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05
版次: 2
ISBN: 9787562911951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7页
字数: 34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   本书是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参照新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中应力计算;地基的变形;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边坡稳及挡土墙;箱形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土工试验。每章后附有复习题。
      本书内容简明,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职业技术院校土建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适用于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还可供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0绪论(1)
    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3)
    1.1土的成因(3)
    1.2土的组成(3)
    1.2.1土的矿物颗粒(4)
    1.2.2土中水(5)
    1.2.3土中气体(6)
    1.2.4土的结构(6)
    1.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6)
    1.3.1土的质量密度和重力密度(7)
    1.3.2土的含水量w(7)
    1.3.3土粒相对密度ds(7)
    1.3.4土的干密度ρd和干重度γd(8)
    1.3.5土的饱和密度ρsat和饱和重度γsat(8)
    1.3.6土的有效重度γ′(8)
    1.3.7土的孔隙比e(8)
    1.3.8孔隙率n(9)
    1.3.9饱和度Sr(9)
    1.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10)
    1.5粘性土的物理特征(11)
    1.5.1粘性土的塑限和液限(11)
    1.5.2塑性指数(12)
    1.5.3液性指数(12)
    1.6地基土的工程分类(13)
    1.6.1岩石(13)
    1.6.2碎石土(13)
    1.6.3砂土(14)
    1.6.4粉土(14)
    1.6.5粘性土(14)
    1.6.6人工填土(14)
    复习题(16)
    2土中应力计算(17)
    2.1土中自重应力(17)
    2.1.1自重应力计算公式(17)
    2.1.2地下水对自重应力的影响(18)
    2.1.3不透水层的影响(18)
    2.2基底压力(19)
    2.2.1基底压力的分布(19)
    2.2.2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0)
    2.2.3基底附加压力(22)
    2.3土中附加应力(22)
    2.3.1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23)
    2.3.2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25)
    2.3.3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27)
    2.3.4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29)
    复习题(30)
    3地基的变形(32)
    3.1土的室内压缩试验(32)
    3.1.1土的固结与固结度(32)
    3.1.2土的压缩性指标(33)
    3.2地基变形的计算(35)
    3.2.1分层总和法(35)
    3.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35)
    3.2.3地基变形允许值(38)
    3.3饱和软土地基的沉降与时间关系(40)
    3.3.1饱和土固结理论基本概念(41)
    3.3.2单向固结微分方程的建立(41)
    3.3.3单向固结微分方程的解(42)
    3.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44)
    3.4.1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意义(44)
    3.4.2沉降观测方法与步骤(45)
    复习题(46)
    4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47)
    4.1土的抗剪强度(47)
    4.1.1土的抗剪强度的基本概念(47)
    4.1.2库仑定律(47)
    4.2土的极限平衡理论(52)
    4.2.1土的应力状态(52)
    4.2.2土的极限平衡条件(53)
    4.3地基的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55)
    4.3.1地基的变形(55)
    4.3.2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56)
    4.4地基的极限承载力(59)
    4.4.1地基的破坏模式(59)
    4.4.2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60)
    4.4.3安全系数的选择(63)
    4.5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64)
    4.5.1按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5)
    4.5.2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66)
    4.5.3其他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67)
    4.5.4地基承载力的修正(67)
    4.6地基勘察(68)
    4.6.1地基勘察的目的、任务及内容(68)
    4.6.2地基勘察的方法(69)
    4.6.3地基勘察报告(72)
