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3
版次: 1
ISBN: 9787300120171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5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朗朗书房
分类: 文学
23人买过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收录了刘师培先生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经学教科书》、《两汉学术发微论》等四部,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汉魏、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概略,并对历代经学研究的渊源流派以及两汉政治学、种族学、伦理学等进行了深入的考究与探讨。作者纵览群书,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以西学诠释中学,比较南北学风,区别汉魏六朝,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字字珠玑,真知灼见时得丽出,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l919年ll月20曰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申叔先生遗书》。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概论
    第二课文学辨体
    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申叔先生遗书》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洁与整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经学教科书
    序例
    第一课经学总述
    第二课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两汉《论语》之传授
    第十五课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近儒之《孝经》学
    两汉学术发微论
    总序
    两汉政治学发微论
    两汉种族学发微论
    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点校权利声明
  • 内容简介: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收录了刘师培先生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经学教科书》、《两汉学术发微论》等四部,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汉魏、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概略,并对历代经学研究的渊源流派以及两汉政治学、种族学、伦理学等进行了深入的考究与探讨。作者纵览群书,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以西学诠释中学,比较南北学风,区别汉魏六朝,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字字珠玑,真知灼见时得丽出,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
  • 作者简介: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l919年ll月20曰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申叔先生遗书》。
  •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概论
    第二课文学辨体
    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申叔先生遗书》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洁与整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经学教科书
    序例
    第一课经学总述
    第二课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两汉《论语》之传授
    第十五课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近儒之《孝经》学
    两汉学术发微论
    总序
    两汉政治学发微论
    两汉种族学发微论
    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点校权利声明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书法167个练习 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
邱振中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药窗诗话
吴藕汀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我的阅读观
朱永新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书法:七个问题
邱振中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黄光国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艺术中的精神
[俄罗斯]康定斯基 著;李政文、魏大海 译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
姚卫群 编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八天八夜台湾环岛自由行:阿乐的手绘旅行日记1
阿乐 绘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
赵启正、吴建民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达利谈话录
[西]达利(Dali Salvador) 著;杨志麟、李芒 译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
王宏甲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李零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杧果主栽品种果实挥发性成分鉴定
罗海燕 著;丛汉卿;乔飞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第3辑第41卷
作者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当代哲学史史料·文献选编(上、中、下)
陈卫平 著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资本市场概论
徐明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美]班大为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实证研究
闫燕;朱晓峰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小说论坛(第五辑)
《中国小说论坛》编辑部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作曲家史
王新磊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