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1-06
版次: 1
ISBN: 9787504121646
定价: 6.6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24人买过
  •   说到“教学行为”,这里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和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化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 第一章 教师的人格技能

    一、教师人格的培养

    1.教师人格技能的特征

    2.教师的人格态型

    3.教师的情感技能

    二、教师人际关系的训练

    1.教师的人际品质

    2.教师的人际知觉

    三、教师的气质倾向

    1.教师的气质与技术行为

    2.教师气质的美化

    3.教师形象的定格

    四、教师的动作形象

    1.教师面部表情动作

    2.教师的副言语

    3.目光

    第二章 课堂管理

    一、课堂的控制

    1.课堂控制的任务

    2.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控制因素

    3.教师调控课堂的工作层面

    4.教师课堂常规管理的控制方向

    二、课堂问题的处理

    1.课堂的推进

    2.课堂的警觉

    3.制止不端行为的技巧

    4.制止已发生的问题行为

    5.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6.对偶发事件的反应

    7.课堂管理中的灵活处理

    8.教师的课堂果断

    9.课堂中的集体管理

    三、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

    1.课堂纪律的学生影响因素

    2.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自察

    四、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段落

    1.课堂教学节奏的成分

    2.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特点

    3.课堂的段落管理

    4.课堂中的变化和强化

    五、课堂观察技术

    1.课堂观察的范围

    2.课堂观察的干扰

    3.学生交往活动观察

    六、合作学习的组织

    1.合作小组的社会交往技能

    2.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3.合作小组的组成

    4.合作小组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第三章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相关因素

    1.教学设计的特征

    2.教学中的变量分析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及程序

    1.教学设计的步骤

    2.教学设计的程序

    三、教学设计与知识分类

    1.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根据程序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叙写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

    五、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一)空间的利用

    1.班级规模与学习

    2.座次安排与学习

    (二)教学时间的利用

    1.名义学习量

    2.每个学生接受的教学量

    3.分配给课程内容的时间

    4.专心学习的时间

    5.教学时间的遗失

    6.教学时间的搭配与组合

    六、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媒体对学习的调动意义

    1.媒体刺激的感官不同

    2.媒体表达的能力不同

    (二)教学媒体的沿革

    (三)各类教学媒体的运用

    1.语言媒体

    2.文字媒体

    3.图表媒体

    4.幻灯投影媒体

    5.影视媒体

    6.多媒体系统

    七、教材的研究与教法的选择

    (一)教材的研究

    1.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2.教材内容的具体处理

    3.教材的重、难、疑点的处理

    (二)教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2.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第四章 课堂主要教学行为

    一、呈示行为--讲解

    (一)讲解语言的语型及转换

    1.讲解的语言类型

    2.讲解语言的构成

    3.讲解语言的行为特征

    4.讲解语言的转换

    (二 )讲解技术的类型

    (三) 教师讲解中的传播意义

    二、对话行为--提问

    (一) 提问的功能

    1.引起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学习

    3.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4.评价功能

    5.发问引起反馈作用

    6.启发学生思考功能

    7.提问的管理功能

    (二) 提问的类别及应用

    1.认知记忆性问题

    2.推理性问题

    3.创造性问题

    4.评价性问题

    5.常规管理性问题

    (三) 各类提问的编拟

    1.认知记忆性提问的编拟

    2.推理性问题的编拟

    3.创造性问题及其编拟

    4.评价性问题及其编拟

    (四) 问题的设计技巧

    1.编拟策略

    2.问题编拟的原则

    (五) 候答与理答

    1.候答技巧

    2.理答技巧

    3.提问的缺失

    三、指导行为--练习

    (一) 练习的推进技术

    (二) 练习方式的选择

    (三) 重复练习的消极意义

    1.重复练习可能阻碍技能的掌握

    2.重复练习可能导致技能的退化

    (四) 练习中的调控技术

    (五)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说到“教学行为”,这里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和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化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
  • 目录:
    第一章 教师的人格技能

