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5
版次: 1
ISBN: 9787561330593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1页
字数: 215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24人买过
  • 《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之作。从书中可以感受出作者以主人翁意识向世界展现中国以及她勤劳而朴实的子民。作者运用特有的手法和笔调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

      林语堂写作本书,时值动荡岁月,中国正经历着空前的考验,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称其神秘,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缺乏西方人的那种开拓冒险精神和活力,历来安分守己。再加上自清代以来,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致使外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始终是抽象的、模糊的,甚至对中国产生了诸多的误解。当时的中国已经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边缘。于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林语堂留学欧洲、求学美国,对西方文化颇为了解。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自然会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与研究。

      《中国人的智慧》一书行文幽默但不失真,且看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圆熟、忍耐、含蓄、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几个形容词就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出来。林语堂还精辟地指出,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 序言一 读懂中国

    序言二 东方式的智慧

    第一章 中国人的脸谱

     一 南腔北调 

     二 退化

     三 新鲜的血液

     四 文化的稳定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

    第二章 中国人的德性

     一 老成持重

     二 坚忍的性格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主义

     六 知足常乐

     七 幽默的天性

     八 因循守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 智慧

     二 女性化

     三 科学精神之缺失

     四 逻辑思维

     五 直觉的思考

     六 幻想的空间

    第四章 中国人的理想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 宗教

     三 中庸的哲学

     四 道教

     五 佛教

    第五章 中国的女性

     一 女性的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女子教育

     五 恋爱与求婚

     六 妓女与姬妾

     七 缠足的习俗

     八 妇女解放运动

    第六章 中国人的体制

     一 公共精神的缺失

     二 家庭制度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

     四 特权与平等

     五 社会的等级

     六 阳性的三位一体

     七 阴性的三位一体

     八 乡村制度

     九 以仁治政

    第七章 中国人的生活

     一 人生的乐趣

     二 居室与庭园

     三 饮食文化

    第八章 中国人的抗争

     一 一个民族的诞生

     二 对旧文化的反思

     三 新民族主义

     四 酝酿中的风暴

     五 压力、反压力、爆发

     六 蒋介石其人其谋

     七 日本为何必败

     八 中国的未来之路

    收场语一

     一 中华民国之真相

     二 领袖人物的要求

     三 我们路在何方

    收场语二

     一 人生的归宿

     二 语言与思想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之作。从书中可以感受出作者以主人翁意识向世界展现中国以及她勤劳而朴实的子民。作者运用特有的手法和笔调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

      林语堂写作本书,时值动荡岁月,中国正经历着空前的考验,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称其神秘,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缺乏西方人的那种开拓冒险精神和活力,历来安分守己。再加上自清代以来,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致使外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始终是抽象的、模糊的,甚至对中国产生了诸多的误解。当时的中国已经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边缘。于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林语堂留学欧洲、求学美国,对西方文化颇为了解。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自然会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与研究。

      《中国人的智慧》一书行文幽默但不失真,且看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圆熟、忍耐、含蓄、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几个形容词就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出来。林语堂还精辟地指出,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
  • 目录:
    序言一 读懂中国

    序言二 东方式的智慧

    第一章 中国人的脸谱

     一 南腔北调 

     二 退化

     三 新鲜的血液

     四 文化的稳定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

    第二章 中国人的德性

     一 老成持重

     二 坚忍的性格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主义

     六 知足常乐

     七 幽默的天性

     八 因循守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 智慧

     二 女性化

     三 科学精神之缺失

     四 逻辑思维

     五 直觉的思考

     六 幻想的空间

    第四章 中国人的理想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 宗教

     三 中庸的哲学

     四 道教

     五 佛教

    第五章 中国的女性

     一 女性的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女子教育

     五 恋爱与求婚

     六 妓女与姬妾

     七 缠足的习俗

     八 妇女解放运动

    第六章 中国人的体制

     一 公共精神的缺失

     二 家庭制度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

     四 特权与平等

     五 社会的等级

     六 阳性的三位一体

     七 阴性的三位一体

     八 乡村制度

     九 以仁治政

    第七章 中国人的生活

     一 人生的乐趣

     二 居室与庭园

     三 饮食文化

    第八章 中国人的抗争

     一 一个民族的诞生

     二 对旧文化的反思

     三 新民族主义

     四 酝酿中的风暴

     五 压力、反压力、爆发

     六 蒋介石其人其谋

     七 日本为何必败

     八 中国的未来之路

    收场语一

     一 中华民国之真相

     二 领袖人物的要求

     三 我们路在何方

    收场语二

     一 人生的归宿

     二 语言与思想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3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美国的智慧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励志人生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中国人的智慧
人生的归宿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