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温疫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7
版次: 1
ISBN: 9787509118924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0页
字数: 135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13人买过
  • 本书概括叙述了《温疫论》刊行的背景和中医疫病学的发展,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学术思想,即瘟疫的病因、辨证、治则、治法、治验和邪伏膜原证的禁忌,并从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温疫论》的主要成就。作者在后人的传承和发扬中结合现代疾病,阐述了《温疫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与其他疫病学的关系和影响并选重点篇章做了导读。全书对《温疫论》认识深刻,语言精练且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第1章 《温疫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一、吴有性与《温疫论》

     二、疫病含义与范围

     三、《温疫论》刊行之前的中医疫病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疫病认识的起源阶段(公元前475-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

        (二)中医疫病在诊疗上的发展阶段(公元前206-公元960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三)中医疫病学发展的低潮期(公元960-1127年北宋时期)    

        (四)中医疫病学理法的变革阶段(公元1127-1368年  南宋、金、元时期)

        (五)中医疫病学理法的成熟和独立分科阶段(公元1368-1644年明代时期)

    第2章 《温疫论》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瘟疫的病因

        (一)杂气的性质

        (二)杂气的特异性

        (三)杂气的偏中性

     二、瘟疫的辨证

        (一)瘟疫的传染途径

        (二)瘟疫的侵入部位

        (三)瘟疫的临床表现、传变与转归

        (四)伤寒与瘟疫之辨别

        (五)强调体质因素在瘟疫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性

     三、《温疫论》的治则

        (一)以通行为治

        (二)汗吐下引邪外出

        (三)法不尽善,设想专病专药

      四、《温疫论>的治法

        (一)下法的应用

        (二)“截断扭转”的治法

        (三)发汗

     五、治疗经验

        (一)瘟疫初起,疏利膜原

        (二)邪入胃腑,下不嫌早

        (三)治疫经验

     六、邪伏膜原证的禁忌

    第3章 《温疫论》的主要成就

    第4章 当代临床对《温疫论》的传承和发扬

    第5章 《温疫论》的版本流传及以后的其他疫病学(温病学)著作选介

    第6章 《温疫论》论文及部分重点篇章导读

    附录 元明清三代防治温疫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叙述了《温疫论》刊行的背景和中医疫病学的发展,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学术思想,即瘟疫的病因、辨证、治则、治法、治验和邪伏膜原证的禁忌,并从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温疫论》的主要成就。作者在后人的传承和发扬中结合现代疾病,阐述了《温疫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与其他疫病学的关系和影响并选重点篇章做了导读。全书对《温疫论》认识深刻,语言精练且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目录:
    第1章 《温疫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一、吴有性与《温疫论》

     二、疫病含义与范围

     三、《温疫论》刊行之前的中医疫病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疫病认识的起源阶段(公元前475-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

        (二)中医疫病在诊疗上的发展阶段(公元前206-公元960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三)中医疫病学发展的低潮期(公元960-1127年北宋时期)    

        (四)中医疫病学理法的变革阶段(公元1127-1368年  南宋、金、元时期)

        (五)中医疫病学理法的成熟和独立分科阶段(公元1368-1644年明代时期)

    第2章 《温疫论》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瘟疫的病因

        (一)杂气的性质

        (二)杂气的特异性

        (三)杂气的偏中性

     二、瘟疫的辨证

        (一)瘟疫的传染途径

        (二)瘟疫的侵入部位

        (三)瘟疫的临床表现、传变与转归

        (四)伤寒与瘟疫之辨别

        (五)强调体质因素在瘟疫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性

     三、《温疫论》的治则

        (一)以通行为治

        (二)汗吐下引邪外出

        (三)法不尽善,设想专病专药

      四、《温疫论>的治法

        (一)下法的应用

        (二)“截断扭转”的治法

        (三)发汗

     五、治疗经验

        (一)瘟疫初起,疏利膜原

        (二)邪入胃腑,下不嫌早

        (三)治疫经验

     六、邪伏膜原证的禁忌

    第3章 《温疫论》的主要成就

    第4章 当代临床对《温疫论》的传承和发扬

    第5章 《温疫论》的版本流传及以后的其他疫病学(温病学)著作选介

    第6章 《温疫论》论文及部分重点篇章导读

    附录 元明清三代防治温疫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外台秘要》
牛兵占 主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小儿药证直诀》
张如青 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游什刹海
刘一达 著;王志 绘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医林改错》
温长路 编;温武兵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世医得效方》
刘婕 编;许敬生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认识食用豆类作物
刘荣 著;宗绪晓;杨涛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备急千金要方》
焦振廉 主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金匮要略》
梁永宣、甄雪燕 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审视瑶函》
和中浚 主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诸病源候论》
王振国、王鹏 著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了解糖尿病及相关疾病
吴胜利 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带您走进《神农本草经》
张卫 主编;张瑞贤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带您走进《温疫论》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龚廷贤
刘理想 著;潘桂娟 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话说国医·北京卷
刘理想 主编;潘秋平
带您走进《温疫论》
黄帝内经五脏养生全解
刘理想 编
带您走进《温疫论》
黄帝内经补养使用手册
刘理想 著;刘理想、沈晓明 译
带您走进《温疫论》
黄帝内经养生使用手册
刘理想、杨宗保 著
带您走进《温疫论》
中医存废之争
刘理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