    一、教师人格的培养

    1.教师人格技能的特征

    2.教师的人格态型

    3.教师的情感技能

    二、教师人际关系的训练

    1.教师的人际品质

    2.教师的人际知觉

    三、教师的气质倾向

    1.教师的气质与技术行为

    2.教师气质的美化

    3.教师形象的定格

    四、教师的动作形象

    1.教师面部表情动作

    2.教师的副言语

    3.目光

    第二章 课堂管理

    一、课堂的控制

    1.课堂控制的任务

    2.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控制因素

    3.教师调控课堂的工作层面

    4.教师课堂常规管理的控制方向

    二、课堂问题的处理

    1.课堂的推进

    2.课堂的警觉

    3.制止不端行为的技巧

    4.制止已发生的问题行为

    5.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6.对偶发事件的反应

    7.课堂管理中的灵活处理

    8.教师的课堂果断

    9.课堂中的集体管理

    三、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

    1.课堂纪律的学生影响因素

    2.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自察

    四、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段落

    1.课堂教学节奏的成分

    2.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特点

    3.课堂的段落管理

    4.课堂中的变化和强化

    五、课堂观察技术

    1.课堂观察的范围

    2.课堂观察的干扰

    3.学生交往活动观察

    六、合作学习的组织

    1.合作小组的社会交往技能

    2.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3.合作小组的组成

    4.合作小组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第三章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相关因素

    1.教学设计的特征

    2.教学中的变量分析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及程序

    1.教学设计的步骤

    2.教学设计的程序

    三、教学设计与知识分类

    1.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根据程序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叙写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

    五、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一)空间的利用

    1.班级规模与学习

    2.座次安排与学习

    (二)教学时间的利用

    1.名义学习量

    2.每个学生接受的教学量

    3.分配给课程内容的时间

    4.专心学习的时间

    5.教学时间的遗失

    6.教学时间的搭配与组合

    六、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媒体对学习的调动意义

    1.媒体刺激的感官不同

    2.媒体表达的能力不同

    (二)教学媒体的沿革

    (三)各类教学媒体的运用

    1.语言媒体

    2.文字媒体

    3.图表媒体

    4.幻灯投影媒体

    5.影视媒体

    6.多媒体系统

    七、教材的研究与教法的选择

    (一)教材的研究

    1.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2.教材内容的具体处理

    3.教材的重、难、疑点的处理

    (二)教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2.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第四章 课堂主要教学行为

    一、呈示行为--讲解

    (一)讲解语言的语型及转换

    1.讲解的语言类型

    2.讲解语言的构成

    3.讲解语言的行为特征

    4.讲解语言的转换

    (二 )讲解技术的类型

    (三) 教师讲解中的传播意义

    二、对话行为--提问

    (一) 提问的功能

    1.引起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学习

    3.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4.评价功能

    5.发问引起反馈作用

    6.启发学生思考功能

    7.提问的管理功能

    (二) 提问的类别及应用

    1.认知记忆性问题

    2.推理性问题

    3.创造性问题

    4.评价性问题

    5.常规管理性问题

    (三) 各类提问的编拟

    1.认知记忆性提问的编拟

    2.推理性问题的编拟

    3.创造性问题及其编拟

    4.评价性问题及其编拟

    (四) 问题的设计技巧

    1.编拟策略

    2.问题编拟的原则

    (五) 候答与理答

    1.候答技巧

    2.理答技巧

    3.提问的缺失

    三、指导行为--练习

    (一) 练习的推进技术

    (二) 练习方式的选择

    (三) 重复练习的消极意义

    1.重复练习可能阻碍技能的掌握

    2.重复练习可能导致技能的退化

    (四) 练习中的调控技术

    (五)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视频中前嵌问题与反馈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谢耀辉 著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策略(钟启泉《教学设计》姊妹篇)
钟启泉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的魅力(一线教师的100个教学实践问答)/教学的魅力教师教学发展读本丛书
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编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彭钢 蒋保华 编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是如何发生的:关于教学与教师效能的开创性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中青文 出品;[荷兰]保罗·A.基尔施纳;[英]卡尔·亨德里克;[美]吉姆·希尔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 基于新能源类专业
王宝龙;李云梅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2024年最新修订)
中国法制出版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有道——课程思政示范案例
于岩、张友坤、黄少钦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心理学
王小明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学术:高校教学与科研联结机制研究
王占军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反思
李萍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学艺术
李萍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建设项目群管理
傅道春 著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傅道春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教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傅道春 编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与评议
傅道春 主编;史根东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傅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