    复习题(75)
    5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77)
    5.1概述(77)
    5.2浅基础类型(77)
    5.2.1按基础材料分类(77)
    5.2.2按构造分类(80)
    5.2.3按受力性能分类(82)
    5.3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82)
    5.3.1建筑场地的土质及地下水的影响(82)
    5.3.2建筑物用途及基础构造的影响(83)
    5.3.3基础上荷载大小及性质的影响(83)
    5.3.4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83)
    5.3.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83)
    5.4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原则(85)
    5.4.1建筑物的安全等级(85)
    5.4.2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要求(85)
    5.4.3荷载取值(86)
    5.5基础底面积的确定(87)
    5.5.1按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计算(87)
    5.5.2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90)
    5.6刚性基础设计(92)
    5.7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94)
    5.7.1构造要求(94)
    5.7.2轴心荷载作用(94)
    5.7.3偏心荷载作用(96)
    5.8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设计(97)
    5.8.1轴心荷载作用(97)
    5.8.2偏心荷载作用(100)
    5.8.3构造要求(101)
    5.9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105)
    5.9.1构造要求(105)
    5.9.2内力的简化计算(105)
    5.10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108)
    5.10.1简化计算(108)
    5.10.2构造要求(109)
    5.11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和基础施工的验槽(109)
    5.11.1建筑措施(110)
    5.11.2结构措施(112)
    5.11.3基础施工的验槽(114)
    复习题(115)
    6边坡稳定及挡土墙(117)
    6.1土压力类型(117)
    6.1.1概述(117)
    6.1.2静止土压力(117)
    6.1.3主动土压力(118)
    6.1.4被动土压力(118)
    6.2静止土压力的计算(118)
    6.3朗肯土压力理论(119)
    6.3.1基本原理(119)
    6.3.2主动土压力计算(120)
    6.3.3被动土压力计算(122)
    6.4库仑土压力理论(123)
    6.4.1主动土压力计算(123)
    6.4.2被动土压力计算(127)
    6.5《规范》法计算土压力(127)
    6.6土压力计算举例(129)
    6.7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130)
    6.7.1填土面作用均布荷载时土压力的计算(130)
    6.7.2成层填土(131)
    6.7.3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位时的土压力(131)
    6.7.4特殊情况下土压力计算举例(132)
    6.8挡土墙设计(133)
    6.8.1挡土墙类型(133)
    6.8.2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35)
    6.9边坡稳定性分析(136)
    6.9.1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136)
    6.9.2边坡开挖的条件(137)
    6.9.3边坡稳定性分析(137)
    6.9.4滑坡的防治(139)
    复习题(140)
    7箱形基础(142)
    7.1概述(142)
    7.2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143)
    7.3箱形基础计算(144)
    7.3.1箱形基础强度验算(144)
    7.3.2地基变形计算(145)
    复习题(146)
    8桩基础(147)
    8.1桩基础的分类(147)
    8.1.1按荷载的传递方式分类(147)
    8.1.2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148)
    8.2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49)
    8.2.1桩的荷载试验(150)
    8.2.2按经验公式确定(151)
    8.2.3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151)
    8.3群桩(151)
    8.3.1群桩的承载力(151)
    8.3.2桩的布置(152)
    8.3.3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的确定(153)
    8.4承台(154)
    8.4.1承台的构造要求(154)
    8.4.2多桩承台的计算(155)
    8.5桩侧负摩擦力和桩的抗拔力(160)
    8.5.1桩侧负摩擦力(160)
    8.5.2桩的抗拔力(160)
    8.6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的设计(160)
    8.6.1由水平荷载试验确定(161)
    8.6.2按m法计算确定(161)
    8.7其他深基础简介(163)
    8.7.1沉井基础(163)
    8.7.2沉箱基础(164)
    8.7.3地下连续墙(164)
    复习题(165)
    9地基处理(166)
    9.1换土垫层法(166)
    9.1.1垫层设计(166)
    9.1.2机械碾压法(168)
