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8-09
版次: 1
ISBN: 9787302505075
定价: 4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7页
字数: 433千字
10人买过
  • 本书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工艺设计计算。全书共十一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从揭示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入手,相继讲述与流体流动和传热有关的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和蒸发;下册主要讲述各种传质单元操作,包括吸收、蒸馏、传质设备、萃取、干燥和其他传质分离技术。本书对各种单元操作的讨论均按如下思路进行:过程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过程与设备的计算(设计型和操作型)。本书加强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理论基础,努力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工程观念及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6.1概述

    6.1.1吸收过程及其应用

    6.1.2吸收过程的分类

    6.1.3吸收剂的选择

    6.1.4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

    6.1.5吸收过程中气液相的接触方式

    6.2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

    6.2.1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6.2.2平衡溶解度

    6.2.3亨利定律

    6.2.4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6.3扩散和单相传质

    6.3.1双组分混合物中的分子扩散

    6.3.2扩散系数

    6.3.3对流传质

    6.3.4对流传质理论

    6.4相际传质

    6.4.1吸收相际传质速率

    6.4.2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形式

    6.4.3相际传质速率分析

    6.5低浓度气体吸收

    6.5.1低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6.5.2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6.5.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6.5.4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

    6.5.5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

    6.5.6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6.6解吸

    6.6.1气提解吸法

    6.6.2其他解吸方法

    6.7高浓度气体吸收

    6.7.1高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6.7.2高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6.7.3等温(绝热)高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

    6.8多组分气体吸收

    6.8.1多组分吸收的特点

    6.8.2多组分吸收的计算

    6.9化学吸收

    6.9.1化学吸收的特点

    6.9.2化学反应的数学描述

    6.9.3化学吸收传质高度的计算方法

    6.10吸收系数

    6.10.1吸收系数的实验测定

    6.10.2吸收系数的特征关联式

    6.10.3吸收系数的经验公式

    习题

    第7章蒸馏

    7.1概述

    7.2蒸馏过程的气液相平衡

    7.2.1二元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7.2.2二元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7.3单级蒸馏过程和精馏原理

    7.3.1平衡蒸馏

    7.3.2简单蒸馏

    7.3.3精馏过程原理和流程

    7.4两组分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

    7.4.1计算的基本假定

    7.4.2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7.4.3进料热状况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7.4.4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7.4.5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7.4.6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

    7.4.7几种特殊类型两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7.4.8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7.4.9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7.4.10精馏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7.4.11精馏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7.5间歇精馏和特殊精馏

    7.5.1间歇精馏

    7.5.2特殊精馏过程

    7.6多组分精馏过程

    7.6.1多组分精馏分离序列的选择

    7.6.2全塔物料衡算

    7.6.3简捷法求理论塔板数

    习题

    第8章气液传质设备

    8.1概述

    8.2板式塔

    8.2.1板式塔的结构

    8.2.2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2.3塔板类型

    8.2.4板式塔工艺设计

    8.3填料塔

    8.3.1填料及填料性能

    8.3.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3.3填料塔的内件

    习题

    第9章萃取

    9.1概述

    9.1.1萃取过程原理

    9.1.2萃取剂的选择

    9.2液液相平衡

    9.2.1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9.2.2平衡曲线

    9.3单级萃取

    9.4多级萃取

    9.4.1多级错流萃取过程的计算

    9.4.2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

    9.5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过程的计算

    9.5.1单级萃取

    9.5.2多级错流萃取

    9.5.3多级逆流萃取

    9.6其他萃取方式简介

    9.6.1微分接触逆流萃取的计算

    9.6.2回流萃取

    9.7液液萃取设备

    9.7.1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

    9.7.2微分接触式萃取设备

    习题

    第10章干燥

    10.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

    10.1.1湿空气的性质

    10.1.2湿空气的湿焓图

    10.2固体物料中的水分

    10.3干燥过程速率

    10.3.1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10.3.2干燥过程分析

    10.4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10.4.1湿物料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0.4.2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10.4.3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10.5干燥时间的计算

    10.5.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

    10.5.2变动干燥时间的计算

    10.6干燥设备

    习题

    第11章其他传质与分离过程

    11.1结晶

    11.1.1结晶的基本原理

    11.1.2工业结晶方法与设备

    11.2膜分离

    11.2.1概述

    11.2.2膜分离与分离膜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工艺设计计算。全书共十一章,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从揭示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入手,相继讲述与流体流动和传热有关的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和蒸发;下册主要讲述各种传质单元操作,包括吸收、蒸馏、传质设备、萃取、干燥和其他传质分离技术。本书对各种单元操作的讨论均按如下思路进行:过程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过程与设备的计算(设计型和操作型)。本书加强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理论基础,努力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工程观念及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 目录:
    6.1概述

