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12
版次: 1
ISBN: 9787505995871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96页
字数: 1千字
分类: 文学
107人买过
  •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增订本](上、下)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学术立场,对百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全面细致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本书有三大创新点。第一,把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定在晚清末年,即在晚清的改良派和革命派这两股势力从政体上和文化上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肇始,而在“五四”运动爆发及其以后,汇入了文学革命的洪流中去,成为文学革命的一翼的。第二,作者从流派的视角来统帅百年民间文艺学史,认为在百年学术史上,呈现为两大思潮:一是以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为引导和宗旨的文学研究和价值评判体系;一是以西方人类学派的价值观和学术理念为引导的民俗研究和价值评价体系。这两种思潮几乎是并行地或错落地向前发展,既有对抗,又有吸收。百年学术史,并非由一种流派或一种思潮一以贯之,而是存在过若干的流派,如乡土研究派、文学人类学派、古史辨派、社会—民族学派、俗文学派、延安学派等,不同的流派之间互有消长。第三,作者把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作者是著名专家、学者刘锡诚,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文系。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历任《人民文学》评论组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驻会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1997年退休。退休前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社会职务:历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现兼任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特约主编。

        著有:《小说创作漫评》、《小说与现实》、《作家的爱与知》、《河边文谭》、《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文坛旧事》、《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走出四合院》、《追寻生命遗韵》、《黄昏的眷恋》等20余种。多种著作获奖。主编民间文学、文学、文化类丛书16套100种。先后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民间文艺成就奖”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特别贡献奖。
  •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增订本](上、下)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学术立场,对百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全面细致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本书有三大创新点。第一,把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滥觞,定在晚清末年,即在晚清的改良派和革命派这两股势力从政体上和文化上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肇始,而在“五四”运动爆发及其以后,汇入了文学革命的洪流中去,成为文学革命的一翼的。第二,作者从流派的视角来统帅百年民间文艺学史,认为在百年学术史上,呈现为两大思潮:一是以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为引导和宗旨的文学研究和价值评判体系;一是以西方人类学派的价值观和学术理念为引导的民俗研究和价值评价体系。这两种思潮几乎是并行地或错落地向前发展,既有对抗,又有吸收。百年学术史,并非由一种流派或一种思潮一以贯之,而是存在过若干的流派,如乡土研究派、文学人类学派、古史辨派、社会—民族学派、俗文学派、延安学派等,不同的流派之间互有消长。第三,作者把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 作者简介:
        作者是著名专家、学者刘锡诚,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文系。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历任《人民文学》评论组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驻会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1997年退休。退休前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社会职务:历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现兼任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特约主编。

        著有:《小说创作漫评》、《小说与现实》、《作家的爱与知》、《河边文谭》、《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文坛旧事》、《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走出四合院》、《追寻生命遗韵》、《黄昏的眷恋》等20余种。多种著作获奖。主编民间文学、文学、文化类丛书16套100种。先后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民间文艺成就奖”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特别贡献奖。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
刘锡诚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
刘锡诚 马昌仪 编译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田野手记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
刘锡诚 著;郝苏民 编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俗与艺术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黄昏的眷恋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刘锡诚 著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锡诚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
刘锡诚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
刘锡诚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