    9.1.3重锤夯实法(168)
    9.1.4平板振动法(168)
    9.2深层密实法(169)
    9.2.1强夯法(169)
    9.2.2挤密法(169)
    9.3化学固结法(171)
    9.3.1高压喷射注浆法(171)
    9.3.2深层搅拌法(172)
    9.4托换法(172)
    9.4.1桩式托换(172)
    9.4.2灌浆托换法(173)
    9.4.3基础加固法(174)
    复习题(175)
    10特殊土地基(176)
    10.1湿陷性黄土地基(176)
    10.1.1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分布(177)
    10.1.2黄土湿陷性评定(177)
    10.1.3黄土湿陷性判别(177)
    10.1.4建筑场地湿陷类型的划分(178)
    10.1.5黄土地基的沉陷等级(178)
    10.1.6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措施(179)
    10.2膨胀土地基(179)
    10.2.1膨胀土的特征(179)
    10.2.2膨胀土的胀缩性指标(179)
    10.2.3膨胀土地基处理(183)
    复习题(183)
    11土工试验(184)
    11.1密度试验(184)
    11.1.1试验目的(184)
    11.1.2试验方法(184)
    11.1.3环刀法(184)
    11.2含水量试验(186)
    11.2.1试验目的(186)
    11.2.2试验方法(186)
    11.2.3试验仪器设备(186)
    11.2.4试验步骤(186)
    11.2.5试样的含水量(186)
    11.3土粒相对密度试验(187)
    11.3.1试验目的(187)
    11.3.2试验方法(187)
    11.3.3试验仪器设备(187)
    11.3.4试验步骤(187)
    11.3.5土粒的相对密度计算(188)
    11.4粘性土的液限、塑限试验(188)
    11.4.1液限试验(188)
    11.4.2塑限试验(189)
    11.5压缩试验(191)
    11.5.1试验目的(191)
    11.5.2试验仪器设备(191)
    11.5.3试验步骤(191)
    11.5.4计算及绘图(192)
    11.6直接剪切试验(194)
    11.6.1试验目的(194)
    11.6.2试验仪器设备(194)
    11.6.3操作步骤(194)
    11.6.4计算与绘图(195)
    复习题(196)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参照新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中应力计算;地基的变形;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边坡稳及挡土墙;箱形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土工试验。每章后附有复习题。
      本书内容简明,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职业技术院校土建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适用于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还可供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 目录:
    0绪论(1)
    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3)
    1.1土的成因(3)
    1.2土的组成(3)
    1.2.1土的矿物颗粒(4)
    1.2.2土中水(5)
    1.2.3土中气体(6)
    1.2.4土的结构(6)
    1.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6)
    1.3.1土的质量密度和重力密度(7)
    1.3.2土的含水量w(7)
    1.3.3土粒相对密度ds(7)
    1.3.4土的干密度ρd和干重度γd(8)
    1.3.5土的饱和密度ρsat和饱和重度γsat(8)
    1.3.6土的有效重度γ′(8)
    1.3.7土的孔隙比e(8)
    1.3.8孔隙率n(9)
    1.3.9饱和度Sr(9)
    1.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10)
    1.5粘性土的物理特征(11)
    1.5.1粘性土的塑限和液限(11)
    1.5.2塑性指数(12)
    1.5.3液性指数(12)
    1.6地基土的工程分类(13)
    1.6.1岩石(13)
    1.6.2碎石土(13)
    1.6.3砂土(14)
    1.6.4粉土(14)
    1.6.5粘性土(14)
    1.6.6人工填土(14)
    复习题(16)
    2土中应力计算(17)
    2.1土中自重应力(17)
    2.1.1自重应力计算公式(17)
    2.1.2地下水对自重应力的影响(18)
    2.1.3不透水层的影响(18)
    2.2基底压力(19)
    2.2.1基底压力的分布(19)
    2.2.2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0)
    2.2.3基底附加压力(22)
    2.3土中附加应力(22)
    2.3.1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23)
    2.3.2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25)
    2.3.3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27)
    2.3.4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29)
    复习题(30)
    3地基的变形(32)
    3.1土的室内压缩试验(32)
    3.1.1土的固结与固结度(32)
    3.1.2土的压缩性指标(33)
    3.2地基变形的计算(35)
    3.2.1分层总和法(35)
    3.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35)
    3.2.3地基变形允许值(38)
    3.3饱和软土地基的沉降与时间关系(40)
    3.3.1饱和土固结理论基本概念(41)
