:
      近年来后现代史学在中国颇受重视,西方相关作品之译作也受到知识分子欢迎,不过以后现代史学的问题意识来研究当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发展、特色与局限,本书应属首创之作。传统中国的思维模式与思想架构如何能与近代西方学术接轨,一直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大课题,过去虽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却乏人从制度(尤其是大学)建构的角度来探讨这一课题,本书深入地分析了西式大学引进中国后,在打破国学框架、重组知识结构乃至训练一批专业史家,进而建立一套专业学术规范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功能。
      本书不仅是一部史学史的作品,更具有学术史、思想史、制度史乃至教育史等多重面向,也可为其他学科找寻自身知识建构历程的借鉴与参考。
  • 作者简介:
      刘龙心,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专攻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思想史、文化史。现任东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著有《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发表有《迈向专业化之途──现代中国史家资格的认证与评核》、《从科举到学堂──论近代知识的转型(1901-190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以学术社群为核心的观察》、《晚清民族观念的蜕变与重塑──以新式学堂教育为对象的察考》等论文,以及《评介汪著》、《评许冠三著》等书评。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制建立与历史教育系统化的出现
    第一节晚清学堂教育与学科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新式学堂与历史教育的变革
    第三节重编国史运动对历史教育的冲击
    第三章新史学与学院化史学之建置
    第一节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与史学独立意识的萌现
    第二节从国学研究到专史设科——史学专门化的确立
    第三节课程标准化和史学人才的培育
    第四章学科规训与现代中国史学的专业化
    第一节方法论的建立与史学纪律的形成
    第二节教学与研究——专业史家资格的评核与认证
    第三节客观标准与学术环境的追求
    第五章结论
    征引书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