    6.1.1吸收过程及其应用

    6.1.2吸收过程的分类

    6.1.3吸收剂的选择

    6.1.4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

    6.1.5吸收过程中气液相的接触方式

    6.2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

    6.2.1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6.2.2平衡溶解度

    6.2.3亨利定律

    6.2.4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6.3扩散和单相传质

    6.3.1双组分混合物中的分子扩散

    6.3.2扩散系数

    6.3.3对流传质

    6.3.4对流传质理论

    6.4相际传质

    6.4.1吸收相际传质速率

    6.4.2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形式

    6.4.3相际传质速率分析

    6.5低浓度气体吸收

    6.5.1低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6.5.2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6.5.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6.5.4吸收塔的设计型计算

    6.5.5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

    6.5.6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6.6解吸

    6.6.1气提解吸法

    6.6.2其他解吸方法

    6.7高浓度气体吸收

    6.7.1高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6.7.2高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6.7.3等温(绝热)高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

    6.8多组分气体吸收

    6.8.1多组分吸收的特点

    6.8.2多组分吸收的计算

    6.9化学吸收

    6.9.1化学吸收的特点

    6.9.2化学反应的数学描述

    6.9.3化学吸收传质高度的计算方法

    6.10吸收系数

    6.10.1吸收系数的实验测定

    6.10.2吸收系数的特征关联式

    6.10.3吸收系数的经验公式

    习题

    第7章蒸馏

    7.1概述

    7.2蒸馏过程的气液相平衡

    7.2.1二元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7.2.2二元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7.3单级蒸馏过程和精馏原理

    7.3.1平衡蒸馏

    7.3.2简单蒸馏

    7.3.3精馏过程原理和流程

    7.4两组分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

    7.4.1计算的基本假定

    7.4.2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7.4.3进料热状况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7.4.4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7.4.5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7.4.6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

    7.4.7几种特殊类型两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7.4.8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7.4.9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7.4.10精馏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7.4.11精馏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7.5间歇精馏和特殊精馏

    7.5.1间歇精馏

    7.5.2特殊精馏过程

    7.6多组分精馏过程

    7.6.1多组分精馏分离序列的选择

    7.6.2全塔物料衡算

    7.6.3简捷法求理论塔板数

    习题

    第8章气液传质设备

    8.1概述

    8.2板式塔

    8.2.1板式塔的结构

    8.2.2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2.3塔板类型

    8.2.4板式塔工艺设计

    8.3填料塔

    8.3.1填料及填料性能

    8.3.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3.3填料塔的内件

    习题

    第9章萃取

    9.1概述

    9.1.1萃取过程原理

    9.1.2萃取剂的选择

    9.2液液相平衡

    9.2.1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9.2.2平衡曲线

    9.3单级萃取

    9.4多级萃取

    9.4.1多级错流萃取过程的计算

    9.4.2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

    9.5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过程的计算

    9.5.1单级萃取

    9.5.2多级错流萃取

    9.5.3多级逆流萃取

    9.6其他萃取方式简介

    9.6.1微分接触逆流萃取的计算

    9.6.2回流萃取

    9.7液液萃取设备

    9.7.1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

    9.7.2微分接触式萃取设备

    习题

    第10章干燥

    10.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

    10.1.1湿空气的性质

    10.1.2湿空气的湿焓图

    10.2固体物料中的水分

    10.3干燥过程速率

    10.3.1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10.3.2干燥过程分析

    10.4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10.4.1湿物料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0.4.2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10.4.3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10.5干燥时间的计算

    10.5.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

    10.5.2变动干燥时间的计算

    10.6干燥设备

    习题

    第11章其他传质与分离过程

    11.1结晶

    11.1.1结晶的基本原理

    11.1.2工业结晶方法与设备

    11.2膜分离

    11.2.1概述

    11.2.2膜分离与分离膜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化工原理(下)
化工DCS操作与控制(樊陈莉)
樊陈莉、何心伟 主编 王凯 副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刘亚娟、张慧娟 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下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系列教材)
朱晟,辛志玲,张萍
化工原理(下)
化工专业综合与设计实验
熊碧权
化工原理(下)
化工基础实验(郭翠梨)(第三版)
郭翠梨、张金利、胡瑞杰 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钱家盛 )
钱家盛 主编 周奇、曹明 副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杨永杰)(第四版)
涂郑禹 主编;杨永杰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上下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徐绍红
化工原理(下)
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齐向阳)(第二版)
齐向阳、刘尚明、栾丽娜 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工艺及安全设计(王桂赟)
邬长城
化工原理(下)
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高级)
辛晓、侯侠、覃杨 主编
化工原理(下)
化工热力学(夏淑倩)(第三版)
夏淑倩、马沛生、李永红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下册)(第2版)
任永胜 于辉 田永华 王淑杰 王焦飞 陈丽丽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上册)(第2版)
任永胜;王淑杰;田永华;王焦飞
化工原理(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程(冯雪兰)
任永胜 主编;冯雪兰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实验与实训(任永胜)
任永胜、方芬、段潇潇 编
化工原理(下)
双氰胺结晶过程与废渣应用
任永胜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上)/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系列教材
任永胜、王淑杰、田永华、陈丽丽 著