    3.3.2单向固结微分方程的建立(41)
    3.3.3单向固结微分方程的解(42)
    3.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44)
    3.4.1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意义(44)
    3.4.2沉降观测方法与步骤(45)
    复习题(46)
    4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47)
    4.1土的抗剪强度(47)
    4.1.1土的抗剪强度的基本概念(47)
    4.1.2库仑定律(47)
    4.2土的极限平衡理论(52)
    4.2.1土的应力状态(52)
    4.2.2土的极限平衡条件(53)
    4.3地基的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55)
    4.3.1地基的变形(55)
    4.3.2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56)
    4.4地基的极限承载力(59)
    4.4.1地基的破坏模式(59)
    4.4.2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60)
    4.4.3安全系数的选择(63)
    4.5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64)
    4.5.1按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5)
    4.5.2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66)
    4.5.3其他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67)
    4.5.4地基承载力的修正(67)
    4.6地基勘察(68)
    4.6.1地基勘察的目的、任务及内容(68)
    4.6.2地基勘察的方法(69)
    4.6.3地基勘察报告(72)
    复习题(75)
    5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77)
    5.1概述(77)
    5.2浅基础类型(77)
    5.2.1按基础材料分类(77)
    5.2.2按构造分类(80)
    5.2.3按受力性能分类(82)
    5.3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82)
    5.3.1建筑场地的土质及地下水的影响(82)
    5.3.2建筑物用途及基础构造的影响(83)
    5.3.3基础上荷载大小及性质的影响(83)
    5.3.4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83)
    5.3.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83)
    5.4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原则(85)
    5.4.1建筑物的安全等级(85)
    5.4.2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要求(85)
    5.4.3荷载取值(86)
    5.5基础底面积的确定(87)
    5.5.1按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计算(87)
    5.5.2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90)
    5.6刚性基础设计(92)
    5.7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94)
    5.7.1构造要求(94)
    5.7.2轴心荷载作用(94)
    5.7.3偏心荷载作用(96)
    5.8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设计(97)
    5.8.1轴心荷载作用(97)
    5.8.2偏心荷载作用(100)
    5.8.3构造要求(101)
    5.9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105)
    5.9.1构造要求(105)
    5.9.2内力的简化计算(105)
    5.10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108)
    5.10.1简化计算(108)
    5.10.2构造要求(109)
    5.11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和基础施工的验槽(109)
    5.11.1建筑措施(110)
    5.11.2结构措施(112)
    5.11.3基础施工的验槽(114)
    复习题(115)
    6边坡稳定及挡土墙(117)
    6.1土压力类型(117)
    6.1.1概述(117)
    6.1.2静止土压力(117)
    6.1.3主动土压力(118)
    6.1.4被动土压力(118)
    6.2静止土压力的计算(118)
    6.3朗肯土压力理论(119)
    6.3.1基本原理(119)
    6.3.2主动土压力计算(120)
    6.3.3被动土压力计算(122)
    6.4库仑土压力理论(123)
    6.4.1主动土压力计算(123)
    6.4.2被动土压力计算(127)
    6.5《规范》法计算土压力(127)
    6.6土压力计算举例(129)
    6.7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130)
    6.7.1填土面作用均布荷载时土压力的计算(130)
    6.7.2成层填土(131)
    6.7.3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位时的土压力(131)
    6.7.4特殊情况下土压力计算举例(132)
    6.8挡土墙设计(133)
    6.8.1挡土墙类型(133)
    6.8.2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35)
    6.9边坡稳定性分析(136)
    6.9.1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136)
    6.9.2边坡开挖的条件(137)
    6.9.3边坡稳定性分析(137)
    6.9.4滑坡的防治(139)
    复习题(140)
    7箱形基础(142)
    7.1概述(142)
    7.2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143)
    7.3箱形基础计算(144)
    7.3.1箱形基础强度验算(144)
    7.3.2地基变形计算(145)
    复习题(146)
    8桩基础(147)
    8.1桩基础的分类(147)
    8.1.1按荷载的传递方式分类(147)
    8.1.2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148)
    8.2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49)
    8.2.1桩的荷载试验(150)
    8.2.2按经验公式确定(151)
    8.2.3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151)
    8.3群桩(151)
    8.3.1群桩的承载力(151)
    8.3.2桩的布置(152)
    8.3.3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的确定(153)
    8.4承台(154)
    8.4.1承台的构造要求(154)
    8.4.2多桩承台的计算(155)
    8.5桩侧负摩擦力和桩的抗拔力(160)
    8.5.1桩侧负摩擦力(160)
    8.5.2桩的抗拔力(160)
    8.6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的设计(160)
    8.6.1由水平荷载试验确定(161)
    8.6.2按m法计算确定(161)
    8.7其他深基础简介(163)
    8.7.1沉井基础(163)
    8.7.2沉箱基础(164)
    8.7.3地下连续墙(164)
    复习题(165)
    9地基处理(166)
    9.1换土垫层法(166)
    9.1.1垫层设计(166)
    9.1.2机械碾压法(168)
    9.1.3重锤夯实法(168)
    9.1.4平板振动法(168)
    9.2深层密实法(169)
    9.2.1强夯法(169)
    9.2.2挤密法(169)
    9.3化学固结法(171)
    9.3.1高压喷射注浆法(171)
    9.3.2深层搅拌法(172)
    9.4托换法(172)
    9.4.1桩式托换(172)
    9.4.2灌浆托换法(173)
    9.4.3基础加固法(174)
    复习题(175)
    10特殊土地基(176)
    10.1湿陷性黄土地基(176)
    10.1.1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分布(177)
    10.1.2黄土湿陷性评定(177)
    10.1.3黄土湿陷性判别(177)
    10.1.4建筑场地湿陷类型的划分(178)
    10.1.5黄土地基的沉陷等级(178)
    10.1.6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措施(179)
    10.2膨胀土地基(179)
    10.2.1膨胀土的特征(179)
    10.2.2膨胀土的胀缩性指标(179)
    10.2.3膨胀土地基处理(183)
    复习题(183)
    11土工试验(184)
    11.1密度试验(184)
    11.1.1试验目的(184)
    11.1.2试验方法(184)
    11.1.3环刀法(184)
    11.2含水量试验(186)
    11.2.1试验目的(186)
    11.2.2试验方法(186)
    11.2.3试验仪器设备(186)
    11.2.4试验步骤(186)
    11.2.5试样的含水量(186)
    11.3土粒相对密度试验(187)
    11.3.1试验目的(187)
    11.3.2试验方法(187)
    11.3.3试验仪器设备(187)
    11.3.4试验步骤(187)
    11.3.5土粒的相对密度计算(188)
    11.4粘性土的液限、塑限试验(188)
    11.4.1液限试验(188)
    11.4.2塑限试验(189)
    11.5压缩试验(191)
    11.5.1试验目的(191)
    11.5.2试验仪器设备(191)
    11.5.3试验步骤(191)
    11.5.4计算及绘图(192)
    11.6直接剪切试验(194)
    11.6.1试验目的(194)
    11.6.2试验仪器设备(194)
    11.6.3操作步骤(194)
    11.6.4计算与绘图(195)
    复习题(19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教育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
唐瑗彬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道德
檀传宝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培训师(一级)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特征、雇佣关系和心理健康:数字化时代家政工人实证研究
刘林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信息与教育培训项目(专业)信息对应指引(2023年版)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礼仪
童革 著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2024历年试题汇编)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指导
忻洁琳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生涯发展模式探新—基于角色交互的视觉
孙美佳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第2版)
张顺堂、高德华、吴昌友 著
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类专业系列教材:地基与基础
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模式与路径
吴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